关于“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之回复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在这里的形而上学是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或者叫:旧形而上学。形而下学是实在论,这同唯物主义相比又是另外一回事,理性实在论便可以称得上是唯心主义。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哲学的研究不是不能“先验”,如果你是说不能将“先验”排斥出哲学的研究之外,那我认同。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海德格尔是新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但他自身的学术体系,比起马克思来说是更加彻底地重建了自古希腊哲学开始的这个现有的西方哲学体系。 当然,我所摘取的这个文本是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学者的著作,但是他给出的大部分资料也确切是来源于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的。但这里的问题是,不是从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和其原教旨派系的衍生文本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向的。并且在这里,意识形态的分划与其概念形态的所指和完整的哲学体系,和哲学家本人的学说体系又不是一回事。我在回答之后问题的时候先给出这个前提,以防产生误解。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这里的观点对于我而言:我没有说不能注意形而上学的问题,就像我也没有脱离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 我把这个文本发出来的主要的目的是表达哲学的研究方向需要具有现世意义(但不是陷入到功能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物理主义和实用主义)从而不应该对“这些超出先验的范畴也就是进入超验的范畴”在进入到更加先进的时代之前表现出过分的重视和关心。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因为马克思作为“批判本质辩证法”的开创者,他关心的是哲学何以可能为人们带来解决生存困境的途径,何以可能,作为指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他的说法要同他自身所处的那个生存本体全面异化的时代相结合,他反对的也是当时为具体的政府所辩护的那些形而上学哲学家。 维多利亚时代的民生环境是很糟糕的,英国工人受苦役支配,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机会去帮助他们对抗束缚着自身的生存困境。马克思的理论为工人阶级提供了这个机会,但为资产阶级辩护的那些哲学教授们不关心工人的生存问题,即使关心也不能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去指导工人运动,从而只能以保守的人道主义态度观望这些工人,也就是说,这些哲学教授们只能去等待工人们翻身的那一天,但不是自己去为工人创造那一天。 当然,马克思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这必须同日常话语体系的力量与工人们所提供的实际的物质力量结合才能做到。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因为马克思作为“批判本质辩证法”的开创者,他关心的是哲学何以可能为人们带来解决生存困境的途径,何以可能,作为指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他的说法要同他自身所处的那个生存本体全面异化的时代相结合,他反对的也是当时为具体的政府所辩护的那些形而上学哲学家。 维多利亚时代的民生环境是很糟糕的,英国工人受苦役支配,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机会去帮助他们对抗束缚着自身的生存困境。马克思的理论为工人阶级提供了这个机会,但为资产阶级辩护的那些哲学教授们不关心工人的生存问题,即使关心也不能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去指导工人运动,从而只能以保守的人道主义态度观望这些工人,也就是说,这些哲学教授们只能去等待工人们翻身的那一天,但不是自己去为工人创造那一天。 当然,马克思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这必须同日常话语体系的力量与工人们所提供的实际的物质力量结合才能做到。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为什么马克思选择的是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什么担负了解放全人类的任务不需要我过多阐述了。 关于你所认为的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之间转化的问题,并且你提供了一个有关“时间”的例子。理论和假说的可能性或者说形而上学关于无限世界的可能性确实都可以算作形而上学关心的问题,只是旧形而上学一味地在本体论问题上纠缠,并且想要完成解释那个最抽象的存在的任务,这是它的弊病所在,你所说的关于科学发展的问题不是旧形而上学能够解决的。能够作为方法论并指导一个总体性层面的科学体系的哲学是科学哲学,比较哲学也涉及到了这个领域。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所以我说我不同意马克思啊,形而上学的问题他并没有严格证伪,只是单从所谓的“趋向于现存世界”的立场而进行暴力否定罢了。” 在马克思的时代,没有符号学,也没有现象学,也没有语言哲学,更没有分析哲学,他那个时候的形而上学就是指中世纪的神学和经院哲学,中世纪结束到17世纪,一部分受经院哲学影响从而逐渐走向刻板与僵化的,不健康的哲学体系,这其中甚至不包含康德的哲学主张。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而现在所谓的“形而上学”,以后极有可能是“形而下学”的。” 对文本的重新解释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吗?你只能说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你可以说随着时间的迁移和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可以提供更多新的视角来回答前人所提出的问题,但不能说前人所给出的答案只是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不知道你在这里所要涉及的理念是否有关于恩格斯的“理论思维辩证法”所主张的“一个时代对应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因而不存在一个贯穿全人类发展史的理论思维和当代之彻底的完备性叙述,因为这个彻底的完备性叙述只能是人类发展史本身。”但是对于具体的文本如《易经》这类“诸派诸流之祖”,我认为不应该给予它过高的评价。另外,传统文化只是我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适应于现今社会的新的形态,但这个“重新发现”绝不是基于该旧时代的文本本身所衍生出的内容,实际上,文化本体论主张下诞生的那些文化复古和文化自信现象只表现出在政治层面与文化话语体系方面的功能性和工具性,它不能成为也不会成为在世界话语格局下的先进的哲学思想。 回复 @上帝也许真的掷骰子 :希望你能看到我对形而上学的解释,形而上学的转向和进步不意味着形而上学要进入形而下学的领域,并且形而下学作为实在论也没有这个资格。我知道你是认识到了形而上学的合法性,所以不用为了迁就我说:形而上学可以转化为形而下学。因为这反而与我的看法和解释相冲突了。 所以在这里,你是真的误会我对你所理解的那个形而上学的看法了。 “你怎么知道现在的形而上学不是以后的形而下就去否定他呢。” 你在这里不应该把形而上学上升到一个总体性的层面,虽然这句: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确实包含了反对未来的形而上学的意思,但这句说法又被晚年的马克思所否定了或者说增加了这句话的规定性与限定词,因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主张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主张是不同的。(这是从马克思本人角度去解释这句话) 形而下学绝对不是我的主张,实际上实在论是一种很落后的哲学体系,然而我在这里不讨论实在论的问题。在我这里,实在论(Realism)有更好的更替版本---唯物主义(Materialism)。并且我所主张的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与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与实践唯物主义(Practical Materialism)三位一体的唯物主义。 这不是三种唯物主义的结合,而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三个部分,因而它们本就是一体的,不能把它们按照三个主义或两个主义去理解。 形而下学是实在论,实在论不是我的主张,形而上学不能转化为形而下学,这两者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马克思时代的形而上学尤其是指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费希特的知识学、古典解释学、理性主义、先验唯心主义,这些哲学的研究领域涉及主客体关系、先验自由、绝对知识、第一因、纯粹理性、宇宙本体、纯善纯恶、太一、先天等超验范畴。关于对时间的认知成果的空洞性和之后的进步性不能算作是形而上学向形而下学的转化。前者不代表形而上学,因为旧形而上学在缺乏科学尺度和认知工具的情况下既不允许也不满足它研究物理世界,所以旧形而上学的发展趋势最终偏离了我们现如今的科研体系。形而上学不研究物理时间,形而上学研究的内容是单纯性的概念和存在,高度抽象化的运动。形而上学进一步研究形式逻辑和内涵逻辑。它在分析哲学领域研究形式语言和模态逻辑、逻辑语句和真值运算子、严谨和精确的话语框架,它在现象学研究意向性和对象性、运动的可能性和成立性、事物的本质和各种先验属性,它在符号学研究纯粹语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符号系统和符号秩序。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人类对世界更精确的认识模型。那么,即便形而上学不转化为所谓的形而下学,它也能胜任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