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在日记里的情感

2023-07-22 09:04 作者:Ukiki_Asey  | 我要投稿

我当过男主亨利。

我当过女教师。

我当过艾丽卡。

我当过女学生梅瑞狄斯。

我当过那位心理老师以及那个践踏自己的学生。

几乎每个角色都能投射出过去的自己,我经历过相同核心的情感。

但当我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我会怎么样?

我会哭。

就好像是自己的动摇、痛苦与坚定重演在面前。

在面前不近不远的地方。


是不是每个人,不限于男人,每个人都会想在大街上拯救一个雏妓吧,不论ta是什么性别。

纵使他们自私、肮脏、不检点,可根源是什么?只一眼我就能看到他们的大概过去,每个人在诞生之初,即便有基因异常,那也不过是个纯粹的孩子,只要给予富足的爱与疏导,哪怕异类也可以做到融入社会;所以不管是娼妓还是什么误入歧途的人,他们都不过是在本能寻找着幼时欠缺的一切本能需求,每当熟悉的逻辑滚过我的脑子,痛苦就会从眼中溢出,如此悲伤,每个不具备相应准备和能力就成为家长的人,他们诞下了孩子,他们在家里做父母身份的实验,是如此悲伤。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种职业能真正成就一个人:教师、心理咨询师、医生。

教师教你如何走人生路,咨询师助你重走栽过跟头的路,医生给予你走路的资格。

当然他们也能不动声色地毁掉一个人。

这是一种“超脱”,他们可以因此得到尊敬和认可,也可能因此堕入深渊、扼杀心灵。


我时常在想,我们看见世间极美是为了爱上世界,可未曾感受极苦的人又要怎样去辨别极美,又要怎么学会重视与和解身体传来的负面信号。

所以我仍然认为这是一部14岁及以上都适用的电影,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青少年还是上述三种职业者,我真的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并且……它很独特。


(引号这段是我看了热评,觉得写得很好,自己大幅改编才放进来的~)

“少年时,我们都自我意识过剩,自私且无知。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夸张化青春伤痛来当作放纵的借口。

只知依赖不知自救,只知索取不知珍惜,只知得过且过从不设想未来。

为什么要设想未来?因为我们呼吸着空气,饮用着干净的水,睡在柔软干净的床上,不用担心第二天会饿死,更不用担心什么时候会有战争,然而,我们却在得过且过;这是浪费资源吗?不、不,没那么严重,我的意思是: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利己主义吗?当然利己很常见。只是当一个人不仅完全不关心未来,还把这种完全出于自身的意愿问题归结于别人身上,然后更加理直气壮地做着打架、花钱、随意对待和建立亲密关系这样的事,还自以为是看透了生命……

绝望地很酷,其实肤浅得令人发指。

孩子,什么时候你开始安静地承受加诸你身上的重量,尊重它并与它和平相处,与它和解,你才真的能称为一个大写的人。”


我不幸过,所以我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虽然不至于特别恶劣。我只是知道……我确实一无所知地合理化过对别人的伤害,在很久以前。

关于“不幸的人”,比起可怜的外在事实,这个人生标签更揭示了内在命运的扭曲。

扭曲的人不管再怎么想爱这个世界,ta一定会做过错事。哪怕就一件。


不然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不然那三种职业为什么能和其他职业区别开来?


不然为什么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孩子不能生着玩?


关于我的“不幸”,我会认为那已经是过去了,无论创伤抑或伤害。已经没事了。

面对内在命运,我通过心理学做过很多遍和解,面对外在事实,当然也有很多遍检讨。

比较重要的是我不再畏惧了。

不畏惧痛苦,也不逃避检讨。

只能说很开心。

这部电影是揭露世间极苦的一面,但我很开心。

我能解决它们,是解决和梳理,而不是压抑隐忍。

我能帮自己重走人生路。


在画蓝图之前,先给自己做一次咨询。


一起努力成为一个“悦己而后悦世人,知世人而后知己”的人吧~(更多更详细个人感触发在动态啦)

写在日记里的情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