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的孤独观刍议
2022-03-11 09:13 作者:兴趣使然的哲学爱好者 | 我要投稿
”谈到克尔凯郭尔,往往会和孤独联系在一起,毕竟他在《恐惧与颤栗》说过:“个体存在的本质就是孤独的。
但我想他所强调的孤独,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而是一种宗教哲学上的学术主张,此人在19世纪初的哥本哈根出生和长大,在那里,康德和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影响在路德教会中有着绝对的支配地位,相应地,它也支配着丹麦人的全部生活—要么相信,要么不相信,没有为什么。
克尔凯郭尔反对这种所谓的宗教生活,他认为比相信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相信。不同于哲学史上诸多的从容考量,与对理性和合理性的颂赞相对,克尔凯郭尔颂赞的是焦虑和生活的激情、未知的“飞跃”以及非理性。
举例而言,世俗的路德派教徒认为去教会是每周仪式的组成部分。与此不同,克尔凯郭尔反对这样的模式,他宣扬鲜明、激情、孤独和非世俗的宗教,这样宗教至少在气质上“回到了路德从中逃离的修道院”,这在当地人看来无疑就是“不合群的”,刻意保持的孤独。但克尔凯郭尔坚持认为,他自己的人生使命是某种苏格拉底式的使命,即重新定义“成为基督徒意味着什么。”强调“个人”的首要性和上帝深刻的“他者性”。事实上这后来成为现代宗教观的核心要义。在这一点上,他的孤独就是现象而不是手段,他所追求的是思想上的自由而非社交上的与世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