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悦有了新工作》见人间真情:生命有时,唯爱不朽!

2022-10-21 16:44 作者:英语卡卡西  | 我要投稿

“我是生的守门员,你是死的摆渡人。”

当网络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身为医生的罗大淼(梁靖康 饰)对着新晋遗容化妆师赵三悦(周依然 饰)说出这番话时,弹幕里一片赞誉声。这部B站独播剧题材小众,也非流量阵容,却凭借崭新的观察视角和别具一格的故事内容,拿下豆瓣8.3、B站9.6的评分,成为近期剧集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聚焦当代年轻人成长

剧集讲述“躺平”少女赵三悦因母亲不理解自己而离家出走,阴差阳错到殡仪馆担任遗容化妆师。她在这里见证了众多往生者的人生故事,并在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过程中,感悟生死,与自己达成和解,获得了职业和人生的成长。剧集通过赵三悦的视角,以幽默、温暖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遗容化妆师这一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职业,传达“认真告别,用力相见”的温情生死观。

该剧导演李漠曾执导高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编剧游晓颖此前作品《相爱相亲》《我的姐姐》也是口碑佳作,两人此番联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出好戏。近日,李漠接受《综艺报》专访,分享了该剧幕后创作故事。

聚焦当代年轻人成长

导演 李漠

“我第一次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觉得扎实、细腻。”李漠表示,最打动他的是对当代年轻人成长的探讨,剧本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故事发生在殡仪馆,涉及很多不同的家庭,带出许多话题,融入了编剧游晓颖对生命的思考,这些都很吸引他。

在当导演之前,李漠做过很长一段时间老师,教一些95后的学生影视剪辑和视听语言。作为导演,他也非常关注年轻人的生活现状,这也是其作品一以贯之的母题。前作《我在他乡挺好的》,聚焦80后、90后都市异乡人的真实生活,用写实且温暖的笔触,鼓舞人们找回生活的本心与内心的归属感;《三悦有了新工作》围绕职场、人际关系、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等,讲述年轻人的成长与蜕变。李漠笑言,可能一个导演一辈子都在拍同一种母题,“虽然题材不同,但归根结底讨论的都是同一件事。”


《三悦有了新工作》

《三悦有了新工作》播出后,其轻喜剧和生活流叙事下的细节真实,引发不少年轻观众共鸣:“职场偏见、家庭鸡毛、人生目标……三悦是我们每个人,但每个人的路径都不同。”“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直面悲剧是治愈。”“遗容化妆师是份很值得存在的工作,他们还原生命最真实的温度,留给死者最后的体面,三悦让更多人看见了这个职业背后的意义。”

展现殡葬行业现状

“躺平”少女赵三悦的自我成长是这部剧的主线,与此同时,《三悦有了新工作》也是一部行业剧。剧集展现了殡葬从业者辛酸苦楚的一面,如赵三悦的两位同事——遗容化妆师周娅男、殡仪馆主持人梁格格,因为职业的关系,一个屡屡相亲未果,一个在兼职中被辞退。以及日常生活中,她们把目的地设为殡仪馆会很难打到车;租房时因在殡仪馆工作被房东拒绝等。同时,剧集也展现了该行业存在的重要意义,作为陪伴往生者的最后一站,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给逝者尊重,给生者抚慰。

李漠表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与殡葬,都是忌讳的话题。但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我想,以平静的心态正视它,要比掩耳盗铃般无视理智得多。”他希望以幽默、温暖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遗容化妆师这一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职业,破除大家对殡仪馆工作的刻板偏见。

《三悦有了新工作》

开机前,李漠和团队调查学习了全国各地的殡葬习俗,了解殡仪馆的工作方式。“中国实在是太广博了,不同地域、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殡葬风俗。其中的差异,可谓天南海北。落实到具体拍摄,我们只能管中窥豹地展示中国殡葬行业的冰山一角,通过尽可能地还原现实,来展现死亡与离别。”

剧组在珠海的一家殡仪馆取景,李漠发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心态都特别平和,殡仪馆也并非外界想象中那般可怕,“它就像一座大花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出殡,有人伤心难过,有人告别释怀。这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地方,也是一个有大爱的地方。”

《三悦有了新工作》

《三悦有了新工作》由单元剧组成,每位往生者都拥有一段“定制”的告别仪式,或像一场展览,或是一出童话剧……创作时,李漠有意将这些告别仪式拍得浪漫、写意,“这部剧的创作重点是人物和情感,让观众通过三悦这个人物去面对死亡和离别,理解生命中的美好,珍视自己拥有的生活。所以,这部剧不是讲死亡,而是讲生活。”

在群像戏中见众生

作为贯穿始终的人物,赵三悦最大的特点是直率、真实、年轻。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演员周依然早早进组,跟着殡仪馆的师傅们参观、学习,“她是个很有天赋的演员,在情绪体验、人物共情等方面,都处理得很好。”李漠表示。

通过赵三悦的视角,剧集描摹了不同往生者的人物群像,同时探讨了安宁疗护、遗体捐赠等社会议题。李漠感慨,“这部剧的群像戏特别难拍。”由于出场人物众多,每个演员可能就两三场戏,却一上来就是生离死别,因此李漠需要花大量时间和演员聊戏,丰满人物的背景,“这个人物是谁,他来自哪里,家庭关系如何,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何看待死亡?一聊就是四五个小时。”虽然费尽心力,但在李漠看来,该剧的闪光之处也在这些群像身上。“要让三悦见众生,让观众见众生,众生相就是刻画重点,如果表演不走心,观众也不会感动。”

李漠表示,这是一部特殊的职业剧,“我试着用更多的主观视角去化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殡葬行业的误解。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必经阶段。当我们了解死亡是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或许,也就找到了振作奋进的理由。”


10月21日《三悦有了新工作》正式落下帷幕

故事的最后,三悦为父亲整理仪容的时候,让不多观众破防了,而父亲在弥留之际,与女儿的和解,也让很多观众彻底崩不住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简单的看一下这部作品吧,该剧由青年演员周依然挑大梁,集结了大家熟悉的周依然、杨新鸣、鄂靖文、梁靖康、刘钧和康可人等实力派老戏骨,演技方面都可圈可点,概括起来,用广大网友的话来讲,短短13集,却让观众看尽了人间冷暖,让人感慨万千。


今年,算得上是丧葬题材大爆发的一年,电影方面有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票房口碑双丰收,网剧方面也有周依然这部《三悦有了新工作》口碑炸裂,评分8.3,两部作品可以说各具看点,让人印象深刻。直面生死,而又能够得到治愈,这也许才是文艺作品的魅力吧。


对于该剧收官,主演周依然也发文与这部作品告别,周依然发文称: 在拍那场戏之前反复听的歌 我在操作那些的时候 有一种把恨化为怀念和遗憾的感觉 再怎么样 也有美好 渴望也是一种美好 你能明白我的心境吗 “渴望时光多驻留在您身上一些”这时候 我就原谅自己原谅他了 愿恨不存在 这样才可以治愈你。这是我拍三悦给爸爸收拾遗容那场的感受。


谢谢“三悦” 谢谢所有工作人员,收获很多感悟更多。在该剧大火之后,不少网友感叹,25岁的周依然该火了,从《为你写诗》、《闪光少女》、《风犬少年的天空》和《走火》等作品,周依然的演技让人惊艳,用广大网友的话来讲,虞书欣、赵露思之后,95后花应该有周依然一席之地。



有人说,周依然在形象和气质方面与白百何老师很像,而且作品方面都是以小妞题材为主,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接地气,希望未来能够看到周依然更加优秀的作品吧,也希望国产影视作品能够越来越优秀吧。

《三悦》导演李漠:用平静的心态谈论“生死”

“成为‘三悦’的这几个月里,我才开始深刻认识到殡葬行业背后的心酸。即便很难被了解,被接受,坚守在这行业的人依旧怀着获得大家理解的小小希冀……”打开社交网站,点进演员周依然的账号,就能看到她所讲述的自己与角色“三悦”之间的故事。殡葬行业从业者的辛酸苦楚、发生在殡葬人身上的温暖日常……在人物“三悦”身上,作为演员的她收获着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和尊重。

国内首部聚焦“95后”遗容化妆师的治愈成长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以下简称《三悦》)正在哔哩哔哩播出。该剧从赵三悦的视角出发,刻画了她所见证的往生者的前世今生,见证了人间的人情冷暖和众生百态。

“周依然是我非常欣赏并且一直想要合作的演员,她也非常符合三悦这个角色的形象和气质。”在剧集热播之时,封面新闻对话该剧导演李漠。言语间,他谈到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契合度,更说到了剧中展现的这份“冷门”职业所蕴含的分量以及给剧中人物带来的深刻成长。

讲述95后女孩的成长 观照现实带来思考

首集里的赵三悦,并不是观众印象中的“大女主”,只是如同你我一般的、带着些许迷茫无助的“95后”年轻人。毕业后没被心仪的公司录取,与母亲赌气误打误撞“闯”进殡葬业,在无数往生者的故事中感悟生死……从赵三悦的故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成长型”的女主角,要在殡葬业这个特殊的行业中完成蜕变与自我和解。

“当拿到剧本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细腻。”回忆与《三悦》里的故事人物初见之时,李漠的记忆异常清晰,“它讲述的是一个95后少女的故事,恰巧是我非常熟悉的年轻族群。”

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三悦的故事也是如今年轻人在面对压力下,不断寻找自己和蜕变的境遇折射。同时真实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与父母之间的代沟等常见问题。“他们这个年龄,是人一生中最乖张叛逆的时候,也是人成长最关键的时候。”李漠谈到自己对于这一群体的理解。在他看来,通过讲述三悦的思考和成长,讨论了与当下年轻人比较共通的困境和问题,“我一直认为影视作品应该给予现实观照,反映现实生活中大家面对的困境和问题,虽然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不同,我们没有办法在一部剧中给出所有人相应的答案,但哪怕只是讨论与思考,并能通过思考给大家希望,这也会让我们做的事情具有一些意义。”

如同编剧游晓颖此前接受采访时所说,她所书写的赵三悦,用表面的叛逆将柔软的心给包裹起来。李漠也说到,赵三悦不是一个容易诠释的角色,她反叛、直爽,“像是柔软的内心包了一层带刺的壳。而整部剧讲的,就是如何脱去这个虚张声势的外壳,用最真诚、最真实、最自信的自己去面对这个世界。因为这部剧讲了非常多的生死离别,对演员的感受力、表现力、对情感与情绪的代入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说到此处,李漠对于演员周依然的赞赏溢于言表,“她是一位令人惊喜的演员,在合作前带着距离的欣赏变成了合作之后的喜爱。我很庆幸能跟她合作。”

希望我的戏没有配角 只有鲜活的人物

当一个95后在无意中成为遗容化妆师,她的人生会迎来怎样的转折与奇遇?在《三悦》中可以看到,在“海江市殡仪馆”这个见证死亡的地方,三悦看到了许多曲折又令人深思的往生者故事。

“这部剧的群像感,特别触动我。”抛开对于编剧和演员的欣赏,说起接下这部剧的原因,李漠将话题落脚到了此处。“其实我一直不满足于拍摄单线人物或者双线人物这样的传统剧集的故事结构。所以当我看到剧本的时候,这部戏的群像设置,用主人公的视角串联起一系列人物的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特别打动我。”

就像是该剧宣传语所写的那样,“旨在以生死之事,见人间之情”。在殡仪馆这个特殊的场所,每日都上演着死亡与离别,其更是芸芸众生人生道路的最后一站。剧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述这些往生者的故事,从他们身上,三悦亦收获了成长。

“构建一个世界是靠无数的人物支撑起来的。我希望在我的戏里没有配角,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李漠说,剧中出现的大小人物,每一个都有让他印象深刻的表演与表达,“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没有台词的演员。她饰演了一位罹患白血病的10岁男孩的妈妈,而且是一个聋哑人。当她看到病床上的儿子的时候,那个眼神让我至今难忘。”

李漠说,其实对他而言,故事中的每一组人物、每一个议题,都是发生在现实中或者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个侧面,“所以,当整个故事串联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由这些故事拼凑出主人公的成长。”

见证生死之事 死亡并非生命终结

“影视作品一般关注的是边缘人物的普遍生活,或是普遍人物的边缘行为。从这个角度讲,这部戏的题材非常适合影视作品表现。”在殡仪馆中能见到众生百态,而殡葬从业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困境与人生窘态,也是该剧想要展示的真实境遇。

去亲友的婚礼被说是“晦气”,不敢对身边的人说出自己的职业,母亲的不理解与反对……三悦所遭受的职业歧视,是现实生活中的入殓师所要面对的日常。

“我们在拍摄这部剧之前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准备工作,走访了全国各地南方北方不同城市的殡仪馆,去了解殡葬文化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共性。”李漠聊到拍摄背后的故事,剧中看似稀疏平常的殡仪馆日常,其实都是主创团队细心研判下的呈现,“我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殡葬仪式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当具体拍摄的时候,只能管中窥豹,展现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

虽说是“管中窥豹”,但该剧所展示出的对于特殊职业的人文关怀,对于“生死之事”这一议题的哲思,还有临终关怀、阿尔兹海默症等一系列现实话题的呈现,都能看出创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职业的尊重。

“其实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又是一个非常忌讳甚至回避讨论的话题。我想如果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那么以平静的心态正视它,要比掩耳盗铃般的无视理智得多。希望大家看过这部剧以后,能够对离别、生死有一些正面的感受。如果真能够做到,那就是这部剧最大的意义了。”采访的最后,李漠说起剧中的取景,特别提及了殡仪馆中那个非常优美的花园。

更为特殊的是,花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榕树。而三悦就是在这棵榕树下,见证了一位又一位往生者或遗憾或圆满的人生,思考着关于生命和职业的难题,“我想,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必经的一个阶段。在那之后,我们可能化为光,聚成云,汇成浪,变作这宇宙当中的每一粒尘埃。”

生命有时 唯爱不朽

《三悦有了新工作》

为生命点灯,治愈你、照亮你。

以热爱为证,见人心、见成长。


《三悦有了新工作》见人间真情:生命有时,唯爱不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