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2.4万亿的恒大 钱都花哪了?
2.4万亿是什么概念?
2022年,山西省全省GDP为2.5万亿元;青海省(3610.1亿元)、西藏自治区(2130.64亿元)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741.34亿元)三地奋斗一整年,都不足以清偿恒大欠下的“饥荒”。
7月17日晚间,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负债总额24374.1亿元,提出合约负债7210.2亿元后为17163.9亿元,其中:借款6123.9亿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10022.6亿元(含应付工程材料款5961.6亿元)其他负债1017.4亿元。
如果和2021年的财报数据相比,恒大总负债从25801亿元减少到24374亿元,合约负债从9743亿元减少到7210亿元。 大体上看,恒大应该还是在“保交房”做出了一些努力,公告显示恒大在2022年实现了732个项目交付。但在巨额亏损前,不值一提。
恒大公告显示,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收入为人民币2300.7亿元,毛利249.9亿元。年内经营性亏损433.9亿元,土地被收回有关的亏损、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及其他费经营性亏损693.7亿元,所得税开支130.5亿元,净亏损合计1258.1亿元。再加上2021年恒大净亏损6862亿元,两年累计亏损8120.3亿元。
要知道,自2013年恒大开始全国化扩张到2020年八年间的高光时刻,累计净利润不过2352亿元,如今早已灰飞烟灭。
截止到2022年底,恒大应付账款达到10022亿元,相当于恒大仅对外赊欠这一项就超万亿,其中工程欠款进一步增加到5961亿元。
值得注意的还有,据财报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恒大目标金额3000万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共计1519件,目标金额总额累计约3953.96亿元。
钱都花哪去了?
高杠杆运营模式
在房地产行业,“高杠杆高周转”众所周知,市场好的时候,供需两旺,哪怕背负高负债,通过资金链高速运转,带来令制造业望尘莫及的业绩。作为行业曾经的领头羊,恒大将高杠杆运用到极致,从预售贷款到销售回笼资金拿地,再继续滚动式开发,一气呵成,凭借着高周转模式,恒大自2013年开始,逐步完成全国化的激进扩张。时至今日,公告显示恒大土地储备面积仍有2.1亿平方米,从这个数据也能感受到恒大此前拿地之凶猛。
事实上,相较于其他超千亿企业,恒大拿地的速率更高,开发更快,同期的负债率也在行业内居高不下。
这样的效率让恒大一路高开高走,成就其万亿规模,一举成为全球最大房企。但当市场急转直下,销售遇阻,现金回流不畅,企业也受其反噬,恒大深受其困。在可统计的数据中,买地花掉4586亿元,如果按照建筑成本2000元计算,恒大盖这些楼大概花费了4708亿元,所以粗略估算,恒大在房屋硬件成本上,大概花掉近万亿。
高投入多元化业务
从重金投资足球到恒大冰泉的问世,再到涉猎光伏、金融、新能源汽车,恒大的多元化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轰轰烈烈,但近乎颗粒无收。
几年前不断降价销售的恒大冰泉亏损数十亿元还历历在目,最新的投资是恒大进入的造车领域,目前也未能尝到甜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总资产为595.21亿元,总负债为588.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98.84%。根据恒大新的公告显示,目前“恒驰5”车型已实现量产和交付,上述公告未对具体销售数据披露,但在目前国内激烈的汽车销售市场上,能够为恒大带来多少回报,难以估测。
还有作为恒大金字招牌的恒大足球,据公开财报数据,恒大足球2010年的开销为2亿元,到2019年达到28.92亿元,而2020年的开销虽然未公开,但也被推算超过20亿元。即使在2021年,各大俱乐部支出大幅下滑,恒大足球的投资还是直奔10亿元。有业内人士指出,恒大足球这10年间斩获了8个联赛冠军和2个亚冠冠军,同时也烧掉了170亿元。
高额分红
截至2020年末的数据,许家印家族通过自己名下的均荣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和鑫鑫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恒大5.97%和70.78%的股份,相当于持有公司高达76.7%的股份。
根据wind统计数据,2006年至今,恒大分红十一次,累计分红809亿,分红率达39.34%,远超过其他行业龙头的分红水平。按照76.7%的比例粗算一下,许家印家得到的现金分红高达620亿。
还有救么?
据财报显示,2021年度,中国恒大总资产约为21071亿元,而总负债为25802亿元,净资产约为-4731亿元;2022年度,中国恒大总资产约为18383亿元,总负债约为24374亿元,净资产约为-5991亿元。
债台高筑的恒大早已资不抵债,恒大的现金流也所剩无几。据公告数据,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其合并现金余额为人民币143.1亿元,其中还包括了受限制现金额度。
卖地变现是否可行?
房地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很困难。恒大长期大规模拿地,甚至下沉至三四线城市。这些土地,在牛市的时候看上去还不错,可以通过快速开发回笼资金;但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这些土储变成了烫手山芋。目前房地产企业普遍缺钱的情况下,更难接盘。
或许,还能够期待一下债务重组。今年3月份,恒大公告称与债权人特别小组就拟议充足的核心条款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与其他出险房企类似,恒大对境外债的解决方案也是“以新还旧”“债转股”。方案一是发行新债券,对原债券进行置换,债权人可按可获偿金额1:1转换为新发行的票据。方案二是组合型方案,即债权人可将其获偿金额转换为新票据,也可与恒大持有的恒大物业、恒大新能源汽车的股权挂钩,转换为对应的股票,还可以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
据媒体报道,在债务重组方面,中国恒大即将于7月24日至25日举行多项重组债务持有人会议,境外债务重组或将迎来一个明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