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小吏,《西游》阴谋论网红,吴闲云抄袭者火了

教你怎么玩转厚黑学、阴谋学、功利主义
【特征】
①阴谋世界
强者都在搞阴谋,最强者一直在下大棋
各种大贤都是做局的高手,满肚子阴谋算计,暗地里互斗互争地盘
在他们眼里,主要角色如果没有了强者光环,(其实等于做不了局了),这些大贤就根本不值得尊敬
西游记讲的全是权谋之术
最高权力斗争=最高权斗=最高智慧=厚黑、权谋
孙悟空很想听到紧箍咒的咒语,这样成佛以后就可以开发类似产品,这就是孙悟空几百年里领悟的智慧
佛祖为了让悟空脱离低级趣味,最后自己陷入了低级趣味
②编制崇拜
③跪舔“强者”
主要人物强者化→赋予强者魅力
“强者”在他们心中是权力操控者,跪舔“强者”还是权力崇拜
佛祖的智慧是伟大的,因为永远控制着最终解释权
强者永远是高级趣味
紧箍咒是领导坐骑咒语,坐骑是强者身份的体现
④利益分析法
任何行为都是出于利益目的,也只需从利益角度分析
所以他们的话语永远不存在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⑤功利凌驾现实之上,所有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有它的投影
利益驾驭一切,每个人都是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历史服从功利主义,整个历史就是一部权斗分赃史
几种势力和解、分赃、制衡,得到自己的利益
比如宗教与现实完全挂钩
比如做好事,目的是为了求福报
【关键词】
权术、权力、权谋、权斗、下棋、布局、做局
抱团、分赃、制衡、绕圈子、博弈成本
编制、职场、体面、格局
【手段】
先有(迎合市场口味的)观点→
然后再选题材
比如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IP——西游记→
流行的观点套进熟悉的题材→
接下来只要在题材里,找到跟我观点类似的语句就行了
如果已经有人做过阴谋论解读了,就复制粘贴修改→
这就像有人把你喜欢吃的甜点直接送到你的心爱小屋里
还怕观众不爱吃吗?
→今天先挥霍完西游记,明天再挥霍水浒传等等经典
换皮谁不会?
其实就是借别人的名头宣扬自己的观点,比如鲁迅曾经说过,只不过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只是个梗
﹏﹏﹏﹏﹏﹏﹏﹏﹏﹏﹏﹏﹏﹏﹏
论点>原著,先有论点,原著服务于论点→
全书搜罗证据→
找到证据后掐头去尾、断章取义
﹏﹏﹏﹏﹏﹏﹏﹏﹏﹏﹏﹏﹏﹏﹏
断章取义
①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②翻译一下,就是从有完整意思的内容中,专门抽几句话,来证明自己(另类的、不符合原文的)的观点
③断章取义只盯住对自己(观点)有利的部分
不利的部分,哪怕即使在旁边,也会忽略看不见
【原因】
理智思考是稀有物,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思考对有些人是痛苦的,他们为了逃避痛苦,选择了放弃思考
把思考交给别人(权威网红大咖),听他们就像听爹的话一样
什么东西能勾住自己的趣味,就宁愿放弃思考去相信
﹏﹏﹏﹏﹏﹏﹏﹏﹏﹏﹏﹏﹏﹏﹏
很多现代人就喜欢看这个套路
①内容新、猎奇、有种逼格,其实就是中二的升级版
②这些内容的翻版其实充斥着他们的生活环境,符合了他们对人事物的认知,所以更加容易认同
比如精致利己、功利主义、升官发财死老婆等
③他们多少认为这个反映了部分现实
这类人往往遭受过社会的毒打
认为“毒打者”(其实就是“强者”)充满了优秀的算计能力和厚黑能力
而自己又恰恰缺乏这些
因此只要学会了这些就能翻身
﹏﹏﹏﹏﹏﹏﹏﹏﹏﹏﹏﹏﹏﹏﹏
很多读者也是先有观念,再确定内容
原著不原著其实不那么关键,
原著更多是佐证他们心里的观念。
很多人需要的不是《西游记》,
而是他们心中的“西游记”。
因此西游记、悟空传等等,其实在他们心中是一码事
没有同人和原著的区别
﹏﹏﹏﹏﹏﹏﹏﹏﹏﹏﹏﹏﹏﹏﹏
对阴谋论者来说
阴谋论不太需要知识量,门槛极低,还是赚流量的好手段
﹏﹏﹏﹏﹏﹏﹏﹏﹏﹏﹏﹏﹏﹏﹏
阴谋论早就盛行
只不过新媒体加速了传播
﹏﹏﹏﹏﹏﹏﹏﹏﹏﹏﹏﹏﹏﹏﹏
【矛盾】
虚拟世界怎么解读都可以!没有标准答案!
不同的观点要么离开,要么接纳!
(翻版就是“各有各的观点”,毫无标准可言)
没有标准答案,当然也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有错误答案
解读原著的原则:
①基于原著的内容或精神
③不能出现明显的、致命的bug,要能自圆其说
③不能乱来、离谱搞怪,作文写的再不好也不能写成数学题
因为你的解读创作本身是借了作者这个IP
如果跟原作者原著无关,你想怎么解读是自己的事。
解读原著,重点在原著,不然你在解读天线宝宝吗?
改编也大致符合以上原则
不符合原则就是同人作品,就应当按同人来对待,不能套上原著的皮。
⒈我说西游记是个玄奘回报唐王的故事,可以
⒉西游记的妖魔鬼怪都是唐僧的心生,目的只是惩戒不听命令的徒弟,这种解读就不可以
⒊哈姆雷特,不能因为名字像,就变成了哈利波特
⒋天线宝宝也不是外星人送给地球人的阴谋
⒌奥特曼打怪兽救人类,更不是单纯出于打怪升级的个人利益
原著是原著,同人是同人,阴谋论是阴谋论
不能用任意一个去套其它
﹏﹏﹏﹏﹏﹏﹏﹏﹏﹏﹏﹏﹏﹏﹏
观众才是对的,观众的眼光绝不会错!
这句话潜台词是只要观众多,内容就没有问题
没什么可说的
﹏﹏﹏﹏﹏﹏﹏﹏﹏﹏﹏﹏﹏﹏﹏
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时代,
都能对名著有不同的解读!
废话
而且多数情况下,能够有多种解读就是成为名著的充分条件
我们的主题,不是说不能有不同解读
而是不能有异常的、离谱的、不符合原著内容精神的解读
﹏﹏﹏﹏﹏﹏﹏﹏﹏﹏﹏﹏﹏﹏﹏
只要在文中有依据,就是正常的合理的
正常人根据上下文联系→得出结论
阴谋论先有结论→在文中找内容
﹏﹏﹏﹏﹏﹏﹏﹏﹏﹏﹏﹏﹏﹏﹏
【合理的西游记解读】
成长说是主流的、长期的、合理的
没有寓意说,是某个历史时期的需要
游戏说
实在不行你把目录看一遍
【至少该学会的东西】
①讨论什么必须了解什么
抛开口嗨,认真探讨的前提至少要翻翻目录吧
②当事人的话都不信,偏偏要信往外面的传闻
你要么都不信,要信的话有道理地信,
不能什么话听起来合你口味就信。
③目录是很重要的
读者能从目录中读出全书主旨
作者也会认真对待,不会写出目录与内容完全不着边际的东西
④西游记确实有现实、有权谋、有神仙打架,也有人间烟火
但是必须明白主旨是什么,要把握重点论
权谋是通往理想的一个工具,还有很多这种工具
而不是万事万物只能看到权谋,理想也变成了迷惑他人的权谋
⑤搞清楚原著和同人的区别
只讲职场厚黑,可以
说原著却暗示原著等等虚拟世界都是厚黑,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