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考改革的考试课程、毕业方式全面解读

24年自考启用新计划
现已公布的省份:江西、新疆、福建、甘肃、北京、辽宁、黑龙江、海南(22年已启用新计划)未公布的省份怎么办?
已经变化省份都是依据“教育部2021年的统一通知”,所以大概率是全国的变化,只是时间顺序不同,在23年11月份将更加清晰变化省份数量。
本文目录如下:
1、课程难度变化方向
2、英二改革造成的学分变化影响
3、新旧课程顶替原则
4、新计划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5、新旧考试计划衔接过渡期安排
6、新旧计划过渡期,如何申报论文与毕业?
7、新计划对申请学位对英语课程有什么要求?
8、考过的旧课是否还有效?
9、为什么有的课程没出现在新旧课程顶替关系中?
10、总结:考试和毕业安排注意事项

01 课程难度变化方向|
课程变化方向:“各专业与普通高等学校及高等职业学校同层次专业水平基本相当”
注意:调整的“专业教材和考试的水平要等同于普通高等学校”
就是被调整的科目课程和考试难度情况要和全日制的一样
没被调整的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自考原有考试情况是根据原有自考生的考试情况进行的
这样就可能造成有些科目的教材和考试难度发生变化
说白了就是,“有难度加大的可能性”
02 英语二改革造成的学分变化| “本科学分变化造成考试科目增加”
本科:
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中的外语类课程几乎全部变化,本科原有的:英语二,改成专升本英语,且原有外语类的14学分,改成专升本后学分降低为7学分,但是对应毕业的学分条件和获得学位条件没有变化。即我们老大难的英语只是改变课程,降低了学分,英语降低的学分就会造成我们要多考1-2门科目去弥补,同时英语的学位要求还在,那就是英语还是要考对应的学位要求。并且因为学分降低,还得多考1-2门,同时英语的水平也是同“全日制”。
赶紧把英语二考过吧,因为原有政策,“学分高难度低考试科目少“,自考本科毕业总学分一般都是在70学分左右,而原有《英语二》一门就高达14学分!
新改之后,最高的单科学分就是英语专业的《高级英语》12学分,和本科数学公共课《高等数学(工本)》10学分,再也没有比当前《英语二》14学分更高的科目了。
注意:原有和英语二相同的俄语二、日语二,都取消了,并且不会出现在专业计划表中。但是考生如果想继续考日语(二)或俄语(二)怎么办?
新计划将不再设置日语(二)(00016)、俄语(二)(00017),考生可以添加报考英语专业(专升本)中的课程第二外语(日语)(00840)、第二外语(俄语)(00839),取得合格成绩后顶替英语(专升本)(13000)
专科:英语(一)调整为英语(专),难度变化方式同本科,一样都是和全日制的相同,但是学分没有变化都是7学分,就不会因为学分降低而增加考试科目数量。

(以下内容以北京为例,已公布省份类似,未公布省份预计后期更新)
03 新旧课程顶替原则
(北京为例,其他已公布省份参考)
这点要注意的就是:新旧课程顶替原则
1. 新考试计划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与旧考试计划完全相同的,课程通用;
2. 新考试计划课程名称与旧考试计划相近的,按照“1门顶1门”方式顶替;
3. 新考试计划课程名称与旧考试计划不同的,原则上按照“任意1门顶替任意1门,门数对等”的方式顶替。
4. 新考试计划中所列“旧执行期课程”,为旧考试计划课程。
旧考试计划之前各执行期课程顶替关系
以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专业计划查询”栏目发布信息为准
04 新计划从什么时候开始
(北京为例,其他已公布省份参考)
注意:停考科目按停考要求走,不会有新计划了。新计划执行分为课程考试安排、论文与毕业申报2个阶段。
(1)课程考试安排。
按照考试院统一安排
自2024年起,正常开考专业都将按照新计划安排课程考试
具体考试安排将在2023年11月中旬公布
请考生及时关注自考树或者自考树学姐发布的相关信息
(2)论文和毕业申报。
论文和毕业申报新旧计划衔接过渡,2024年为新旧计划衔接过渡期。
过渡期内,考生仍可按照旧计划申报毕业和本科论文。
其中,2024年12月,本科论文以及专科毕业最后一次按照旧计划申办。
2025年6月,本科毕业办理最后一次按照旧计划申办。
05 新旧考试计划衔接过渡期安排
(北京为例,其他已公布省份参考)
1. 旧计划成绩有效期:自2024年起,按照新考试计划课程安排考试,不再安排旧考试计划课程考试,已经合格的旧课程成绩依然有效。
2. 旧计划毕业及其论文申请有效期:2024年为新旧考试计划衔接过渡期。
在衔接过渡期内,可以使用新课程替代旧课程,
凡新旧课程总门数达到旧考试计划课程总门数要求(自2023年10月31日起在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专业计划查询”栏目中查询具体课程),
除公共政治课及外语课程外,
可按照“门数对等”申报旧考试计划的论文与毕业。
3. 衔接过渡期截止期限为:
2024年12月最后一次办理专科毕业;
2024年12月最后一次申办本科毕业论文;
2025年6月最后一次办理本科毕业。
衔接过渡期结束后将以新考试计划申报论文与毕业
06 新旧考试过渡期,如何申报论文与毕业?
(北京为例,其他已公布省份参考)
2024年为本次计划调整的过渡阶段,考生仍然可以按照旧计划申报论文和毕业。
期间考生可以选考新计划中任意一门课程来替代旧计划中的课程,
凡新旧课程总门数达到旧计划课程总门数要求(除公共政治课和外语课程外),
可按照“门数对等”申报旧计划的论文与毕业。
具体怎么选择新课程与旧计划“门数对等”,
建议考生于10月31日后,
对照“专业计划查询”的新计划课程设置与旧计划具体了解。
注意:考生要注意上述专业的衔接过渡截止期,衔接过渡期结束后将以新计划申报论文与毕业。
07 新计划对申请学位对英语课程有什么要求?
申请学位,原则上均需参加专业计划内设置的课程“英语(专升本)”的考试,或者符合英语课程免考规定(每个省的参考各省份的要求)。
考生已通过的英语(二)(课程代码:00015),成绩依然有效,可以替代英语(专升本)(课程代码:13000)。
08 考过的旧课是否还有效?
考生考过的课程依然有效,2024年过渡期内,考过的旧计划课程可直接用于办理毕业(或申报论文)。过渡期结束后,旧课或继续沿用、或可顶替新课使用。
(已经公布的省份,你的专业都会有新旧计划对照表,教育考试院肯定会发布,不用担心)
09 为什么有的课程没出现在新旧课程顶替关系中?
考生已经合格的课程,如没有出现在此次公布的新计划中新旧课程顶替关系里,
一般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考生通过的课程在新计划中仍然使用,无需顶替。
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等,新旧计划中课程名称和代码完全相同,所以视为一门课,不用设置顶替关系;
二是考生的课程属于上一执行期的课程,此次在文件中不出现,会在管理系统内设置,考生可通过网站专业计划查询具体查看;
三是考生通过的课程是更早执行期的课程,此次调整前已经无法顶替现执行期的课程。
10 总结:考试和毕业安排注意事项?
大家应特别做好以下2个问题:
(1)考试安排:(未公布省份自考树会在第一时间发布更新)
自2024年上半年开始,将按照新计划课程安排考试,2023年10月将是旧计划课程最后一次考试。
需要考旧课程的考生,应抓住2023年10月最后一次旧课程考试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新计划仍然沿用了部分旧计划课程,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新计划中继续开考。
(2)新旧衔接过渡期安排:(未公布省份自考树会在第一时间发布更新)
在2024年新旧衔接过渡期内,考生考新课程替代旧课程,
按照新旧课程“门数对等”完成旧计划的论文与毕业,
简单说,只要符合旧计划的总门数要求即可。
过渡期结束后,将严格按照各专业新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替代申报论文与毕业。
大家要特别注意做好新旧衔接过渡期的考试与毕业(论文)安排。
(3)对于停考专业,考生可按照上述停考过渡期安排做好考试、毕业等规划,
建议考生抓紧时间完成考试、论文、毕业与学位等,停考过渡期结束后将不再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