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游戏将大逃杀带入中国,如今却被宣判无限期“死亡”

肉卷儿 | 文
电子竞技最根本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解答每次都能填上不同的答案。而我认为电子竞技最根本的是电竞项目,是游戏。
拿足球运动举例,同样的运动员换一种球,换一个玩法,就变成了蹴鞠。看起来相似,实际有很大的区别。

电子竞技也是一样,每一代的玩家经历过的游戏不同,玩家与玩家间喜好的电竞游戏也不同。
就像现在电竞项目这么多,但如果让《DOTA2》的玩家看《CS:GO》的比赛,多数人是看不懂的,反之或换个例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电竞项目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电竞项目是有寿命的。一款陪你长大的电竞游戏,很难同样出现在你孩子的成长经历中。

所以几个月前我们就在考虑写一个系列选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那些曾经辉煌但却最终走向没落的电竞游戏。
而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这个系列中第一款电竞游戏。
它曾将“大逃杀”带入中国,成为了一大批中国大逃杀玩家的启蒙游戏,也被媒体称为大逃杀鼻祖。
这款游戏就是吃鸡的前身——《H1Z1》。

现在一提起“大逃杀”这三个字,几乎所有玩家想到的都会是《绝地求生》。
就像说起中国,所有外国人都会联想到功夫,但却不知道大多中国人的水平还停留在中小学的广播体操。
大逃杀游戏也是一样。《绝地求生》确实可以用吃鸡做代名词,但它只是大逃杀游戏类型的一个分支。

在这之前的《H1Z1》严格来讲虽谈不上是大逃杀的鼻祖,但却是这款游戏将大逃杀推到了更多中国玩家的面前。
这两款大逃杀游戏也是先后开启了电竞化的路程。
不过,随着“大逃杀热”在今年开始褪去。《绝地求生》走上了下坡路,而《H1Z1》则直接被官宣:“死亡”。
《H1Z1》职业联赛比赛主办方Twin Galaxies的联合主席Jace Hall:第二轮联赛已经被无限期停赛,第二季也不会再进行重启或排期。


《H1Z1》是一款由黎明(Daybreak,前身索尼在线娱乐)公司开发,于2015年1月15上线Steam的末日求生沙盒网游。
其实一开始让《H1Z1》火热的大逃杀并没什么声音。在最早的宣发中官方一直侧重于生存模式,称《H1Z1》的游戏核心就是生存。

直到2014年年底,官方才正式宣布确认游戏将“大逃杀”模式。由《武装偷袭2》《武装偷袭3》“大逃杀”MOD的制作者“PLAYERUNKNOWN”联合制作。
“玩家先是在一个等候区,在比赛开始后,玩家将坐上一个在半空盘旋的飞机,然后玩家相继跳下飞机,你们的残酷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H1Z1》设计师Mitch Evans

就这样,怀着龙凤胎的《H1Z1》在Steam登录后首周便登上了销量周榜榜首,排名第二的是预售期的《GTA5》。
当时的外媒用了这样的一句话评价这款游戏:“《H1Z1》的上线是《DayZ》坠落的开始。”

不过,这里需要讲清的是在那个时候的玩家更多关注的是游戏的生存模式。
还记得一开始看《H1Z1》的直播时,中国的主播们都还在造房子,而外国人也非常适应生存模式中比较缓慢的游戏节奏。
按照原本的游戏设定就算游戏里没出现全球玩家手拉手,一家亲的场面,也顶多是《行尸走肉》的游戏版。
但在当时就闹出了这样的一条新闻:

这样的事情可能不是在游戏内第一次发生,但这条新闻背后的缩影却让中国玩家很长一段时间开始往《H1Z1》安全区的正中心“跑毒”。
当然,这是后话。不过也是在这个新闻爆出的4个月后,《H1Z1》举办了首个“大逃杀邀请赛”。

这场比赛邀请了玩家和Twitch上的知名主播进行对战。值得一提的是,《H1Z1》2015邀请赛的奖金池采用了和Ti赛事奖金类似的规则。
玩家购买官方指定的活动箱子可以获得一些特殊物品,而同时黎明公司将会把这笔收入的25%放入奖金池。
最后,《H1Z1》2015年邀请赛的奖金达到了近110万人民币。

这项赛事持续到2017年4月时,奖金涨到了200万人民币,在CW电视台(美国一家电视公共网)还有着39万的观众。

特意讲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很多玩家觉得2017年《绝地求生》出现导致了《H1Z1》的“死亡”,但其实在这之前这款游戏就已经站在了毒圈的边缘。


2017年1月10日,微信上一篇标题为《全世界的喷子都在这个脏游戏里了,老外不会说中文“草你吗”简直就没法活》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正是这篇文章让中国大批玩家,甚至连Steam都不知道的人迅速加入到了“大逃杀”的跑毒队列。

不过当时的新玩家大多会遇到一个问题,该在Steam上下载哪个《H1Z1》。
因为一年前,黎明公司就将《H1Z1》的两个模式一分为二,变成了《H1Z1:屠戮之王》和《H1Z1:一线生机》。

这场双胞胎分割手术在当时来看是非常成功的。《H1Z1:杀戮之王》在几个月内玩家数量增长了10倍,成为了Steam排名仅次于《Dota2》和《CS:GO》的人气游戏。

尽管那篇将《H1Z1》推上各网站头条的微信文章里的梗是出自游戏的生存模式,但大多数的中国玩家更倾向于快节奏的大逃杀,这无疑成为了《H1Z1:屠戮之王》变身成了玩家们的宠儿。

也是在2017年,接近年底的时候黎明公司和Twin Galaxies(游戏数据公司)宣布成立《H1Z1》职业电竞联盟。
15支5人战队参与75场比赛,赛季分为两个10周。
ALLIANCE
CLOUD9
COUNTER LOGIC GAMING
ECHO FOX
EPSLON ESPORTS
GANKSTARS
IMPACT GAMING
LUMINOSITY GAMING
NOBLE ESPORTS
ROGUE
SETTODESTROYX
TEAM SOLOMID
TEAM VITALITY
TEMPO STORM
联盟官方给出的承诺是职业选手可以得到5万美元年薪的基础工资,每支队伍提供每半赛季40万美元的津贴,还有其余的收入分红,并且参赛席位不需要任何费用。

总体来说,这个条件还算不错。5万美元的年薪和2017年OWL选手的最低年薪相同,而《H1Z1》职业电竞联盟的席位却不需要任何费用。
当时为了增加比赛的关注度,还在开幕式请来了《速度与激情》的女主和Twitch的头号大主播等。


然而,这场比赛首日观战的在线观众人数最高也仅有7900人。
《H1Z1》职业电竞联盟再往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第二轮联赛已经被无限期停赛,第二季也不会再进行重启或排期。”


文章写到这里就该结合上文提出一个问题了。
为什么《H1Z1》2017年的邀请赛还依旧风光,而仅仅一年后的职业电竞联盟却只举办了一轮就扑街了呢?
何况2018年职业电竞联盟里的参赛队伍,还有不少北美的老牌名门战队。

就算没有情怀分,也没人和钱过不去吧?这些名站战队的加入,至少能证明《H1Z1》在国外并没有完全凉透。
但根据外媒的报道,联盟的副主席表示因为人气低迷,现在没办法给参赛队伍支付承诺的薪资,C9、TSM、Echo Fox等都是自掏腰包的给选手发的工资。

一个赛事拉不到资金,说白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人气低迷。
大逃杀类游戏电竞化所会遇到的困难,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就提到过。比如参赛人数过多、视角的切换、观众的侵入感等等。
而且近几年随着大逃杀热度的上升,同类竞品的出现也让《H1Z1》变成了困在浮冰上北极熊。
IGN就曾这么点评《H1Z1》:在同类型的中国游戏中缺乏自己的特色。

画面不如《绝地求生》,多样性不如《堡垒之夜》,《H1Z1》的时代仿佛已经过去。

但作为率先打入中国市场的大逃杀游戏,它的“死亡”更多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改武器弹道,修改上分机制什么的,这些可以留给高玩去评判。八仙过海般的外挂,也是射击游戏老生常谈的问题。
对于中国玩家来说,《H1Z1》没落的病因是“锁区”。
中国玩家和外国玩家在生存模式中的梗让《H1Z1》在国内爆火,但官方锁区的处理态度为游戏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而靠直播延续热度的《H1Z1:屠戮之王》在当时也遭到禁播,后续的电竞赛事宣传没有跟上。
这些因素加起来,让《H1Z1》变成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现在生存模式的《H1Z1:一线生机》也宣布停运,黎明公司也经历了裁员和高管离职。
尽管PC版宣布开发团队重组和改名的消息,但至少在国区来讲,当时被腾讯收购时已是末年。

现在《绝地求生》都无望上线,《H1Z1》的国服光复就等于想在非洲看极光。

而此前有过消息的移动版,要想从移动平台秽土转生也是希望渺茫。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H1Z1》本可以作为大逃杀游戏电竞化的范本,但过早的“死亡”,导致现在的《绝地求生》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堡垒之夜》虽然在国外风生水起,但在国内却遭遇水土不服,内测到现在也得到太多的关注度。

当不了模范生,好歹能起到警示作用。只是可惜现在的《绝地求生》也走上了下坡路,不知还能不能再为大逃杀续热。
昨日的大逃杀因《H1Z1》走红,那么今日的吃鸡能否翻盘在《绝地求生》呢?
戳这里→BB姬←关注我们吧~
高产不易,希望大家能够点击收藏〒▽〒支持一下我们。
(o゚▽゚)o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当然,如果可以收藏、硬币、推荐三连就更好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