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 二 笔记整理
好啦问题这里教科书出来了一个八卦图,这个可以讲一下,不讲问题也不大。这就要追溯到阴阳学说的理论。你注意啊,我刚刚讲什么日光相背啊这种东西,实际上是属于阴阳的原始观念,还不是理论。那么阴阳真正上升为理论,最早的形式用符号,一横不断,跟断开来,这叫什么,这叫爻。他是构成八卦的最基本单位,一横不断叫阳爻,断开来叫阴爻。爻什么意思呢,你看,错综复杂的意思。再往下,你说为什么一横不断属阳,断开属阴,说法有很多种。我拿两个最容易理解的来说,一个是说天地,天属阳,天只有一个。地有水陆两部分。第二个,可能是从那种图腾崇拜那里来的,任何一个民族,在原始社会肯定都有图腾崇拜,而世界上各个民族最典型的图腾崇拜就是生殖崇拜。因为生殖太奇妙啦,感觉上。那么这像什么呢,男的外生殖器的外形,女的外生殖器的外形。所以也有说是这种来源。
好啦,以爻作为基本单位,比如说这样组合起来,以三个爻的形式组合起来这个叫做八卦。但假如是以六个爻的形式组合起来,就是六十四易。什么意思呢,由阳爻阴爻以排列组合的形式,那你三个爻怎么排只有八种可能,就是八卦,而八卦与八卦再排列组合,怎么排只有六十四,就是六十四卦。但三爻呢,是八卦。六爻呢,是六十四卦。那么讲到这里就有点啰嗦了,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周易》的问题。
我不知道你们现在对《周易》是怎么看,到底是本什么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的这本书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好一点,因为国学热之后好像争议性小了,公开场合也可以讲 了,要不以前我讲到这部分非常费劲。什么呢,先要证明不是封建迷信,那至少证明我讲的这部分不是封建。
《周易》跟《易经》是不是一回事。我们一般讲起《周易》跟《易经》有区别吗?《周易》概念更大。你注意啊,我现在不讲太多,其实我讲了半天,目的也是证明,我不讲封建迷信。首先你看《周易》有个周字,就已经证明了这个易,不是只有一种,在周之前还有其他易,《连三》《归藏》失传了,现在我们只能见到周代的易。而易,他的主体确实是易经,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易经》跟《易传》。经传合一,因为经传合一就带来了评价的啰嗦。为什么呢,你看,《易经》确实是占卜的,算卦的,所以你要给他下个封建迷信之类的那随你便,但是你说,他除了算卦还有什么呢。你注意呀,很多人学《易经》搞错了,老是去研究那些文字,你研究文字干嘛。《易经》整本书的文字加起来不到五千字,就算他是甲骨文,也被人研究透了,不就五千字吗。他麻烦在哪里呢,不在文字,在符号。
由阴爻阳爻变成不断的排列组合出来的符号,符号系统那就真的啰嗦了。你有你的破译法,我有我的破译法,我是军事家,我看的东西跟一个经济学家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麻烦是在这里。所以,《易经》除了占卜之外还有什么呢,因为他是符号系统,所以他里面的排列组合隐藏着很多哲学的基因在里面,你能在里面挖掘到很多哲学思想,这是它隐藏的东西,但是被挖掘出来。谁挖掘出来的咧,《易传》。
《周易》相传是周文王跟周公所作,相传了只能说。《易传》谁干的呢,孔子,或者他跟他的门人,一般挂在孔子名下。但你说不挂孔子也对,因为孔子好像有一个习惯叫做术而不作,只讲不写,是啊你包括挂在他名下几本书都是他口述,弟子记载下来的,所以这个易传不排除也是这种方法,但你说孔门一起做的 倒没错啦。那么《易传》干嘛呢,解释《易经》,同时把里面的哲学的东西提炼出来,加以概括,当然,同时,概括的同时,塞进去很多自己的私货。把儒家的那种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治国理念也放了进去。那就变成了《易传》本质上是一本哲学书,但是,有占卜观念。《易经》是占卜书,有哲学的内涵,《易传》是哲学书,有占卜的内容。为什么,因为你绕不开啊,你要解释他肯定还要回到原处来解释,他只是解释为什么。但你要注意哦,孔子玩这些玩的是哲学思想。
孔子有个观念,
子不语怪、力、乱、神
你这种怪怪的东西,他不喜欢,他只喜欢里面的哲学成分。那么问题是,孔子一介入,首先易学的地位高了。到了汉代,独尊儒术,随着孔子地位高,那不用讲了,这本书地位就高。你看看,首先《周易》探讨的是阴阳,阴阳是天地之道,天地自然的规律,那么你是论道之学,所以道家把它奉为经典。你又是孔子他老人家参与了,那么儒家也把它当作经典。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主线,除了外来的佛,那么本土的两个他都是经典,到了汉代地位就很高,到了宋代更高,所以它是群经之首。到现在,没有哪本经的地位会比他更高,假如从古代的评价角度。
问题是,我们小学,初中,高中,你什么时候学过它的片段,没有。群经之首你都毫无概念,仅仅剩下的概念就是封建迷信。问题是,你怎么知道封建迷信,老师讲的,老师怎么知道,他的老师讲的。那么下这种结论的人压根就没看过这种书也没研究过。好在现在,中央台也在播,到处也是办班那我就省事啦,后面的内容就……我看时间。假如时间允许,可能有些内容会用易的原理来解,但肯定不可能全部都用,没那么多时间。
好,我们先解释书本的那个图。那我这里来用白色图来代表阳,好我标注一下,这个代表阳,这个代表阴。

就算我们语文没学过,至少听过。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是这个图啊。阴阳就是两仪,所谓两仪是阴仪,阳仪,像地球仪一样。好啦再往下,阳仪一横,阴仪断开。再到这里,这个叫太阳,什么叫太阳呢,太在古代代表大,而大的来还有点无边无际,比这大还,大大。那太阳,实际上是两个阳爻。好,问题你说太阳为什么两个阳爻,这里一阳一阴。你注意啊,实际上太阳,我画在这里了,你这是太阳,这是少阴,换句话讲,太阳少阴是从这个阳爻分化出来的。你注意《易经》大概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卦,像刚才讲的这个,假如一个三爻卦,他怎么算呢,从下往上,这是初爻,二爻,上爻,从下往上算。那么这里衍生也是从下往上,我先把阳爻原封不动搬上去,就变成了太阳少阴的初爻。好了你注意啊,这里虽然是阳爻,你别忘了刚才太极图啊,阳中有个黑点的,所以这个阳其实是阳中有阳,阳中有阴。好啦,假如阳中之阳分裂出来放到这里,就变成了太阳。阳中含阴部分分裂出来放到这里,就变成了上面这个阴阳。好,同样道理,(阴)原封不动搬上去,变成了上面的初爻,这个阴,一样啊,阴中含阳,搬上来,这就是少阳。好啦,阴中含的阴搬上来,这个就是太阴。好啦,假如把他变成太极图,你说能不能放太极图呢,可以的。这是,太阳,阳最多,阴最多,然后这边是少阳,然后这边是少阴。你看,你说为什么说少阳阴在下呢,你注意啊,这里属阴的,它是从阴慢慢阳气慢慢增加,是从阴生出来的,他的发展方向是往阳多的方向。而你这个少阳,你注意他是从…他是从阳这里生出来的,发展方向是往阴的方向,所以他初爻是阳,二爻是阴。
好啦,假如这个出来,那就好办了,那么上面就变八卦了哦。八卦怎么来的咧,这个太阳,产生上面两卦。呢还是一样啊,太阳原封不动,搬上去,搬完了哦。这里还是一样啊,阳,分裂一个阳,乾。阳,分裂一个阴,兑。再往下,少阴原封不动搬上去,然后是阳分裂一个阳,再阳分裂一个阴,又出来啦。这里类推啦,照搬。阴分裂一个阳,阴分裂一个阴。然后这里还是照搬,阴分裂一个阳,阴分裂一个阴。八卦就成型。
其实有更简单的看法,你把这个拉直了。你看这个八卦,你不是三个阳爻吗,三格都是白色。你看这个不是下面两个白的上面一个黑的吗。你看,下面两个白的,上面一个黑的。你看这里,你是两白夹一黑,两阳夹一阴。你这是,对,下面一个白的,上面两个黑的。那个图形跟卦象完全对的上。
所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这样生出来的。问题是你说太极跑哪去了,你别忘了书本还有一个圈,这就是太极图。其实太极,那么讲,假如讲的白一点,这个不应该叫太极图,叫做两仪图,真正的太极图,就一个圈。因为太极是一,还没分成二,分成二了就是两仪。或者你可以,因为已经形成习惯了你没办法改,你准确一点,太极两仪图,是啊准确点太极两仪图才对。
那这是从二分法,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这样上去。这种两分法,是阴阳的基本规律。关于卦象,我就不解了,因为那个,现在暂时用不上。你注意啦,比如说这个乾,乾为天,但是它不叫天卦,它叫乾,为什么呢,你看所有东西都不是原意。那你比如说这个,这个的本意是水,它变成坎,其实他是这样,你把它变成天卦啦就麻烦啦,只代表天。但假如把它变成这个语义更模糊的,好一点,所有跟天的意向相近的都可以拉进去。比如天在上,人的头部在上,乾;一家之主父亲,乾;单位的头头,乾;一国之君,乾;那你可以纳入很多意向,是啊,你不要把他太具体化。
还有一个是像与不像的问题,其实他是模仿天地自然。你看,天是无形的,三个阳爻,纯阳。你说这个水,怎么阳中还有阴,阴中还有阳,你们说为什么。水不是很柔软吗,自然界,水几乎是最柔软的,自然界力量最大,好像也是水。你比如说你高压水龙头,压力够大墙壁都能冲倒,钢板都能切开,柔中含刚这才是水的本性。所以现代很多人学太极拳,打出来的拳是软绵绵的,那哪是太极,打出这种感觉,柔中带刚。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刚。那么你说软绵绵的太极拳怎么打架,你别告诉我,古人创太极拳是为了健身。那个健身是,应该是惊喜发现吧。他第一个意念肯定是能不能打,你假如说纯粹软绵绵的。你不说我四两拨千斤,其实说服力不够。四两拨千斤确实有这种能耐,但是你注意啊,你真的是在古代,冷兵器时代那是性命相搏。你四两搏千斤有个什么问题呢,杀伤力不够啊,你把我摔倒,摔倒就摔倒啊,摔不死就行了嘛。是啊,比如说你对上泰森,那你让人家摔,你一样要摔十个跟斗,人家打你一拳,够了。
太极拳本来就能打,只是现在变得不能打。那个是后话,以后再说。但你注意,就在那个图旁边,有一段文字,似乎不太对,他说,阴阳可以一分为二,后面还有一句,也可以一分为三,那基本上是瞎扯。他的原理是什么呢,他说中医,把他分成了什么呢,比如说再把他一分为三,分成了,比如说太阳,阳明,少阳,然后他就什么太阴少阴,厥阴。这不是阴阳的本性啊,你说阴阳讲清楚是两个要素,在不断变化,变来变去都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那至于你这个一分为三是什么呢,你中医理论构造过程中,我需要说明六个单位比如说《六经》,然后我就人为的加多了一个,只是你在用的过程中加,他不是阴阳的本意。你说这样一分为三也算,那好办啦,一年不是十二个月吗,我会分啊,我分十二部分啊,不是一阳到六阳,一阴到六阴,我能不能说一阳一分为六,二十四节令一排,十二阳,十二阴。那个不是本质性的东西,不能这样干的,所以你中医学,你理论需要过程中你这样组合可以,我觉得不能说一分为三是错,但你不能说一分为三就是阴阳的规律,那是两回事。好,下课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