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10):祁连山下,Gravel的天堂

早上醒来发现身体并没有因为昨天的风暴而出现不适,感到很高兴。今天是6月8号,出门正好一个月,简单统计了一下:这个月一共骑了4600公里,途径7个省,累计费用三千四左右。这是我半年的旅途中骑行距离最长的一个月,我只在十堰房县涛哥那里休息了两天,其他时间每天都在骑车,无论刮风下雨一直没停过,可能是找不到停下来的理由。
▲刨去5月在家骑的100公里,正好4600 昨天共患难的小伙伴们他们今天就结束环青海湖了,而我就不去海晏而是直奔张掖,往祁连方向去,这段路比较近但非常荒凉,补给点很少爬坡很多,稳妥起见今天只到默勒镇。路程只有百来公里,所以不着急赶路,大伙八点多起来吃完早餐一起出发。
可能是风暴的缘故今天的街道上非常干净整洁,路上还有公务员在拨正路灯下悬挂的国旗,出城时碰到了封路,我们绕了一段路才顺利回到国道上。
在哈尔盖镇买补给时意外发现这边超市的塑料袋变成了红色的布袋,加上昨天在县城喝奶茶时吸管变成了纸吸管,不禁直呼高级!出超市后被几个藏族人拉过去说帮忙拍个照,录个短视频宣传一下产品。我还没反应过来啥事,手里就塞了一瓶酒,拍完直接说送我了,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这酒,这酒是从嘎子那里进的货吗?怎么也值好几块钱吧?
驶离国道,周围又冷清了下来,天苍苍,野茫茫,遍地牛羊。在这空旷的地方骑车,既兴奋又惶恐,人都是复杂的,一方面憧憬这般风景,又留恋那份热闹,但跑长途心理可不能儿女情长,要坚定信念,永远正能量,做一个孤独的人,一旦心态崩了就只能打道回府。
中午休息时尝试了生火,在地上捡得干牛粪起火,想试一下牛粪能不能拿来生火做饭,往后或许用得上,当然主要还是玩,因为我手里连个烧水的碗都没有,最多也就拿来烤烤火。牛粪其实并不好直接在地上燃烧,最好是有个带烟囱的炉子,增加进气量,才能出火焰,不然一直在闷烧,热效率很低。
到热水镇已经下午两点半了,去炫了一盘拌面,这边人员稀少镇子不大,就只有马路两边零星的一些店铺,不过面很好吃,我对吃的要求很低,价格便宜能吃饱喝足即可,只要肚里有粮,道路再艰辛心里都不慌。
没多久便开始了长爬坡,可能是海拔高的缘故,码表显示坡度不大但很吃力,人也容易疲惫。快到山顶时看到了一小段冰雪,我以为是传说中的冰川就走下去看了看,原来是还没来得及融化的雪,可现在是六月份哪来的雪?有的地方还挺多的,穿着夏装站在冰面上,锁鞋踩在上面酥酥的响,在上面玩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冷后就继续爬坡赶路了。
到山顶时还没等我拿出手机拍照,天空一黑便开始下化肥,气温也开始骤降,小冰屑落在身上没一会儿就融化了,很快就感觉到一股寒意袭来。这个垭口海拔3869米,在高一点就有高原反应了,高海拔出现这样的天气并不足为奇,眼看小冰雹越下越密,来不及多想直接趁身体热迅速下山,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到山下就好了。 当时穿着夏季骑行服,外面只有一件薄薄的防风衣,很快就吹了个透心凉,手指也被冻得僵硬,还要时不时地刹车控制好车速。没多久又下起了雨,我很想停下来穿衣服,但箭在弦上高速下坡不是想停就能停的,停下来可能雨越下越大,衣服没穿好就被淋湿了,所以只能硬扛着往前走,逃出这段区域就好了。反正是下坡不用出力,只要忍耐就行。
没多久我冲出了云团,这里没有下雨,阳光明媚,气温也回升了好几度,顿时暖和起来,就停车活动活动冻僵的手脚,再把衣服穿上。前面依稀可以看到在下雨,我非常识相的在原地等了二十多分钟,等云雾散去后再继续向前出发。
下午五点到达默勒镇,今天的路程结束了,如果再往前到祁连县还有六七十公里,显然是不可能到的。下午挨了顿冰雹又淋了雨,早已斗志全无,也就准备在这早早住下。
刚才下山时把来令片用完了,现在刹车行程很大,而我手上的5毫米内六角扳手早在进青海时就掉进了大通河里,只能找一家修理店借个扳手紧紧刹车。
▲新鲜的虫草 跟修摩托车的老板说了一下情况,人很热情地说工具随便用,我找到扳手调车时,周围的人也就围了过来,问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哪来、到哪去?”、“一个人骑自行车?”、“你这轮胎是不是实心的?”......我一边修车一遍回复大家的好奇心,其中有人过来问我要不要虫草?说罢便掏出口袋里新鲜的虫草给我展示,并毫不吝惜地将其外表剥开,证明这是真的虫草,绝对货真价实...我好奇的问了句多少钱,他说十几块钱一根~告辞!其实价格也不算贵,只是买了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会享用这东西,也就没再多谈。 很快我就调好了刹车,跟老板道谢准备离开时,老板大方的送了我一根短的内六角扳手,讲真虽然是个小玩意但在路上却是不可或缺的,少了它车上很多地方的螺丝都拧不了,算是雪中送炭了。
告别老板后在镇上溜达时,突然发现我的右手变跳线了(变速线芯帽从手变头里脱落),变速时后拨没反应。这种情况以前碰到过,有一次我把车停在路边,被几个熊孩子一通乱变速,导致了跳线,那时把整条线管拆完才找到问题所在。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要是拆了,没有备品旧的线芯肯定就装不回去了。 情况是比较糟糕的,因为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如果修不好要么就搭车去张掖修,要么就只能把后拨固定,只用前拨变速,要是用这两速车骑到张掖...想想就很刺激!
好在我拆掉把带和手变套后,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是线芯跳出来了。于是松开后拨,一边往前推线芯一边用小扳手撬线帽,终于弄出来了!然后把它重新归位、锁紧后拨、调试变速,终于它又恢复了正常。
修完车后天空开始下大雨,空气变得很冷,在饭馆一边吃饭一边跟老板闲聊,很快就说到虫草上,原来这边虫草很出名,许多外地人专门过来挖虫草,跟淘金一样,至于价格嘛,7块钱一根...我一听这个价格不禁想笑,冬虫夏草印象中何其名贵,都是百来块钱一根,而在这里价格却差了十几倍,看来是炒起来的。 傍晚一直在下雨,加上镇里在修路不方便行走,就找了最近的一个旅馆住下,条件很一般无法洗浴,但外面的气温已经是深秋,一出门两条腿就不停的抖,只能躲在房里吹暖气,自然也就没有洗澡的欲望,整理完装备后早早睡了。
早上6点就醒了,寒冷让我又继续睡了个回笼觉,看天气预报只有5℃,吓得我不敢出门,一直到太阳出来才出发。 我身边只有一件抓绒骑行上衣,其他的全是夏装,就没想到这边会这么冷,只能把所有的衣服全部穿上,长裤用抓绒腿套代替,这样哆哆嗦嗦地出门吃早餐去了。
往祁连县方向的路并不好走,修路导致整个路面坑坑洼洼,泥地有坑,坑里还有水,公路车走起来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全神贯注,速度已经低于10,加上外面特别冷,我一看码表温度显示只有1.2℃,在挣扎了两公里后,开始怀疑人生了,于是拦下一辆小汽车,询问前面的路况怎么样?车主跟我说前面有六七十公里全是这样的路,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可转头一想会不会是车主估计错误,可能是夸大其词。于是拦下一辆本地牌照的车主又问了一遍。得到肯定答复后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了,但心里还是有一丝丝幻想:六七十公里土路有没有可能后面的土路平整很多,不像这里到处都是小坑?在近乎癫狂的执念下我第三次拦下了对面过来的车——本地人的125小摩托,反复确认得到相同的答复后,内心最后的侥幸也破灭了... 我是比较中意默勒-祁连这段路,中途有个大东树山垭口,海拔4120米,听说海拔上了4000米就会有高原反应,很想去体验一下,再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景色自然不会差。但要我以推车的速度前进六七十公里,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万般不甘也只能放弃这条路线。
左边去祁连的G213行不通,就只能走右边的G338了,沿着这条路到皇城蒙古族乡,再转G227到鹅堡。整个路线就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两条路距离都差不多。
太阳升起来后是暖和了些,手上的半指手套没有任何保暖效果,双手冻得生疼,又回镇上买了副厚手套。出了那几百米珍贵的柏油路后,前面依旧是土路,好消息是整个路面是相对平坦的,没有小坑或碎石之类的。眺望远方,两侧的路基散发的热气升起了阵阵白烟,而我环顾四周,昨晚可能下了场大雪,山上银装素裹,雾气腾腾宛如仙境,泥路让我放慢了脚步,正好可以慢慢欣赏风景。
中午时分骑到海浪村,在餐馆吃饭时问老板去鹅堡的路怎么样,老板说前面的国道断断续续修路到皇城蒙古族乡,推荐走天默公路到S320,少走几十公里,只有十几公里砂石路,后面全是柏油......我一听没啥说的反正今天都改几次路线了,不差这一次。十几公里土路今天推也要推过去。
这十几公里确实是原生态的土路,好在通行的都是些小汽车,路面整体没有炮弹坑或者大的石块,只是有些地方积累了一层小碎石,骑得时候前轮要避开,以免侧滑。当然颠簸是肯定的,速度不快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好不容易挣扎着爬到垭口,下山却并不轻松,路面有碎石泥沙,速度根本不敢放快,怕车辆失控侧滑,剧烈的颠簸公路车也受不了,只能一路捏着刹车下山,整个人都不好了。
下坡结束后迎来了一段久违的柏油路,刚刚经历上山下山的我直接起飞,一下子支楞了起来,这是自由的感觉,这是飞翔的感觉!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没挨过饿不知道东西好吃,没走过烂路不知道柏油路的珍贵。两边的山坡上有好几拨人在挖虫草,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看到有人心里也多了份信心,周围的山层峦叠嶂就像一个大迷宫,把我困在里面出不来,总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很担心今天能不能走出去。
短暂的柏油路过后又是熟悉的泥沙路,应该是水毁路,被山洪或者泥石流冲坏了。奇葩的是这里的坑被压成了规则的波浪形,自行车骑上去就像在做正弦振动试验一样,哒哒哒有规律地振动从手臂一直传到头盔,五脏六腑都在跟着一起晃动,整个人就像坐在单缸柴油机上一样。 路就是这样没法躲只能硬抗,骑一段距离就停下来休息一下,检查车子有没有问题,吃点零食喝点水又继续出发,好在距离不是太长,终于熬过了饭店老板说的十几公里烂路,又回到了正常的柏油路上,再有个几公里人就要跪了。事实来看老板说的是对的,走这条路是上策。
后面的几十公里风景真是漂亮,加上蓝天白云,感觉拐一个弯就换了一张壁纸。上天是公平的,想看好风景就要走烂路。到祁连机场附近就转到了S302,这条路虽说是条省道,但修的比国道还好,有一段路甚至分开成了单向道。
可惜现在来早了,道路两边的油菜花才刚播种,如果油菜花开了,一整片油菜花海,那真是人在画中游。在黑河源草原近距离看到了传说的土拨鼠,非常好奇耗子怎么能长成那么大,圆滚滚的大到一锅炖不下。做为一个广西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本地人没对他们下手,就放任它们在马路边乱跑,是牛羊肉吃多了瞧不上吗?
终于,来到了鹅堡,悬着的心也落了地,下午一直担心走不出去。鹅堡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表示青海这部分算是走完了,美丽的青海湖、印象深刻的湿冷。正如刚进青海时的预感,这几天又是沙尘暴又是冰雹,天气不带重样的,确实比较艰难,好在终于结束了青海之旅,下一站刷丝绸之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