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的流失在于创造力的流失,能创造的话真的就不知老之将至了。
我觉得从事利他行为可以减少无意义感,养宠物、帮助他人、做义工之类,就是保持和社会的深入连接,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社会关系确实容易无欲无求,也不见得都是坏事,利弊参半吧。但我个人还是觉得,生命力的流失在于创造力的流失,能创造的话真的就不知老之将至了。
建议深入爱好,比如看书,深入最感兴趣的领域,做笔记写心得,在平台与人交流,实践写书,哪怕写得烂也没事,创造就是这样的,哪怕创造出的作品不被认可,自己也是有价值感和欢喜的,更何况也不一定没人认可,就像我爸五十多了退休,还喜欢自己造房子施工,搞搞花园和小木屋,请人喝茶,在作品和现实社交里就有相辅相成的成就感。创造的意义是从无到有,而且意义都是自己主观赋予,对于处理虚无来说目前这个法子是最有效的,前提是你真的有作品不断产出,哪怕作品并不好,也不影响产出,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