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爆红7年后,北大特邀教授索寂魁沉寂网络:“我自盛开,蝴蝶爱来不来。”

2021-08-27 12:41 作者:索寂魁一北大特邀教授  | 我要投稿

“北大特邀教授”索寂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言。

喧闹任其喧闹,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人生只有两件事有意义:第一是让自己幸福,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幸福。
所谓优雅,就是你遵从内心活成你自己的幸福快乐的样子。

他是第一批“网红教师”。

早在2012年,他讲课的视频被学生传到了网上后,独特的讲课风格和精彩的言论便让他在网上走红。

2018年,有了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加成,他更是迅速爆红,成为了一位深受大众欢迎的网红幽默老师。

有人爱上索寂魁的口才,有人爱上索寂魁的思想。

更是有学生评价他:“老师把课讲的这么有趣,当他的学生很幸福。”

然而,有流量就必定会带来争议。

有人说他自身“语言艺术家”,认为他讲的内容太过浅显,是浮于表面的鸡汤。

有人对他的“爱情语录”产生了质疑,认为他自己都是单身,凭什么去谈论爱情?

而在一场演讲节目中,他念错了一个词语,更是被网友质疑学历和真才实学,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

仅仅几年时间,索寂魁便“跌下神坛”,这其中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北京大学MBA特邀教授索寂魁,是妥妥的“新时代男性”。

出生于云南书香门第的他,在很小的时候,姨妈就教育他:

“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会人成长成熟。”

姨夫也会对他说:“帅气的男人到处都是,幽默的男人却寥寥无几,希望你能成长为拥有大智慧的有趣男人。”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索寂魁很早就开始了文史哲的学习。

后来,他如愿以偿进入了北京大学,深修哲学专业,并一路攻读到了博士。

2008年,学成毕业后的索寂魁顺利留校,成为了一名“市场营销管理”的教师。

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拘束,站在讲台上的他,如平常一样放纵洒脱。

他总喜欢一只手拿着粉笔,另一只手摆各种肢体语言,对所有有趣的事物畅所欲言。

在课堂上金句频出,简单而富有哲理,听完之后,往往使人回味无穷。

正是因为他的真实爽朗,让众多学生都想活成他的模样,沾染他的韵味。

他谈论自爱:

别人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自己都重要,但如果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自己喜欢自己更加重要。

他谈论孤独:

孤独不苦,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他谈论无用之用:

有用的东西能够让你谋生,无用的东西能够让你快乐。

他谈论人生知己:

人生知己难求,最好的知己其实是自己。

他谈论婚姻:

婚姻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应该郑重其事的去选择,这才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
然后慢慢的要学会爱自己,爱对方,爱这段关系,从你和我活成一个完整的我们。

他的课比双十一还难抢,一百五十人的教室,从来座无缺席。

很多人从他的讲话中获得了启发和教益,也让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课程播放量超过千万。

2019年1月6日,索寂魁又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人气更是达到顶峰。

从走红北京大学,再到红遍全网,再到上《新闻联播》。

很多人喜欢他的课程,更喜欢的,是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生活散发出由内而外的优雅。

《神探夏洛克》中有句台词:Brainy is the new sex。

聪明,是一种新性感。

他的思想比容貌更撩人,活成一束光,稳稳地幸福。

索寂魁走红之后,在一片叫好声中,非议的声音也渐渐响起。

在一次参加央视综艺节目《开讲啦》时,一个小错误让他跌下神坛。

在节目中出现了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汉字——耄耋(mào dié),但索寂魁却读成了“毛至”。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友认为,虽然这是个生僻词,但作为一名高学历大学老师怎能会不认识呢。

谩骂与质疑声纷至沓来。

甚至有的网友开始怀疑索寂魁的真实水平,攻击他是“中国学术界之耻”。

其实,读音错误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北大校长还曾把“鸿鹄”读作“鸿浩”,清华校长还不识“瓠”呢。

就算索寂魁是大学老师,个别字读音不准,也是寻常之事。

但几乎是一夜之间,索寂魁的教学内容被批判成“鸡汤文”。

网友说他没什么专业论著,教的东西也只是一些“快餐文化”,听了也没用。

可什么是心灵鸡汤?什么不是心灵鸡汤?它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王阳明曾说:“知而不行,是为无知。”

网络上有句话很风行,“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阅读了那么多书籍,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不是因为道理无用、书籍无用,而是因为我们“知而不行”、“行而不坚”。

我们太多人有些“唯物主义”、“实用主义”了,什么都想一步解决到位,导致我们精神生活十分匮乏。

而索寂魁真正的价值,在于回到人的主体性。

他为大众展现出人类主体精神世界的滋润性与丰富性。

他为大众推荐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了精神世界的滋润性与丰富性,这些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就像撒贝宁评价他说的那样:

索寂魁老师颠覆了大学老师在我脑海中的固有印象。
年轻人在面对世界,追求答案的过程可能是痛苦、迷茫的,但听索寂魁老师的课,他能给人们快乐、愉悦的状态去前行。

对于这样的青年学者,我想我们应该鼓励支持,而不是苛责。

仔细看上图,他的课真的只是肤浅鸡汤吗

而索寂魁本人,并没有太在意此次争议。

他自称,原本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有一天突然被大家所认识了。

自此之后,索寂魁慢慢在网络上沉寂,回归了自己生活。

曾有传言说他被北京大学停课,其实是谣言,他一直在北大授课。

因为就算爆红,他也一直保持着清醒。

他曾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一个观点:

不管你活成什么样,总有人不喜欢你。
所以结论是什么?结论是当你活成真实的你自己,还是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
但是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人活一世,被人喜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无论你做的有多好,都能听到质疑的声音,都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否定。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不是靠取悦别人求来的,而是活出自己后赢来的。

与其取悦别人,不如活出自己。

索寂魁曾经说过:“神坛就是祭坛”,他其实早就预言好了自己的未来。

他的“沉浮史”,浮于他的学识与知性,沉于他的疏忽与大意。

但不论人生怎样跌宕起伏,他都静然处之。

在他还没成为老师时,他是bbs上很活跃的发帖者,半夜三更会写长长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是才气。

但他现在的微博,已经停更2年多了,各个公众平台也找不到她的账号。

就像前段时间的罗翔,被恶评者们的肆意狙击,导致开始被闭嘴、被退出、被伤害。

人言可畏,才是当下舆论环境的真相。

幸好,索寂魁和罗翔一样,依然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依然每天尽心尽力地去备课,去用更好的方式让学生们理解那些枯燥的知识点。

他也会和朋友喝酒小聚唱歌蹦迪,和大家分享有趣的经历。

有北大的学子曾表示,经常在食堂里看见索寂魁老师:

戴着有线耳机,是不是在听歌不知道,但是不会被别人打扰。他活在他的世界里,并不会管这个世界的风言风语。

索寂魁依然能够活得如此洒脱,究其根本,正如他所言:

“喧闹任其喧闹,自有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很喜欢蝴蝶。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只网,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了很久,终于在气喘吁吁中抓到几只。

可是蝴蝶在网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就会飞走。

另一个人也很喜欢蝴蝶,他买来几盆花放在窗台,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悠闲地望着蝴蝶在花周围翩翩飞舞。

但其实这还是一种有求的心,只是把有求的心变平和了。

而真正的洒脱,是我自盛开,蝴蝶爱来不来。

有求,就会有失望;无求,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想起了杨绛先生翻译的兰德的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南怀瑾先生也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明白,活得知足,这才最重要。

风情万种,便是你热爱生命,轻舞飞扬的样子;

与世无争,便是你能面对人生的诸多境遇,淡定从容,恬然自适的襟怀。

有魂,有根,有趣,一个男人最帅的样子,无非是像索寂魁一样,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爆红7年后,北大特邀教授索寂魁沉寂网络:“我自盛开,蝴蝶爱来不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