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奥健康小课堂丨老年人关爱健康,应注意这几点,尽量少做!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有了新的要求,其中长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但老年人想要身体健康,平安长寿,那么以下这些事情,就需要尽量杜绝。
第一:不能长时间用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视物功能严重下降,常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干眼涩、视力受损等问题,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
建议: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眨眼睛,不论看书、看电视都不能太长时间,每隔半小时需要休息5分钟,眺望远方,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户外行走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到眼睛。
第二:不能站太久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骨骼健康程度早已大不如前,同时长时间的站立,会让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静脉曲张等问题;而对于有三高问题的老年人来说,如果站立久了,脑部会出现供血不足,诱发头晕、迷糊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建议:老年人每次站立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可以站一会,坐一会,劳逸结合;夜晚休息时,可将腿部抬高,将双腿高于心脏部位,有利于血液回流至心脏,可以缓解身体不适症状。
第三:长时间步行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健康,最好的运动就是走路。很多老年人也是这么认为,并身体力行,有人甚至一天走上万步,结果次日腿脚酸痛、浑身乏力,究其原因:老年人身体关节和肌肉相较于年轻人都有了退化,体能也大不如前,如果只是日常行走没有问题,一旦走路时间过长,会导致体能下降,肌肉紧绷,诱发膝关节、踝关节损伤,从而出现上下楼困难、关节肿胀等问题。
建议:中老年人锻炼时,步行速度不宜过快,选择平坦宽敞的马路,穿着防滑的运动鞋或布鞋,步行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防止运动过量损伤膝盖或关节。
第四:不能一直坐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骨骼活动的力度及频率降低,同时会加快骨质疏松进度;对于颈椎病或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人而言,长时间坐着会使得颈部肌肉和颈椎处于固定位置,无疑会加重病情。
建议:每小时都要起来活动3-5分钟,比如伸腿、舒缓胳膊,活动膝关节、敲敲腿部肌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身体各组织的关节粘连。
第五:不可一直卧床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习惯于卧床休养,很多时候缺乏合理运动,导致肌肉萎缩、肌无力等情况,长期如此,会加重肢体退化程度;还会使胃肠蠕动能力下降,营养吸收不足,诱发便秘等问题。
建议: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保持适量运动,每日减少不必要的卧床时间,多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防止肌肉流失;如长期卧床,每隔2-3小时,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产生褥疮。
其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应该充满阳光,只有每日劳逸结合,才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为了健康,以上这些事情,还是尽量少做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