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各型坦克和歼击车辆汇总(三)三号坦克系列(A~G型)

在德三装甲部队的初期计划中,曾经指出,三号坦克为战斗坦克,四号坦克为支援坦克(其实大家都懂实际情况)。
然而战争来的很快,仅仅适合训练的架着两挺机枪的一号坦克和过渡使用的二号坦克作为德国自研坦克同一些外国坦克作为主力驰骋在波兰和法国战场。三号坦克虽早在波兰战役已经出场,数量却很有限,大规模量产后在法国,北非,苏联扛起一片天……作为德军的中期主战坦克的三号坦克,将是这一期的主题。(鉴于全贴和全原创的质量问题,决定搭配自己的文字,引用百科的资料以尽量全面。)


起源:“战斗坦克”ZW
1936年古德里安对德国装甲兵的未来发展提出规划的:一号和二号坦克用作训练坦克乘员,三号作为主力战车,安装50mm火炮,四号作为支援坦克安装短身管75mm火炮。
1936年,第一辆三号坦克原型车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出来。计划使用50mm炮,但却因为迟迟没有到位转用37mm炮代替,尽管炮塔设计是为了使用重型火炮。1936-1937年,这一样车被广泛测试并得到认可,最终的第一型生产也交给了奔驰公司。
军火巨贾克虏伯也拿出了样车MKA,很不幸的没有使用,MAN公司和莱茵金属的设计也没能被成功接受。

基本数据

名称:Panzerkampfwagen III
乘员: 5人
发动机: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Maybach HL 120 TRM / 12-cylinder / 265hp
速度: 公路: 40km/h 土路: 23km/h
行程: 公路: 165km 土路: 115km
载油量: 320升
长: 5.38m/6.41m (含火炮)
宽: 2.91m
高: 2.44m
武器:
3 x 7.92mm MG34机枪
50mm KwK 38 L/42或50mm KwK39 L/60炮
弹药:
7.92mm - 6450发
50mm - 79 发

第一代:3号A型

三号A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Ⅲ Ausf .a)是三号坦克的第一种型号,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由于是预备型号,并未量产,安装有科尼普坎普设计的新型扭杆悬挂装置(有称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到1937年底共生产了10辆(底盘流水号60101~60110),又有资料称共制造了15辆。其中仅有8辆装备了武器,分别装备给第1.2.3装甲师,参加了入侵苏台德区和波兰的战役,其余未武装的坦克用于进一步测试。
中文名称 三号坦克A型
英文名称 Panzerkampfwagen Ⅲ Ausf .a
次型/级 三号坦克
研制时间 1934年
服役时间 1936年
定型时间 1937年
主武器 KWK36/L46.5 37mm火炮
副武器 MG-34并列机枪(7.92mm)
装甲 10-14.5mm
车载电台 FUG5
发动机 迈巴赫HL106TR
发动机功率 320马力
最大行程 165km
最大时速 40km/h
编制成员 5人
传动装置由五个中等尺寸的轮子、前置动力链齿轮、刹车惰轮和两个反向滚筒组成。这台战车由250马力的12汽缸迈巴赫108TR发动机驱动。动力传输依靠5倍变速箱,同样能够变更倒挡。L/45 37毫米火炮与掩体凹陷处后面的一对7.92毫米口径的机枪安装在同一根轴上,容易受到溅射子弹的攻击。此外另有一部7.92毫米口径机枪安装在战车外壳前方的滚珠底座装置上。指挥员的炮塔设计非常简单,有一个带狭槽的箱体,侧面装有整块式舱口盖。
奔驰公司制造的战车的装甲最厚处为14.5毫米,达到了重量方面的指标。但它的悬挂系统似乎更适用于商业而非军事装备,由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相当低,坦克的最高时速仅为20英里/时,低于所需要达到的要求。这样的坦克只生产了10辆。
——百度百科资料

继续实验:B型

三号B型坦克(Typ2/ZW/Pz.kpfw.Ⅲ Aysf.B)在三号A型的基础上进行诸多改进,拥有更小的负重轮,(每侧各集成在一个悬挂系统上),并在1937年底服役,但仍然是三号坦克的预生产型号,产量只有15辆。B型一些用作训练,少数参加了波兰战役。1940年10月,5辆被改装为三号突击炮的原型。
中文名称 三号坦克B型
英文名称 Typ2/ZW/Pz.kpfw.Ⅲ Aysf.B
前型/级 三号坦克A型
次型/级 三号坦克C型 研制时间 1935年 服役时间 1937年 定型时间 1937年 底盘:8对小负重轮,3个托带轮,平衡式板簧悬挂Leaf spring 发动机:迈巴赫HL108TR,12缸水冷,汽油机 传动装置:ZF公司SFG75型,5个前进挡一个倒档 燃油容量:300L 百公里公路油耗:200L 最大速度:32kph 行程:公路,165Km;泥路,95km 转弯半径5.8m 涉水深:0.8m 越壕宽:2.3m 过垂直墙高:0.6m 装甲:炮塔:前15/15°,侧15/25°,后15/0~21°,顶10/83~90° 炮盾:15mm,弧形 车体:首上15/10°,首下15/25°,侧上15/0°,侧下15/0°,后15/0°~21°,顶10/90°,底5/90° 主要装备: 1门KwK L/45 37mm,瞄具:TZF5a 3挺M34 7.92mm,2挺并列机枪位于炮塔,一挺位于车体前部 载弹量 121发炮弹,4500发机枪弹 武器转向:360° 俯仰角:-10°~+20° 无线电:FuG5 车重:15.9tons 车长:5.67m 宽:2.39m 高:2.81m
——百度百科数据

找不到详细资料:3号C型

找不到它的详细资料,但它的悬挂装置和负重轮都进行了改动。产量15辆,主要还是实验型。

实战前的黎明:D型

三号坦克D型(Typ 3b/ZW/Pz.kpfw.Ⅲ Ausf.D)是三号坦克的一个改进型车。共生产了55辆。其中,30辆分两批装备了武器,其余的25辆进一步用于测试。D型在波兰战役和入侵挪威中都有出场。
- 中文名称. 三号坦克D型
- 英文名称. Typ 3b/ZW/Pz.kpfw.Ⅲ Ausf.D
- 前型/级. 三号坦克C型
- 次型/级. 三号坦克E型
- 研制时间. 1935年
- 服役时间. 1938年
- 定型时间. 1937年
D 型使用的则是倾角叶片式弹簧。
引擎方面,早期各型使用的是 250 马力马巴赫 HL108TR 汽油引擎,5 速或 6 速变速箱。武器方面,早期各型都安装了 37毫米 46.5 倍口径 KwK35/36 火炮及三挺 7.92 毫米 MG34机枪(炮塔两挺、车体一挺)。
装甲方面,早期各型都只有 5~15 毫米厚的装甲,只能抵抗反坦克步枪或是机关枪的威胁。这主要由于戴姆勒-奔驰始终将车重限定在 15 吨内所致。
A、B、C 三型是使用单体鼓型绰号“垃圾箱”的指挥塔,D 型则是和四号坦克 B 型一样的铸造指挥塔。
主武器. KWK36 /L45 37MM
少数在波兰战役中跟随第一、二、三装甲师参加实战,并在1937 年~1940年2月间参加了集群测试。这些坦克的装甲被增加至 30 毫米。在1940年2 月,这些早期的三号坦克作为训练坦克移交NSKK。此后,只有少数的D型和 NBFZV、NBFZVI 坦克一起在第40特种坦克营中参加了1940年4、5月间入侵丹麦和挪威的战斗,有资料记载其还于1941-1942年在芬兰的二线队伍中辅以作战。

进军!三号E型

三号坦克系列中第一种量产型号。它的设计与前期的三号坦克相比基本没有改变,但是它首次采用了费迪南德保时捷公司在30年代为汽车工业所设计的扭杆悬挂装置,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三号坦克的行走问题。这种扭杆式悬挂系统作为一种成功的设计在以后型号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 中文名称 三号坦克E型
- 英文名称 Panzerkampfwagen III Ausf E
- 服役时间 1938年
- 车重 19.5吨
- 成员 5人
- 武器 46.5倍径37毫米坦克炮(后期更换为42倍径50毫米坦克炮)
- 发动机 迈巴赫HL120TR
- 备弹 131发
- 最大速度 40千米每小时
- 传动装置 10个前进挡4个倒退挡
- 瞄准具 TZF5a
- 行程 165千米
- 无线电 FuG5
1938年12月三号坦克E型投产,由戴姆勒一奔驰、亨舍尔和MAN公司分别制造。截止到1939年10月共生产了96辆(底盘号60401-60496)三号E型坦克,生产过程中,在车体两边增加了逃生舱口,在无线电操作员位置增加了观察口,原驾员观察口改良为上下滑动的活门结构。在炮塔上保匿安装侧门。三号E型的重量达到19.5吨,超过前几种型号的车重。
1940年至1942年.所有的E型都换装了42倍口径50毫米KwK38火炮。同时车体前后还增加了30毫米附加装甲,即改装为标准的三号坦克F型。E型坦克1939年开始装备德军装甲部队,其战斗全重为19.5吨、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副驾驶兼机枪手).这种乘员布置成为二战初期各国坦克的典型布置方式。

步入正轨:F型

主武器 KWK38/ L42 50MM(最后一批100辆F型)
副武器 MG-34×3,7.92mm机枪
变速箱 迈巴赫Variorex 10速变速箱
发动机 迈巴赫HL120TRM,
产量 435辆
底盘编号 61001-65000
生产商 戴姆勒-奔驰、亨舍尔、阿尔卡特(Alkett)、MAN和FAMO
细节 与E型比较发动机孔移到车身前部
烟雾发射装置 5具
1939年9月,三号坦克F型(5系列)投产。至1940年7月,F型由戴姆勒-奔驰、亨舍尔、阿尔卡特(Alkett)、MAN和FAMO共生产了435辆。
F型作为E型的后继型,最大改进在于使用改进了的大功率的“迈巴赫”HL120TRM型汽油机,最大功率300马力。F型以后的三号各型坦克,发动机的型号没有变化。
F型修改了车体上部的进气口。第一批35辆F型装备了E型一样的37毫米46.5倍口径KwK35/36火炮以及三挺7.92毫米MG34机枪,后100辆则装备了50毫米42倍口径KwK38火炮及航向机枪。F型将发烟器从炮塔上移至车体后部,一些还在炮塔后方安装了储物箱。从1940年8月到1942年,所有安装37毫米火炮的F型像E型一样将主炮换装为50毫米42倍口径KwK38火炮并增加了装甲防护。
只有40辆装备50毫米火炮的F型赶在法国战役前投入服役并参加了实战。基于F型的底盘和部件建造了三号突击炮的第一个生产型。1942年底、43年初,少量F型将主炮改装为50毫米60倍口径KwK39火炮,这些改装的坦克直到1944年6月仍在部队服役(比如在诺曼底的第116装甲师)

继续发展:G型

1940年 4月 开始生产,到 1942年 2月 为止。总共生产600辆 (底 盘号65001-65950)。G型是作为F型到H型的过渡性车辆投产的,最初投入生产时装备的是37毫米46.5倍口径KwK35/36火炮,后又改为50毫米42倍口径KwK38火炮。G型在炮塔和车体上添加了2挺MG34机枪。部装甲厚度从21至30毫米不等。G型安装了Ⅳ号坦克E型相同的30型驾驶员观察门(Fahre「 sehk|appe30)。前中期型使用螺栓固定的旧式指挥塔 、360毫 米履带 。中期型安装了和 Ⅳ号坦克相同的指挥塔。
从1940年8月至1942年所有装各37毫米火炮的C型都像E型和F型一样改装了50毫米火炮。北非使用的三号坦克G型额外加装了空气滤清器和强力制冷风扇,这些坦克被称为G(Tp)型。有部分装有37毫米炮的G型参加了法国战役。G型中的部分车辆因配件不足而安装老式的车长指挥塔。内装式防盾改为装甲厚37毫米,外装式同轴机枪也减为一挺,但是车体装甲从21毫米增加至30毫米。
德军最初打算订购1250辆Ⅲ号G型坦克,但当38(t)系列开始装备德军的时候这个数量削减为800辆。三号G型的中期生产型上还换了新的车长指挥塔,后期型换成了400毫米的宽履带。
有部分G型参加了法国战役,但都装备37毫米炮 。到1941年底早期装37毫米炮的坦克开始从前线撤装,后来都改装了50毫米炮。1944年9月以前德军中还有54辆三号G型坦克。
(服役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