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9年欧战力量对比(二)

2023-08-28 21:46 作者:喜欢她怎么了  | 我要投稿

波兰战役中,英法波三国的失败包含在战略层次,三个国家的军队领导人中(远不仅如此),有太多指挥者不了解新时代的战争理念。

(反苏先锋,英国,首相阁下) 丘吉尔回忆录第二卷阐述了法国1940年的崩溃尽管有所保留,可还是坦率承认:“我多年不接触官方情报,因而不了解自上次世界大战以来,大批快速机动的重型装甲战车发动进攻造成了这么猛烈的革命。我听说过这种情况,但没有改变我内心应当改变的信念。”这是个值得注意的说法,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支持坦克发挥了重要作物的人物笔下,丘吉尔的坦率承认是一层可笑的伪装。熟悉他的历史爱好者都知道:他1929年之前一直担任财政大臣,而世界上第一支实验性装甲部队在他的支持下于1927年组建与于索尔斯平原,用于验证快速坦克战的倡导者宣传了好几年的新理论,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戴高乐将军。他完全了解这些人的理念,不仅视察过演练中的实验性装甲部队,接下来几年还不断同这些人会面。

(德国装甲师的快速行军,但估计是演习) 法国人不理解新的战争理念,官方对此的抵制比英国更严重,戴高乐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波兰的情况甚至还不如法国。这种缺乏了解,是两国军队1939年失败,法国1941年再次惨败的根源。 先来说说39年的波兰军队。波兰人的统军思想过陈旧过时,波兰军队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没有装甲或摩托化师,他们的旧式兵团缺乏反坦克炮和高射炮,高度类似于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的编制。波兰人对骑兵有一种狂热的情感,他们相信,骑兵攻无不克,所向披靡。这种错误的信念来自于波兰卫国战争时期,他们的骑兵曾让苏俄红军兵败华沙城下。这种错误的信念,让战场上出现了令人震惊而又伤感的骑兵砍坦克的悲壮之举。波兰领导者信赖大规模骑兵部队的价值,对实施骑兵冲锋的可能性抱有一种可悲的信念。就这方面而言,可以说他们的理念落伍了80年,因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就证明骑兵冲锋毫无用处。但抱有战马情怀的波兰军人们对这种教训仍视而不见,他们徒劳的冲锋口号只能沦为铁十字下的悲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保留了大量骑兵,可骑兵大显身手的希望一直没能实现,结果沦为那场静态战争最大的笑话,他们在一战中做出了最大贡献,就是切断敌人的电话线。

(电影中的这支骑兵威风凛凛,实际上...) 法国人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一种过度的自负,以及他们的盟国总是推崇法国自以为高明的军事知识。长期以来,法国军事领导人都对法国陆军和军事技术表现出一种骄傲,自大之情。公平的说,他们就是看不起新的军事理论。他们的军队臃肿落后,徒有先进的坦克,却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哀。 而军备物资上,三个国家或多或少的缺乏大量重要军事原材料,而德国凭借十年多的准备,勉勉强强能够支撑消耗。德国对于石油的缺乏是与众皆知的,但他们的煤却并不缺少,甚至通过煤,他们合成了人工汽油。英国也有这些煤,但是作为一个岛国,被切除了海上补给线,国家的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法兰西帝国也缺乏这些原料,除此之外,他们还缺乏棉花,羊毛、铜、铅、锰、橡胶和另外一些需求量较小的物资,但这些却是苏联产量充足的,随着这个时候《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法兰西帝国只能只能靠自己的盟友来获得这些原材料。但总的来说,德国对物资的匮乏是严重程度是远高于三个国家的。 那么,波兰灭亡的原因我们知道了一些。波兰又究竟是怎么在军事上灭亡的呢?我们下期继续探讨。

39年欧战力量对比(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