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阿里木江

2023-03-14 14:13 作者:喜你成疾i  | 我要投稿
  • 言语理解与表达

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即先确定题型,再进行操作。☆逻辑填空题、▲*中心理解(切入点)、细节判断 国考副省级(135道,固定10道篇章阅读)

中心理解:主要说明、意在强调、主旨、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 主要考察作者最终的写作目的

1.不可盲目依赖标志,行文脉络分层次

2.注意带有情绪的词 。尝试与文本对话,类似于讲相声(?

3.选项反推原文段

4.☆对策类题目 公务员(公:天下为公 务:无视做事 员:人员)总体思路:找重点(有-精练浓缩同义替换 无-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文段长:利用标点符号,在文段/复句中找重点

文段难:利用选项“挑”答案

总结:划分层次,寻找文段重点;(先宏观上:行文的角度①有总有分类②提出对策类③并列结构类 再微观上:复句的角度 转折、因果、递进、必要条件、并列等)

→有总有分类 总句:得出观点或对策的句子

1.形式 关联词、总结词、程度词

2.内容 评论:对现状做出评价 对策: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结论:由一系列前提或铺垫所得出的结论

分句:服务于观点(引出、论证)的句子

背景引入(知道话题即可)、举例论证、原因解释、正反论证、观点援引


内容>形式

→提出对策类

1.对策:为了 解决问题 或 实现目标 而采取的处理方法

2.形式:直接给出、反面论证给出对策、提出问题但未提出对策



→并列结构类

1.理论要点:正确选项: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错误选项:表述片面/无中生有

2.文段特征:①包含并列的标志 关联词及标点

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分号

②格式整齐层次分明:排比句式及时间顺序

③无其他明显关键词:同一主体的不同点/不同主体的共同点

→微观层面:关联关系

①转折:虽然...但是...

尽管/固然/虽说...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殊不知、尽管

转折之后可能与话题相反,也可能提出新话题

②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可见、因而、故而、于是、由此观之、据此可知、导致、致使、使、造成、之所以...是因为...

结论是重点

③必要条件:只有...才...;除非...才...

通过/采取...手段/措施/途径/方法/渠道...才能...

是表要条件、是关键、是基础、是保障、是义务

必要的条件是重点/出对策

④并列:同时、另外、此外、加上、;

还、也、而且、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

全面概括,提取共性

⑤递进:更、甚至、特别是、尤其是、不但...而且...、不仅...还...、不光...也...

递进之后程度更重,是强调的重点

对比择优,反推化解纠纷




“而”表转折、递进、并列、因果

“或”表选择、也许、并列、

标题填空题:最适合做该文段的标题是?

要点:囊括中心是前提;生动凝练是添彩。

态度理解题:大概率不考。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点:有观点(明确的、隐含的)、没观点

道理启示题:不要就事论事

要点:阅读文段-结果入手-分析原因-悟出道理

词句理解题:借助中心理解

要点:定位原文、理解词句(一般、指示代词前一句话的主谓宾)

提炼关键词:重点、主体

语句填空题:类型一 、横线在结尾,注意话题一致①总结前文②提出对策(前文提出、分析问题文段)

类型二、横线在开头,注意话题一致。概括文段的中心内容(例子最好也读一下)

类型三、横线在中间,注意话题一致。承上启下

接语选择: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有可能讲述的是?要点: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找出最后论述的话题(核心)仅有一个选项与尾句话题一致就直接选;有两个及以上选项与尾句话题一致就要结合前文。

逻辑填空题:1.考察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成语的使用2.需结合语境找逻辑线索,不能全凭语感

合理假设,小心求证

合理假设:

1.找搭配:主谓宾 横线词语的对应点

2.找解释:①,横线, : 即、比如、这意味着、完整句子

3.找关联:转折(语义相反、转移话题/倾向性相反)、并列(近义或反义,词性一致,三并列AAA/ABC) 、递进(语义倾向一致。但程度前轻后重) 、因果(因果之间存在对应,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条件(条件与结果之间存在对应)

小心求证:

1.程度轻重(轻重程度保持一致)

2.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3.形象表达(文段出现比喻,形成对应的选项要选“形象化表达”;选项搭配、意思均可的情况下,优选形象化表达)

4.语法搭配

细节判断题

下列说法理解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不符合/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根据这段话,...的原因是?/...的特征是?

典型错误:无中生有、概念偷换、偷换时态(将来、完成、进行)、偷换语气(绝对化表达与温和表达)

做题顺序:

1.文段特征

2.选项特征

语句排序题:(注意话题一致

策略:1.根据选项提示,对比后确定首句(对比排除)

2.确定捆绑/顺序/尾句(同时进行)

3.考虑验证自己基本锁定的选项(可不进行)

细节 ①先看首句:下定义、提出观点(引出话题)背景引入 非首句特征:关联词后半部分单独出现、指代词指代词指代不明确、比如...

②2.1指代词捆绑、关联词捆绑(配套出现、根据语义判断a.转折语义相反b.并列语义相近)2.2确定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2.2.1观点+解释说明2.2.2 X与Y →先X再Y 2.3确定尾句(结论、对策,最完美:结论+对策)

篇章阅读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阿里木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