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44年9月27日苏军对“虎”II的报告

2019-10-04 22:31 作者:冬季風暴  | 我要投稿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85171922


题图:在1944年8月13日被苏军第53近卫坦克旅缴获的234号“虎”II。

1944年8月12日,“虎”II首次在东线战场投入作战。在桑多梅日的战斗中,与苏军第53近卫坦克旅交手的第501重装甲营的“虎”II并没有占到上风,仅12至13日这两天,就有12辆“虎”II损失,苏军还缴获了3辆炮塔号分别为102、234及502的“虎”II。

尽管“虎”II首战表现不佳,但苏联红军并没有轻视这头新出现的钢铁巨兽。从下面这份发布于1944年秋季的文件中可以看出苏联红军对于“虎”II的重视程度,他们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装甲测试,并初步总结出“虎”II所具有的威胁性。

苏联红军炮兵司令部

1944年9月27日

#671654

莫斯科


仅供乌克兰第2方面军炮兵司令阅读。

在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战斗中,德军将新式的“虎”II坦克投入反击作战,通过对德军战俘的审讯以及对缴获的“虎”II坦克所进行的研究,可以总结出该型号的坦克具有如下特点:

  • 重量:68吨

  • 长度:连同炮管 10.4米;不计炮管 7.5米

  • 宽度:3.75米

  • 连同炮塔的高度:3.07米

  • 战斗履带宽度:800mm

  • 运输履带宽度:660mm

  • 距地高度(前):490mm

  • 距地高度(后):510mm

  • 车体后部及侧面装甲:80mm

  • 正面装甲:180mm

  • 顶部装甲:40mm

  • 装备:1门88mm火炮,2挺机枪,1挺(高射)机器

  • 载弹量:48发

德军将“虎”II投入作战时所呈现出的战术特点:

1辆“虎”II会为一个包含有15至20辆中型坦克的坦克集群提供作战支援。

“虎”II会作为进攻的第1梯队投入作战,或是位于德军主攻的步兵及坦克的侧翼,为他们提供支援。当我军的火炮开始打击德军的中型坦克时,“虎”II会在近距离(300至400米之间)对我军的反坦克火力点开火,以保护他们的中型坦克。“虎”II进攻我军反坦克火力点时,总是以正面朝向我军。在遭受我军火力打击时,“虎”II会倒车后撤,不会将其侧面暴露出来。

德军并没有大规模地使用“虎”II。根据战俘的审讯记录,“虎”II被编成下辖45辆“虎”II的重装甲营,这些重装甲营专门用于对装甲师进行加强,以作为压制并拔除我军反坦克火力点的一种手段。


我军对抗“虎”II的策略:

“虎”II最脆弱的部位是其侧面、后部以及悬挂。使用57mm及76mm的火炮发射次口径穿甲弹,可以在600米的距离对以上部位造成伤害,若是使用AP,则距离需要拉近至400米。

为了在战斗中更有效地对抗“虎”II,我军必须:

  1. 组织火炮、坦克或是自行火炮,在400至600米的距离上,从侧翼对“虎”II进行伏击;

  2. 使用122mm以及152mm的火炮加强反坦克炮兵;

  3. 使用口径最多可至200mm的所有火炮,对集中在战斗前的准备阵地或行军中的德军坦克进行猛烈的炮火覆盖;

  4. 使用防御火力确保我方反坦克阵地不被德军步兵渗透;

  5. 在反坦克阵地前与反坦克阵地之间布置隐蔽的雷区。


对“虎”II的装甲测试:

结论:

对“虎”II的装甲测试表明:在400米的距离上,任何口径的火炮,使用次口径穿甲弹或是AP,都可以稳定地对“虎”II的车体及炮塔侧面造成损伤。

“虎”II的正面装甲无法被包括122mm榴弹炮在内的一系列火炮击穿。必须使用更强大的火炮(如152mm榴弹炮或122mm火炮)来对付这些重型坦克。

为了提高我军对“虎”II的作战效率,并积累起对抗该型号坦克的经验,苏联红军炮兵司令部下令:

  1. 与“虎”II相关的初步信息,以及针对它的作战策略,必须传递至包括排级在内的指挥官;

  2. 向炮兵司令部报告所有与“虎”II交战,或是与俘获“虎”II有关的情况,包括描述、图表、照片等;

  3. 学习德军的战术,学习对付德军最为有效的作战方法。

苏联红军炮兵司令部参谋长,萨姆索诺夫中将。

档案原文



1944年9月27日苏军对“虎”II的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