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情绪和杏仁核

- 杏仁核损伤 无法识别恐惧情绪
- 情绪操作性定义 基本情绪有跨文化普遍性
情绪维度强弱 高等强度 快乐 中等强度 轻松
有情绪所引发的生理性指标与行为指标 比如说拿去的激活 皮肤反应 血压心跳等等
3.詹姆斯兰格 情绪外周理论 先有情绪行为表现再有情绪感知
4,内隐情绪学习 小奥尔珀特 以及小白鼠电击行为主义实验 条件反射
5,两个情绪通路 低通路与高通路 低通路是感觉信息传递到丘脑在传达到杏仁核,快速本能保护 是情绪预备状态
高通路 需要意识参与,是启动情绪的关键
6,杏仁核受损个体的低通路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没有相应的行为指标
实验设计是让一个杏仁核受损被试去参加行为主义实验,即看到紫色方块就电击,建立方块与点击之间的联结
7,海马外显情绪学习 杏仁核内隐情绪学习
海马调节杏仁核,通过外显知识调节产生恐惧反应
8,杏仁核与记忆提升 情绪唤醒增强了记忆
8 杏仁核对记忆没有影响,但是会在情绪唤醒状态下促进记忆力的提升 杏仁核可以增强海马的记忆巩固能力 但是过高与过低都不行 耶克斯多的森定律
9,杏仁核与社会性反应
杏仁核损伤导致不对眼睛形成识别,也就识别不出恐惧情绪 但是用指导语对被试说你来盯着人的三角区,来识别情绪,得出结论是可以识别恐惧情绪,大脑可能有一个独立的系统来引导视觉去主动注意眼睛对面部的加工机制
10,对被试进行一个IAT 的研究,内隐联想实验范式 测量被试的一个内隐态度认知,比如社会群体对于正性与负性评价自动联系的程度 比如黑人与积极评价,白人与消极评价的 相容任务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 内隐联想凡是的一个便是有GO/NO-GO 实验 (对于同一事物的一个相对态度)以及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人们对于任务的一个简单编码对于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比方说在做实验过程中,对于任务会简单编码为白色按键就是积极的,然后黑色按键就是消极的)
11,与杏仁核研究进行结合,发现在进行群体划分时会激活杏仁核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到底是有了种族歧视,才会有一个杏仁核的激活, 还是单纯只要有群体划分便会有杏仁核的激活呢
杏仁核与识别面孔有关系,但是是可以识别情绪的
12,实验研究设计:黑人与白人 快速呈现条件下与长时间呈现条件下,2*2的混合设计
实验结论是,在短时间情况下,黑人面孔对于白人面孔有更强的激活,但是在长时间条件下,杏仁核的激活没有差异,但是在右半球腹侧前额叶的记过有了显著的差异。实验结论的解释:也就是一个是短时间的自动加工,另外一个是长时间的意识控制加工,有着不同的身经生理基础。额叶新皮质是意识控制的脑区,也就是说意识控制能够调节自动评价。即人可以在社会群体中,能够通过有意识调节去改变自己的态度。
13,实验抨击了人的刻板印象如种族歧视,而是我们的脑区是有一个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群体划分的,这种人群划分的功能并不是后天学习的,而是有可能是先天就具备的,这种在先天上就使得我们更加偏爱内群体。
14, 研究展望


脑岛 成瘾 危险学习 感觉联合为情绪 吃到好吃的会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