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史溪畔话梅列 春叶春竹接春日

2023-03-12 06:22 作者:俺们地球村那点事儿  | 我要投稿

作者:陈蛟锡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城里吃公饭的人似乎不太注意,除少数人翻阅历书,在岁春正点时燃放一串鞭炮,多数人都以大年初一作为辞旧迎新的交接。而农村则不然,我虽不知其它区域的人习俗如何,但在梅列,在传统的,以农耕作为生存依托的乡民意识里,春比年大。接春的仪式也比年操办得虔诚、认真和庄重。 或许,在乡民朴素的情感中,春是绿的使者,绿是为春引路的标志吧,为了迎接春的来临,祈盼春神的庇佑以使农家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除了贴“春到人间万象更新……”等吉祥的春联外,于门、窗两边插春叶必不可少。春叶的采摘各乡不尽相同,但均采自常绿的乔木,且树叶以墨绿肥厚为佳。有的地方,还以幼童专司此职,意在前途远大、青春苗壮,采摘来的春叶,三五片绿叶一枝,挂上五六寸长的红纸,斜插于门窗的两旁,即是谷仓、鸡舍、猪栏等,也一并插去,有细心的人家,还在绿叶中心贴上棱形或星形的小红纸片,红绿相间煞是好看。除插春叶外,亦将红纸贴于饭甑、犁耙等主要的生活用共和耕作农具,曰:贴新意在驱邪和增添喜气。 此外,有的山村还流传着树春竹的习俗,意在架起云梯,以便获神降临时便捷,树接春竹颇有讲究。首先,选用的须是苗壮年青的正年竹,意味兴旺,高高的竹,除去中下部的竹岔后,在仅丈余高的翠绿竹尾间,将金,银泊纸,香、烛、红纸条扎成一束,拥于其中,高高地竖立于房门的空坪中,你家一杆,他家一杆,宛如一把把撒开的绿伞,加之随风飘扬的红纸条上下翻飞,忽然间,整个村庄焕地生机勃勃,灵动起来,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 安排好了外部的装饰,接下来是摆设接春的茶点。茶点须摆在大门前抬头即可见天、承接露水的地方,各家依据自己的条件,或摆出一张八仙桌,或放两只八脚凳,上排一面米筛或竹箩,用具虽各有不同,但均擦洗得干净,唯恐亵渎神明,至于摆设的茶点,几乎家家倾其所有;红桔、香菇、木耳、米花糖、茶叶、白菜、笋片等等,密密匝匝,而且都贴了红纸,见了令人嘴馋。除此,另排三只酒盅,斟满家酿的红酒必不可少,曰:酒头。待接春的司仪结束时,一杯杯虔诚地躬身分三次泼洒于地。 插香的炉也有讲究,一般的都用盛了白米的量米升为多,而且摆在茶点桌的最前面,如果准点交春的时间是在夜里,香点起来,烛明起来,香烟缭绕,烛光摇曳,煞是喜人,暖暖的心思,确实春情浓烈。 在接春的神圣时刻,一般人都不随意说话,诚恐无意脱口冲了彩头,只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无非春到财来,新年大吉之类,待时晨一到,一时间爆竹齐鸣,家家争先恐后,唯恐自己迟了,春神被别家先接了去。记得儿时,没有钟表,老人完全凭经验估计,但只要哪家爆竹响了,使全村噼哩啪啦跟着热闹起来。其实估计哪能准呢?倘一年下来,收成不甚理想,乡民总要相互埋怨接春推迟或提早。于是,最先放爆竹的那家又不免遭人嘀咕。 乡民的接春仪式庄严而神圣。接好春是每个乡民的共同愿望,祈愿春满人间。

太史溪畔话梅列 春叶春竹接春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