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资源之争逐步浮现,周边国家开始加速造舰

里海作为全球最大的湖泊,到底是湖还是海,一直到现在还有争议。里海的水面面积高达37.1万平方公里。只它一个就占据全球所有湖泊总面积的大约八分之一。而里海有自己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群落也和外洋基本无异。里海有潮汐和洋流,也能在内部掀起滔天巨浪。这些都是典型的海洋的特征。它本身就是古地中海的残留之一。里海的海平面低于现在全球平均海平面大约27米。如果里海的海平面再上升几十米,就基本可以和现在的黑海相互连通。所以专业上叫里海为海迹湖。也就是说,它是因为气候和地质等复杂原因,和外洋断了联系的内陆性海洋。不过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从科技和地理方面给里海定性并不难。难的是从国际法的意义上如何给里海定义。因为把里海定义为海还是湖,
可是有天壤之别。因为定义为湖,那么里海周边国家就可以把里海的有效面积全部瓜分,成为各自的水域国土面积。比如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北美五大湖,就是直接从中间被两国一分为二。除了密歇根湖全部归美国外,其他的4大湖,包括全球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都基本是两国各占一半。而加拿大和美国的国土总面积中,都是计入了各自分到的五大湖的水面面积的。同理,如果把里海看成湖,那么周边国家也可以把各自分到的里海的水面面积和海盆底土,都算入自家的国土总面积之内,同时独占管辖面积之内里海的全部资源。但如果定义为海就不是这样了。如果定义为海,就有领海还公海之分。公海的水域和资源,即使里海周边国家也不能声称权利独有。而且如果定义为海,那么里面的公海区域,

理论上外国的军舰可以自由进入。虽然实际上里海周边国家外的其他国家的舰队,基本不可能自由进出,不过未来会“飞行舰队”硬闯进来也是有可能的。这自然是里海周边国家绝不想看到的局面。在苏联解体前。里海周边国家只有苏联和伊朗两国,而且苏联方面几乎占据里海7000公里海岸线的80%。从沙俄时代起,就有里海舰队,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因此苏联和伊朗都很愿意把里海默契为“湖”。这样等于两家可以把里海直接分了。不过美国一直认为里海是“海”,这样就可以在中间横插一脚。苏联解体后,里海周边国家一下子成了5个。俄罗斯占据的里海海岸线,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了。因此再想和过去一样在里海水域一家说了算已经很难。2018年8月,里海周边五国签订了《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公约》,公约既没有将里海界定为海,也没有将其界定为湖。根据公约,里海沿岸国家海岸线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为该国领海,领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为该国专属捕鱼区,其他水体以及这些水体的渔业资源将由里海沿岸五国共同拥有。

从这个公约的实际意义来看,更像是把里海当做了真正的海域来对待。毕竟规定了领海,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海。而里海平均深度只有180米,最深的地方也不过刚刚过1000米,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全海区开发。这里被认为是全球未来最大的天然气储藏地。因此里海内部的“公海”,就是未来争夺的重点。最近卫星发现,里海周边的部分“内陆国”,已经开始积极建造现代化战舰。过几年就会形成规模化的舰队,未来要做什么,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