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视频分享:MIT建筑self-assembly lab探索材料、结构和组装的巧妙融合

2022-05-05 20:25 作者:多样化结构实验室VSL  | 我要投稿

本期分享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Self-Assembly实验室关于材料、结构和组装的一个有趣视频。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材料,无论是穿着的服装、交通工具,还是建筑领域。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如何使材料智能化,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期视频主要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Self-Assembly实验室中目前三个主要的研究课题:结构的自我组装、可编程材料和材料的相变。



首先,实验室负责人Skylar Tibbits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结构自我组装的三个基本原则:几何、连接以及能量。在几何方面,如果我们改变材料的形状或几何结构,它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构效果。在连接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结构的连接方式,让结构按照我们预先设定的期望,以固定的方式在相同的位置进行连接。但为了更准确地实现连接,我们还需要一个自我纠错的机制,即只有当部件之间连接方式正确时,它们才能保持连接;当它们连接方式错误时,能够自动断开,重新连接,实现纠错机制。在能量方面,为了使得部件之间精准地进行自我组装,我们需要为部件提供能量,让他们有足够的动能不断运动,相互碰撞在正确的地方进行连接,形成正确的几何结构。


材料编程
结构的自我组装及自纠错


随后,Skylar Tibbits教授介绍了可编程材料。以往的传统材料,在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一般只能维持其原状。而可编程材料则可以在适当的环境中被激活,使得材料自动变形成为我们预先编程设定好的几何结构。最后,Skylar Tibbits教授介绍了材料的相变。基于材料膨胀和收缩,或者材料柔韧性和硬度方面的特性,我们可以允许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由液体转变为固体,或者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材料相的改变使其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使其变硬或变软。例如,我们可以制作可逆包装或可逆混凝土,使得材料在遭受撞击的情况下转化为液相,从而提高材料的防撞击性能。

结构编程
材料的相变


在建筑领域,将材料、结构和组装融合的研究无疑是超前的,是处于学术前端的探索。在研究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看到编程思维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学科的交叉往往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不管是材料的折叠组装、结构的重组、还是不同零件的连接,需要的都是大胆的设想与百分百的行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我组装技术可以在各个领域上大显身手。


来源于youtube https://youtu.be/MxCfB-ar7M4

版权归Skylar Tibbits及Self-Assembly Lab所有,Skylar Tibbits现官方网站:

https://selfassemblylab.mit.edu/skylar-tibbits


视频地址: MIT建筑self-assembly lab探索材料、结构和组装的巧妙融合


文案 | 叶童童 陈海峰 马文千

排版 | 马文千

审核 | 胡  楠


视频分享:MIT建筑self-assembly lab探索材料、结构和组装的巧妙融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