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务正业"、"寒酸",原来也能很赚钱~

2023-07-20 16:12 作者:诺道夫  |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

咖啡逐渐成为白领的刚性需求,但价格战还在不断地激烈上演。在愈发拥挤的咖啡赛道上,有的随时间被市场湮没,有的则靠着另辟蹊径出圈。


有两家咖啡店让我印象深刻:


一家是位于深圳龙华的一家特色咖啡店,主打国潮风,以“咖啡+茶点”做带有东方内蕴和底蕴的咖啡,试业爆满,开店五天上热搜;另一家是上海的MANNER COFFEE,凭借独特的“自带杯减价”消费体验,迅速走红,已开出500家门店。   


他们为什么这么火?我们来了解一下。


脑洞大开玩味十足

一批小店靠“不务正业”走红


“咖啡配茶点,这样点超酷...”



在深圳的海岸城街头,人们手里总能看到一抹赤红,这就是“红盏·东方咖啡”。每天早上上班前,买咖啡的顾客排着长长的队伍,生意火爆。


这是一家“不务正业”的咖啡店,老板是个充满新奇idea的年轻人。目前每天出杯量能做到200+,品类非常丰富,在销产品达30余种。



他们到底是什么模式?


这家“不务正业”的咖啡店,青砖红瓦,将中式文化玩转到底,极具东方美学氛围感。他还是深圳手冲界的反卷王,二十多块就能喝上一杯手冲,深圳只有这里有。


童年的记忆这里全都有,绿豆冰棍、豆腐花儿、汤圆、黑芝麻糖...


最最离谱的是把这些国人喜爱的经典小食与咖啡结合。往咖啡里放一整根绿豆冰棍,在角落里默默抢戏的蒸笼堆,很难想象的这些画面,玩味十足,且颜值和味道也成正比。


图片


主理人说:“纯手工制作的烧麦有6种口味,选四拼可以一次吃上4种。早餐、下午茶都很合适,6、7块钱好吃不贵,每天来一次都会有惊喜,希望带给人们东方文化特色的咖啡。”


对他家的风格、风味、价格都很满意,唯有他家的咖啡机我不是很喜欢,希望能换成我们“诺道夫指挥官NDF-G2”,在性价比上做到更极致。首创“冲煮头微电脉冲技术”行业领先,有助于门店提升咖啡风味;双智能触摸屏独立操控互不干扰,提升门店营收效率;出品稳定每小时可持续出杯240杯,是门店的收割神器。


图片


不难看出,红盏·东方咖啡的做法,代表了“咖啡内卷”之下,一批独立小店的姿态:


凭借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咖啡师的“随机创意”,找到自己的出圈路径,一定程度上避开了价格战的直接冲击。


而另一部分迎战的门店,则以差异化思路迎难而上——

开最“寒酸”的店

做最赚钱的咖啡店老板


你见过自带杯子买咖啡的咖啡店吗?


上海MANNER COFFEE,夫妻俩创店之初只有2平米,几年时间凭借独特的消费体验,迅速走红,至今已开出500家门店,成为中国咖啡市场重要品牌之一。


MANNER客单价在15-25元,凭自带杯还能再减5元。他是星巴克的邻居,遵循“小而精”的极致性价比战略方式打出差异化路线,顾客“即买即走”,既做到了精品,又做到了便宜。



开店前三天“自带杯免费喝咖啡”宣传,以精细化和独特的运营方式,创造多家单店日销量800杯,月营业额高达45万的创举,自然备受资本青睐。



以MANNER为例,则代表了咖啡店的另一条出圈路径:


迎难而上、打磨成本,用极简的开店思路,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型。


之所以关注上MANNER,是因为其品牌理念与我们诺道夫非常一致。诺道夫也同样在坚守工匠精神、对产品无比执着、对用户体验高度重视,这些都会触动我们共鸣。

价格战还在加剧

咖啡店如何“破界”出圈


在价格战加剧的咖啡市场,咖啡店如何获得的生存空间,破界出圈?


本文中的几个案例,提供了两条思路:


一来可以像上文提到的深圳“红盏·东方咖啡”一样,打出品牌差异化,做出其他品牌没有的特色,当大家都在盯着价格时,不妨拓宽思路,探索新的可行路径。


通过“差异化”增进品牌势能,去更高效、更直接地触达消费群体。在产品、场景、营销、运营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希望以此为品牌找到精准的定位。


图片


二来是利用轻资产、极简风、性价比的优势,直面价格战,抢占市场。


连锁品牌的低价背后,往往有强大的供应链、运营体系做保障;价格便宜、品质过硬还能保证盈利,凭借的是对极致高效的打磨。


当然“出圈”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追求的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图片


咖啡赛道这场“价格战”,始终有一天会被新品牌所占领。


总的来看,机遇和挑战并存,内耗之下依然存在生存的土壤,掌握应对市场的正确方法、打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升级迭代、优胜劣汰。


"不务正业"、"寒酸",原来也能很赚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