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的诺曼入侵(五)——草木皆兵

第五章 草木皆兵
时间来到1154年,英格兰国王斯蒂芬去世,安茹的亨利继承了王位,英格兰的历史又开启了新的一章。亨利二世登基后,首先需要平定国内反对他的大贵族。而威尔士这边,德赫巴斯的统治仍然不稳定。卡德尔重伤无能之后,很快前往罗马朝圣去了。他弟弟马里杜斯接任后,仅仅两年就离开人世,王位又传到了幼弟里斯的手里。由于王位不断变动,德赫巴斯始终挂着短暂统治的Debuff。而里斯即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便娶了波伊斯领主马多格的女儿戈薇利安,组成了中南威尔士的同盟。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很快就传来了格温内斯国王欧文打算南下夺回希尔迪金的消息。于是里斯北上建立防御工事,不过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欧文并没有真的南下。
欧文没有南下德赫巴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面对来自英格兰的威胁。新任英王亨利二世在解决了国内的问题后,又迅速逼迫苏格兰小国王马尔科姆四世向其低头。欧文很清楚,格温内斯将会是亨利二世的下一个目标。而且格温内斯在近几年的扩张中,把周围邻居几乎得罪了个遍。其中之一便是马多格,波伊斯在和格温内斯的争执中,始终处于弱势。而马多格一向与诺曼领主交好,自然愿意和亨利二世合作进军格温内斯。另外一个欧文的仇敌,是他自己的弟弟卡德瓦拉尔。卡德瓦拉尔在被驱逐到英格兰后,得到了亨利二世的庇护。他当然想重新夺回自己在希尔迪金北部的权利,甚至还想取欧文而代之,于是也就成为了攻打格温内斯的急先锋。
于是亨利二世点起3万大军,又另派自己的舅舅、亨利一世和德赫巴斯公主内斯塔的另一个私生子亨利 菲茨罗伊,率领海军进攻安格尔西岛切断威尔士人的补给。面对于英王浩浩荡荡前来的大军,欧文集结了大约3千精兵迎敌,在巴辛维克扎营阻止诺曼人的军队继续前进。巴辛维克在从英格兰前往里兹兰的交通要道上,欧文卡住这个咽喉要地,亨利二世想要进军就很难受了。于是英王便想率一支小部队,悄悄穿过尤洛森林包抄欧文的后方。然而欧文几年前就在这里击败过切斯特伯爵雷纳夫和波伊斯马多格的联军,对森林的小路十分了解。因此欧文对亨利二世的暗度陈仓之计早有防备,在森林里伏击了英王,并将诺曼人的军队切成了几段。亨利二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在战斗中被格温内斯的军队杀掉,好在赫特福德伯爵罗杰及时赶来接应才救了英王一命。
亨利二世狼狈地逃出了尤洛森林,回到自己的大营后他只能重新谋划正面攻打巴辛维克。然而欧文并没有打算再在巴辛维克据守,毕竟双方军队绝对实力相差太大,在这里被缠住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于是欧文没等英王缓过神来,就率军向西撤退,把巴辛维克让给了诺曼人。等亨利二世发现对方撤军后,欧文早已走远了。不过至少诺曼人总算通过了巴辛维克,一路到里兹兰没有再遇到什么大规模的抵抗。进入里兹兰后,英王又听到海军同样失利的消息,舅舅亨利 菲茨罗伊还在战斗中阵亡。而且亨利二世要面对的麻烦,还不止是来自战场上的问题。战场外他手下的部队也是纪律堪忧,只顾在米恩劫掠,把亨利晾在里兹兰当光杆司令。唯一的好消息是,欧文虽然战胜了亨利,但是却被诺曼人的军势唬住了,并没有长期坚持战斗的信心。于是双方最终达成和平协议,欧文放弃里兹兰一带的领地交还给切斯特,又把卡德瓦拉尔原先在希尔迪金的领地也还了回去。除此之外,欧文还向亨利宣誓效忠,并和卡德瓦拉尔言和,兄弟俩再次结盟。
亨利二世在经历了和格温内斯这场说不上成功的战争后,转年又率军攻打格温内斯南边的德赫巴斯王国,征讨迪内弗尔家的格鲁菲兹之子里斯。里斯起初也想起兵反抗,但是他的议会可没有那么硬气,面对英王的大军直接认怂。于是里斯只能低声下气地向亨利二世求和,自然也就保不住什么利益。除了中部的一小块土地坎特雷夫 马维尔(cantref在威尔士语中意为“百户之地”,mawr在威尔士语中意为“great、大”,与下图中的bychan意为“小”对应)、迪内弗尔的老家所在地,其余全部被亨利剥夺。这些领地自然又被交给了之前在南威尔士的诺曼贵族们,此战过后诺曼人在威尔士的势力范围也重新回到了亨利一世巅峰时的版图。

但是亨利二世的军队退走后,里斯发现自己面对的局势并没有真正缓和下来。和当初他老爹格鲁菲兹一样,里斯也时时刻刻遭到周围诺曼领主的排挤。隔壁坎特雷夫 比禅(小坎特雷夫)的领主、克利福德男爵沃尔特,在亨利二世退军1年后,继续率军攻击里斯的领地。里斯向英格兰国王上诉,但是此时亨利二世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法兰西南部的图卢兹,完全没打算再理会德赫巴斯,更何况这还是不列颠人和诺曼人领主间的争执。虽然严格来讲亨利二世只有一半诺曼母系血统,但是英格兰西部的领主大多是太后玛蒂尔达的老部下,这是反复不定的不列颠人领主没法比的。于是里斯索性不再依附英王,自己召集军队反攻,先从沃尔特手里夺下了泰威河对岸的兰多维利,又包围了希尔迪金。直到亨利二世威胁再次率军攻打南威尔士,里斯才不得不放弃了围城。
里斯暂时休兵之后,亨利二世终于离开英格兰,前往法兰西南部围攻图卢兹。为了这次声势浩大的远征,亨利二世召集了几乎所有能召集的力量,还包括众多盟友比如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四世等。而威尔士地区的领主自然也在其中,其中波伊斯领主马斯拉法尔家的马多格,作为英格兰的附庸也一同前往图卢兹参与攻城。
然而就在英王攻打图卢兹之时,里斯在德赫巴斯趁机再次起兵,攻打德维得后又包围了卡马森。英王不在的情况下,康沃尔伯爵、同样也是亨利一世私生子的雷金纳德率领援军前来解围。雷金纳德带了五路大军前来平叛,除了他自己的康沃尔,还有格洛切斯特、赫特福德、彭布罗克和索尔兹伯里四个伯爵领的军马。除了这五路诺曼大军,希尔迪金的卡德瓦拉尔也加入了攻打里斯的阵营。不过即使诺曼人的联军人数众多,他们也没能奈何里斯,只得谈判换个白和平。
另外一边,亨利二世围攻图卢兹的远征并不成功。而且许多参与这次围城的贵族,都在回家前后染病身亡。波伊斯的领主马多格也是其中之一,他在返回威尔士后很快就去世了。祸不单行的是,没过多久马多格的长子勒韦林(威尔士语中意为“首领”)也在战斗中被杀。这下波伊斯的继承又乱了,本就不大的领地被马多格的众多子侄瓜分,碎得已经再划不出来了。趁着波伊斯内乱,格温内斯国王欧文便又动了心思,出兵入侵波伊斯北边的领地布鲁克迪恩,攻打马多格最年轻的儿子欧文。马多格之子欧文不得不向格温内斯国王投降成为其附庸,然而他还是没有保住自己继承来的领地。至于南波伊斯,势力最大的是马多格的亲侄子,也叫作格鲁菲兹之子欧文。为了和格温内斯国王欧文区分,又以其领地被称为欧文 赛菲利奥格。欧文 赛菲利奥格随后娶了格温内斯国王欧文的女儿戈薇利安,才免于被格温内斯直接吞并。
威尔士地区经过这一番洗牌后,不列颠人重新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同盟,又开始和诺曼人争夺地盘。德赫巴斯国王里斯最先动手,他再一次渡过泰威河占领了对岸的兰多维利。但是等到第二年亨利二世从诺曼底返回英格兰,准备再次攻打德赫巴斯之时,里斯不得不承认自己仍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只得亲自去见英王求和。结果不仅里斯自己成了阶下囚,他的儿子马里杜斯也成了亨利手里的人质。不过亨利二世并没有想好如何处置里斯,几周之后还是下令释放了里斯,并令其仍为坎特雷夫 马维尔(大坎特雷夫)之主。不久后里斯又和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四世、格温内斯国王欧文,一起被召唤到伍德斯托克,被强迫向英王宣誓效忠并接受一些不平等条约。
欧文和里斯对亨利咄咄逼人的态度自然无法忍受,分别返回自己领地后便酝酿结盟起事。尤其是里斯,之前几次被迫向亨利妥协不说,这次返回坎特雷夫 马维尔之后,发现诺曼人不顾名义上英王的保护,又在背后捅自己刀子。自己侄子、大哥阿纳劳德之子、留守的亲卫队队长艾尼恩,在双方的争执中死于被赫特福德伯爵罗杰煽起的不列颠人内乱。里斯自然想要向叛乱的不列颠人报复,但这伙人跑到了希尔迪金被克莱尔家保护了起来。里斯又向英王亨利上诉,但是仍然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国仇家恨之下里斯再一次起兵,打算自己解决和南威尔士诺曼人的矛盾。很快里斯就攻克了希尔迪金南部诺曼人控制的大部分领土,只剩下卡迪根孤城独守。
里斯在南威尔士打得风生水起,北边格温内斯国王欧文也不甘寂寞,派自己儿子戴维兹袭扰里兹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英王亨利二世为了救援里兹兰,留下正在奥斯威斯特里集结的大军,率领一支部队轻装从南边翻越伯温山前往里兹兰。与传统上从切斯特沿北海岸进军不同,这条山路更加崎岖难行,而且不列颠人和前次一样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之前亨利二世大军集结的消息传到威尔士时,不列颠人领主们就已经更加紧密的抱团在一起,凑出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大军,并由格温内斯国王欧文及其弟卡德瓦拉尔统领。得知亨利二世改走山路赶往里兹兰后,他们便将军马部署在科尔文,准备阻击英王进军。而当英王通过塞里奥格山谷时,受茂密的树林影响,军马不得不排成一字长蛇。亨利二世见地形对自己十分不利,急忙下令砍伐两侧的树木,扩宽进军的道路。然而不列颠人的哨兵已经发现了英王的军队,并向欧文报告了这一情况。欧文当然不会让这一机会溜走,率领自己手下的联军赶来突击亨利二世。尽管英王已经提前让长枪兵保护侧翼,避免伐木的军士直接遭受攻击,却还是挡不住不列颠人的冲击。同时天公也不作美,在大多数时间都很干燥的夏天,此时却下起雨来,仿佛为诺曼人奏起了葬礼的挽歌。山谷中泥泞又阴冷,诺曼人的军队阵线又拉得过长,根本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仿佛一千余年前条顿堡森林战役再次重演一样。并且亨利二世在这场战斗中,又一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一个克莱尔家的贵族领主替他挡了一箭,以自己的性命保住了国王的安全。这场惨败之后,亨利二世这边不仅失去了军队人数上的优势,补给线也直接暴露在欧文军队的面前。因此英王只得彻底从威尔士退军,雇佣的诺斯海军也没了用处。
亨利二世撤回什鲁斯伯里后,为了报复不列颠人,下令将手上的二十几名不列颠人质押解到什鲁斯伯里。这些人质随后都被卸掉了几个零件,欧文的两个儿子和里斯的一个儿子同样没能例外。然而除了泄泄私愤,这样的处置并没有给威尔士的战局带来任何转变,英王毫无疑问遭到了彻底的惨败。之后亨利二世放弃了进攻威尔士的计划,离开了英格兰返回安茹,处理同法王的争端。
而威尔士这边,里斯首先攻克了卡迪根和希尔格兰,又帮助欧文彻底吞并了南波伊斯,还跟着格温内斯国王去里兹兰旅游了一圈。而欧文和卡德瓦拉尔,除了夺取下里兹兰,还攻克了亨利不久前才建成的普雷斯塔廷,继续在康威河东岸和诺曼人争斗。里斯则从里兹兰返回德赫巴斯,接见被爱尔兰至高王放逐的伦斯特国王迪尔玛伊特 麦克莫尔查达。迪尔玛伊特被放逐后,一直在寻求外援打算夺回自己的领地。这次来到威尔士之前,他已经先去欧陆那边面见了英王。前面已经提到过,亨利早就向教宗要过对爱尔兰的宣战权。不过亨利此时正忙着处理和法王路易七的争端,并不打算亲自攻打爱尔兰,只是同意授权迪尔玛伊特在英格兰境内寻求愿意帮他攻打爱尔兰的贵族。在西欧大陆和英格兰的贵族,基本都对爱尔兰没什么兴趣,因此迪尔玛伊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南威尔士的诺曼贵族身上,其中也包括被里斯俘虏的卡迪根领主罗伯特 菲茨斯蒂芬。迪尔玛伊特此次前来,就是希望里斯能够释放罗伯特 菲茨斯蒂芬,并以此换取诺曼贵族的支持。起初里斯拒绝了这一请求,但是过了一年他还是放了罗伯特,使其能够参加迪尔玛伊特的复国远征。
虽然里斯自己并不打算去爱尔兰,不过他还是能从中获利。毕竟如果南威尔士的诺曼人前去攻打爱尔兰的话,那么里斯要面对的敌人就会少很多了。这次远征军的领导者是彭布鲁克的“强弓”理查 德 克莱尔,之前提到过的、在南威尔士被袭击身亡的理查 德 克莱尔的侄子。“强弓”理查是前英格兰国王斯蒂芬的支持者,当亨利二世即位成为英格兰国王后,就收回了他彭布鲁克的头衔。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查和迪尔玛伊特也算得上是同病相怜,而对新领地的渴望也促使理查前往爱尔兰,这个其他诺曼贵族不愿意前往的蛮荒之地。不过理查自己并没有第一时间渡海,而是派出被释放的罗伯特 菲茨斯蒂芬作为先锋带领大约500诺曼军士,由迪尔玛伊特的500人为向导,前去抢滩登陆并成功迫使韦克斯福德镇投降。随后理查等人率领更多军马也前往爱尔兰,逼退了爱尔兰至高王罗德里的援军,并先后攻克了沃特福德和都柏林,帮助迪尔玛伊特重新掌控了伦斯特。

在本篇中,亨利二世两次集结大军尝试进攻威尔士,最终均以惨败告终,且都险些命丧黄泉。一方面,威尔士确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传统上只有沿南北海岸的道路方便大规模进军。另一方面,不列颠人间的团结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与英王间的实力差距。此后亨利二世忙于远征爱尔兰及平定他几个儿子的叛乱,没有再尝试去攻打威尔士。但是这并不等于威尔士地区迎来了安定,当没有诺曼外敌的威胁时,不列颠人便再一次开始了内部的争权夺利。更何况在南威尔士,还有那些已经扎根了的诺曼后裔,他们与不列颠人的冲突也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