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普京篇】:一个间谍,半吊子政客,是如何当上俄罗斯总统的?

2020-12-11 23:30 作者:陈家慧专栏  | 我要投稿

2020.12.11 星期五

2018年,在一次毫无悬念的总统大选中,普京续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当中普京得到的女性投票率多达百分之七十,同时按照统计年龄段越大的女性越热衷于投票给普京。

普京所代表的是一个分裂后的俄罗斯帝国,有很大一部分的俄罗斯人觉得,是普京重振了俄罗斯人的骄傲。

在全球民粹主义崛起,民族主义崛起,强人政治崛起的大环境下,普京正迅速成为欧洲众多极右派同盟的模范。

像法国极右派党魁马琳·勒庞的偶像,而美国特朗普也曾在选前主动表达出来了对普京的极大好感,但是由于“通俄门”而迫不得已和普京保持距离。

今天来为大家粗略的讲一下普京,这一个充满魅力,但是也预示着在如今的这一个时代,民主价值的逐渐衰败,而强人政治日益崛起的标志性人物。


当俄罗斯重要的总统大选还有七十个小时的情况下,普京却忽然离开了莫斯科,坐飞机风尘仆仆的前往俄罗斯西南边地的克里米亚,视察不久竣工验收的克里米亚大桥。

克里米亚大桥位于克里米亚岛东岸的刻赤海峡上,具体作用是串连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本地的交通。

俄罗斯在2014年3月18日从乌克兰手中“攫取”克里米亚后就进行修建这座克里米亚大桥。

这座大桥的峻工象征意义很大,你能想象有一天,在台湾海峡上修建一座大桥,连接大陆与台湾,这也就意味着着祖国正式完成了统一,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克里米亚大桥的竣工验收,所预示着的便是这样一个国土的重返,祖国的统一。

能想象,倘若台湾真得回归了或 统一了,那大家对现政府的支持度肯定会大幅度的增加,而普京在选举前去这座克里米亚大桥的政治意涵,就源于此。(尽管没人认为普京会败选)。

当天晚间,普京在克里米亚第一大城“塞瓦斯托波尔”,参加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4周年庆祝晚会,在这场座无虚席,热闹非凡非常的晚会上,身材健硕又满脸自信的普京,备受欢迎。

据最新民调显示,过去六年普京在国防和外交上的成果,特别是力抗美国等西欧各国的坚定立场,让普京的支持率稳定维持在70%以上。

普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沙皇。


看一下他的政治时间表就一目了然。

2000年第一次成为俄联邦总统

2004年连任总统

2008年任总理

2012年重新参选,并当选总统,随后俄罗斯国会通过将总统任期延长为6年的提案。

2018年连任总统成功,任期至2024年。


普京是继勃列日涅夫(在位18年)之后,俄罗斯现代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领导人,如果普京在2024年后还能继续连任,就能打破斯大林的记录(在位30年)

而普京之所以能长时间掌权,里面有两大主要原因。

一是民族主义

二是稳定的国家体系。

普京非常清楚老百姓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绝不只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普京紧紧抓住人性脆弱的部分,持续灌输给老百姓一个俄罗斯四面楚歌,西方所有国家都要对付我们的印象,挑起人民仇视西方的激烈情绪。

而普京个人其实非常神秘,他出身于苏联最强大的情报机构KGB,曾经就是一个超级间谍,而且格外冷血,在普京当上俄罗斯总统前就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手。

当然这些说法你完全无法考证,但是有一点你能清楚的看到,就是普京所出生的年代,所成长的年代,所生活的年代,刚好完整的看到了整个苏联强大的帝国完全解体的过程。

看到戈尔巴乔夫被无情软禁,看到叶利钦的昏庸和无能。

普京比俄罗斯任何人都清楚苏联一步一步分崩离析的过程,更明白俄罗斯经济为什么无法再强大起来。

1989年12月5日,在东德德累斯顿的一个寒冷冬夜,世界历史在这里发生重要转折,而历史的转折,也将普京的人生轨迹卷入其中。


柏林围墙倒塌,东德各地愤怒的人群疯狂涌上街头,宣泄多年恐怖统治下的压抑和怨恨,人群组织起来,冲击苏联在德累斯顿的KGB总部。

KGB当时的任务就是监视和控制人民的日常生活,并且抓捕,审讯,甚至杀害任何反对苏联统治的人。

而今柏林墙倒塌,越来越多的愤怒人群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包围这座桎梏人类自由灵魂的KGB大楼。

而此时在大楼5层的一个窗帘后面,站着一名37岁的KGB中校军官。望着楼下汹涌而来的愤怒群众,这位KGB军官坐立难安,他非常害怕人民会冲进这座大楼


而这位37岁的惶惶不安的KGB中校,就是普京。


眼看着楼下人民已经开始冲击大楼前后的两扇铁门,普京焦躁的不断拨打连接莫斯科的电话,他急于得到莫斯科的回应,请示该如何处理眼前情况。

然而莫斯科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此时的普京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背叛,自己曾全力奉献的祖国,此时却要将他抛弃,只要外面上千名愤怒的人民冲进大楼,普京就命在旦夕。

普京强压住内心的失望和强烈的背叛感,独自一人快速跑进地下室,开启焚烧炉,焚烧数以千计的间谍工作秘密文件。

随着炉火猛烈燃烧,普京也在心中下定了决心。

他从武器库中取来武器,和十几个KGB同事打开大楼铁门,走出门外,面对千百名愤怒的民众。

普京亮出手中端着的枪,对围拢这座大楼的民众恐吓道,“你们别想着冲进这里,你们会死在这里。”随后他和同事们又做了一个给枪解开保险栓的动作。

面对十几个全副武装的KGB人员,手无寸铁的千百名愤怒群众却也不敢再往前多跨一步。

一阵僵持后,人民悻悻离开,去冲击那些没有武装的苏联机关了。

多年后曾有人采访普京时问道,当时你为什么敢打开大门去面对外面的人民呢?他们有上千人,还如此愤怒,而你和同事也就只有十几支枪而已。

普京讲起这件事时颇为得意,他说当时如果不是主动开门去面对愤怒的东德人,等他们真的冲进大楼,愤怒完全爆发出来后,再多的恐吓也没有用了。毕竟自己这边也就十几支枪,而外面有上千东德人。

普京这话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用恐吓的手段,将人民的愤怒压制在萌芽阶段,倘若人民的愤怒完全爆发出来的话,那再多的恐吓也不奏效了。

然而普京虽然讲这话时语气得意,但1989年12月5日那晚,对于人民起义的惊恐却永远烙印在普京心理。


1990年普京回到一个原来非常熟悉,而今却格外陌生的祖国。戈尔巴乔夫全面推行向西方开放的政策,苏联正轰轰烈烈的朝向民主社会转型。

摇滚乐,牛仔裤,自我意识,言论自由,这些西方的东西海啸般的冲击着俄罗斯大地,在俄罗斯全境,爆发出一场又一场的抗议示威游行,数百万人民要求民主和民族独立。

普京最害怕和恐惧的人民起义,此时每天都在他的眼前上演。他看见人民的愤怒,听到人民的诉求,可心理涌起更多的,是对这个曾经伟大祖国的悲哀。

最终人民取得了胜利。

(苏联的红旗落下,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

普京对于苏联的解体有着非常强烈的耻辱感,因为解体的不仅仅是苏联,而是整个辉煌的俄罗斯帝国。普京自己就曾公开说过,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

但也就是这个巨大的创伤,直接开启了普京的从政之路,普京回到家乡,开始担任家乡圣彼得堡的副市长

当时的俄罗斯在叶利钦的统治下,所谓的民主制度变成一场混乱,一场闹剧,俄罗斯人民从起义的狂喜迅速坠入成功后的绝望与贫困。

很多人连最基本的温饱也无法得到保障,部分地区甚至陷入了二战时期才见过的饥荒。(关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惨况,有太多文章和影片讲述了,我就不多说了。)

孩子得不到教育,女人得不到安全,人人都为了能吃饱而到处奔波,而在此一团混乱、贫困和饥饿的背景下,总统叶利钦却整日酗酒,根本懒得理也没有能力去管这个一团乱的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坛新星普京脱颖而出,光速般迅速崛起。

普京成为代理总统,并与贪污成名的叶利钦完成了一桩地下政治交易,叶利钦交出权利,安全下台。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正式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将权利交给普京。

在这21世纪的首日,普京成为了俄罗斯总统,他向俄罗斯人保证,新的一天,开始了。

普京着手大力政治俄罗斯经济,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和叶利钦总统的混乱统治后,俄罗斯人民比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一个稳定的社会和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这点上普京做的非常好,这是普京利用人民急切希望稳定的第一招。

而第二招则是当人民过上好生活后就开始带领俄罗斯人民与西方大国对抗,以强权重新竖立俄罗斯人心中千百年来的民族自豪和骄傲。


普京最善于运用展现他男子气概的照片,裸身骑马,下海潜水寻找古代宝藏,驾驶潜艇深入黑海海底,驾驶飞机扑灭森林大火,亲自放生老虎……

所有我们觉得是英雄的事,普京都做过,并且通过媒体大肆报道,在外国人看来有点滑稽的事,在俄罗斯国内人民看来却非常有吸引力。

尤其是俄罗斯这样一个尚武的熊民族,普京三不五时就要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让他的支持率始终维持在60%以上。



【普京篇】:一个间谍,半吊子政客,是如何当上俄罗斯总统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