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指南|八问八答,电影学考研复试筹备攻略

2023-02-13 15:33 作者:后电影时代  | 我要投稿



目录

Q1.复试包含哪几个环节?

Q2.复试需要准备材料吗?

Q3.老师都会问些什么啊?

Q4.初试成绩很低,复试只会当炮灰吗?

Q5.是不是真的要给目标导师提前发邮件才行呢?

Q6.准备复试可以看哪些专业书?

Q7.什么情况下需要准备调剂?

Q8.一片茫然,到底该怎么准备调剂啊?


关于复试

问:复试包含哪几个环节?

答:笔试、研究计划、影片分析、专业知识考察、剧本创作等相关内容


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方向的笔试内容不同,也有院校不考笔试,建议大家在复试前通过搜索经验贴的方式确认报名院系的考察内容,但总体来说不会脱离我们所列举的这些。过去几年,由于疫情有些院校取消了笔试环节,也有些院校将笔试改为线上作答,随着今年恢复线下常态,笔试基本只会在线下进行。


研究计划:即读研期间的科研设想,等同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也是准备材料中的一个,目的在于展示自身的学术视野,除了基本格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选题本身,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论文、学术著作获得选题灵感,切记不要太大、太空、太泛,好的选题应当是聚焦的、具体的。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曾多次在复试笔试环节考过研究计划的撰写。


影片分析:即影史经典影片或近期热门影片的分析写作,总之肯定是常见的、备考过程中一定会掌握的影片。在写作的时候,注意结合理论视角进行学术性的分析写作,理清思路再下笔,切记写成观后感的样式。北京电影学院国际电影文化传播专业曾考过《偷自行车的人》《日落大道》等等,中国电影资料馆、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人大的部分笔试内容都是影片分析。


专业知识:即专业范畴内的题目,一般不会太难,有些跟初试差不多,以简答或论述的形式出现,例如上海大学考过“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现实主义流变”,南京师范大学考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谢晋魏德圣斯皮尔伯格三选一,从美学角度评论导演及其创作”等。


面试:英语+专业课面试(抽取题目+自由问答)


英语

不同院校的英语考察方式也不一样,主要分为英文自我介绍和英语问答两个部分,英语问答的类型也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类和专业类,前者可能涉及读研规划、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家乡、天气等话题,后者则可能与喜欢的导演、影片等电影类的话题有关。也有一些院校,会播放特定的英文材料或者让学生现场阅读简短的英文材料,根据材料对考生进行问答,一般而言难度不会特别大,可以根据报考院校的情况提问做些准备,也可以提前储备与电影专业相关的常用英文词汇,英文部分除了简单的交流之外,更重要的是考生表述时的状态。


专业课面试

自我介绍

简单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时间不宜过长,可以控制在1-2分钟,介绍内容可包含:

个人概况简介:姓名+毕业院校+专业背景+(家乡)+(兴趣爱好)

过往经历回顾:本科学习情况+专业实践经历+奖项与荣誉,大体介绍,紧密结合电影或者科研,部分履历也可以表述成绩、效果辅以说明。

读研动机与规划:动机可以结合专业性质进行阐述,学硕与理论研究相关;规划可以分阶段阐述,研一、研二、研三以及未来发展;也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焦点去阐述读研的学习规划,总之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想要什么非常重要,至少要表现出当下是目标明确的。


抽取题目

抽答题不是每个院校每个专业都会设置的,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掌握你所报考的院校的情况。但凡有抽答题的,题目都在专业知识的范畴内,也就是我们平时备考的那些考研知识点,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考过的抽答题:明星公司的创作和评价、民族传统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在进行回答时,可以先做简单思考,理清思路,分条作答,就像做初试题一般。


自由问答

导师们的问答普遍来说会根据你的材料内容和过往经历展开,比如看到你的科研计划,可能会问你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题目,然后沿着你科研计划中提到的知识去询问,考察你对此的想法和表述。也有可能问你考研的经历,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动机等等,总之写到简历及其他材料上的内容需要确保自己是熟悉的和了解的。



问:复试需要准备材料吗?

答:其实准备材料这件事,有些院校是明确规定的了,但有些院校则没有。不管有没有明确规定,都建议准备材料,一是可以作为自己面试态度和专业储备的证明,二来可以为导师们的提问提供“灵感”,有更多关于你的信息,对于导师们而言提问也多了更多引子。而且对于学术硕士而言,复试材料准备起来无需那么长的时间战线,并且非常容易学习和完成,所以准备材料是一件性价比蛮高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可以准备的复试材料包括:

(1)基本信息:个人简历(必选)

(2)文字材料:科研设想、毕业论文、翻译作品、影评文章(必选)

(3)其他:奖项证明(可选)

(4)创作作品:短片、剧本(对于学术硕士来说是可选项)



问:老师都会问些什么啊?

答:

抽题部分

专业课知识、影视热点,建议大家在准备复试的也记得翻一翻初试备考时的笔记、参考书等,同时注意关注热点事件以及延伸出来的专业话题,比如春节档电影、贺岁片等。


问答部分

(1)个人经历相关

本科专业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跨专业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考这个学校?

为什么工作后又选择读研呢?

在过往的学习/实习/工作中,遇到了怎样的苦难?如何面对、解决的?

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如何描述自己的性格,你觉得有哪些优势?

为什么四六级都没过?

(2)专业问题相关

本科毕业论文为什么写这个题目?

怎么理解这个专业?

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阐述一下你的研究计划/科研设想,为什么对这个题目感兴趣?

有那么多实践经历,将来是想搞创作吗?

为什么选择考学硕?

你在备考的过程中看的书有哪些?

是否对最新的学术动态有所了解?

读过英文论文/文章/著作吗?

谈谈你对春节档的看法

喜欢的导演/电影/演员/类型,如何评价?

对于某热点问题,你怎么看?

(3)读研规划相关

如果被录取,未来三年的学习规划是什么?

打算读博吗?

问:初试成绩很低,复试只会当炮灰吗?

答:不会。在准备复试时,一些初试排名在录取人数之外的同学常常会有一种错误的心态,即认为自己机会不大,所以心里就有了“干脆随便准备一下”的想法,进而导致复试发挥不佳,最终做实了自己的预测。但实际上,许多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复试表现,如果能在复试时发挥出彩,让老师印象深刻,完全是有机会实现“逆袭”的。以北电为例,由于北电的老师不喜欢只善于应试的学生,因此十分看重在复试阶段对学生综合素养及艺术鉴赏力的考察,这也是为什么其复试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实际上可能更高),所以在历年的录取名单里,我们都能看到初试排名较低却最终被录取的考生。


问:是不是真的要给目标导师提前发邮件才行呢?

答:并不是必须的。许多人会在复试前会产生一种焦虑:其他人会不会提前联系了导师?自己会不会因此有劣势?实际上,我们大可不必有这种顾虑,正如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导师更为看重的是复试时你所呈现出的状态和表现,并不可能仅仅因为提前联系而做出判断和决定,尤其是如果你的简历本身缺乏亮点的情况下,提前联系可能难以让老师为此留下印象,其作用微乎其微。而对于简历出彩的同学来说,如果本身的实力就足够亮眼,提前联系更显得没有太大必要,只需要在复试时正常发挥即可。


问:准备复试可以看哪些专业书?

答:首先,有抽题问答的同学在准备复试时可以回去再翻翻之前的知识点笔记,同时关注相应的热点,例如春节档、贺岁片、逝世的导演、电影节奖项等,同时可以阅读近期热门影片的期刊论文,学习分析的方法、思路与观点。


其次,了解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通常而言,与选择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相近的方向既有利于导师对你的考察和判断,也有利于上岸之后撰写毕业论文时,导师给你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因此,可以阅读导师研究领域内的相关书籍、导师的论文,最好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找到合适的选题,用于研究计划。


问:什么情况下需要准备调剂?

(1)总分擦边,单科有低分项,对复试线心存侥幸,但大概率已经确定没办法过线的同学,可以继续准备本专业复试,毕竟希望还是还是要有的,万一你真的是个逆天的幸运鹅呢!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2)如果总分挺高,仅仅是某一门单科拖了后腿,没有过本专业线,但是其他院校/专业过线有望,据往年该专业一般有调剂名额,是可以做调剂准备的。


(3)单科和总分都过线了,但总分不够高。如果分数足够进入复试,只是觉得自己总分不够高,不建议分心准备其他调剂复试。请不要还没战斗就先认输,先全身心投入本专业的复试准备,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以北电为例,每年都会有一些初试分不高但是面试状态很好的同学被录取,所以请先争取拿下复试!最后如果同学是在没有信心,关注一下其他学校的复试和调剂通知也是可以的。


问:一片茫然,到底该怎么准备调剂啊?

答:外校调剂的准备可以尽早开始(有些院校复试分数线出分晚,千万不要等线出了才开始了解调剂信息,这时候压力会非常大的)。


比如查询具有相关专业的院校有哪些,它们往年的分数大概是多少,然后关注该校研究生院的复试以及调剂信息,在院校复试结束后就可以打电话询问今年是否有调剂名额(打给目标学院而不是招生办!问招生办基本没有什么用)。接着想办法联系校友询问复试情况、在院校官网查询导师情况,可以礼貌的给老师发邮件询问是否今年有调剂等等……一定要对网站保持高度关注,并和校方、院方适度联络。


千万!千万!不要等傻傻等调剂系统开放……事实就是有些学校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调剂。如果调剂学校的面试信息比较难获得,就安心梳理和巩固已有的知识,不要让自己沉浸在焦虑中,头脑一片空白,任何时候积极地行动总比怨天尤人更有力量。


考研指南|八问八答,电影学考研复试筹备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