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在浙工大读MBA是一份幸运——20级MBA2班胡晓军
# 毕业季 | 在浙工大读MBA是一份幸运
——20级MBA2班胡晓军
即将完成在浙江工业大学MBA的学习,回想起备考、考试、开学......一幕幕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在浙江工业大学MBA的学习是充实而漫长的,连续几个周末的学习使得50多天没有休息,周末陪伴家人的时间变得更加宝贵;在浙江工业大学MBA的学习是快乐而短暂的,课堂上老师倾囊相授,同学们积极互动,回首发现三年学习的时间竟是如此匆匆。
考上MBA不易,坚持上课不易,完成MBA论文更是不易。好在有MBA中心的精心安排,论文辅导课、微信群步步推进,跟上节奏很重要;好在有导师的尽心尽责,帮助梳理头绪、理清方向、给出建议,和导师多沟通很重要。

我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克服各种坑,用了比其他人多一倍时间。
坑一,误入学术论文的道
坑一,误入学术论文的道,因为查看大量学术论文,从中总结的写作结构、写作思路和应用类型的论文有出入,后来各种调整才调整好框架。
坑二,调整论文应用的主要理论
坑二,调整论文应用的主要理论,最初选择应用的理论自己觉得满意,但不好落地,好在多花时间,找到了能hold住的理论。
坑三,模型没弄对
坑三,模型没弄对,导致论文无法顺利完成,后来在内审环节果断推迟一个档期,完善模型,完成论文写作。这些坑都是可以避免的,按照MBA中心对论文写作的结构建议做,多和导师沟通写作思路,好论文是修改出来的,果断快速地改,百折不挠地改。
写毕业论文的收获很多,是在金山中寻宝,几万字的论文写作要看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然后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又增加了不少。论文写作能提高自己对理论文献的学习归纳能力,从中发展出自己的思想。

毕业论文写作通关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几点:跟上MBA中心的进度安排,投入足够饱和的时间和精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各个环节;在论文的框架结构、理论方面不要有大的偏差;多和导师沟通,给导师留足指导你的时间,不要在最后时刻才求助导师。另外,如果在课程作业中有意识地结合工作来完成,在写论文时也有可能用得上。
每个选择在浙江工业大学读MBA的人是幸运的,幸运的悬梁刺股终榜上有名,幸运的遇上优秀的老师传授知识,幸运的遇上可爱的同学一路成长,幸运的遇上称职的导师辅导完成学业。不要错过每一次获得幸运的机会,去学习、去实践!

供稿:胡晓军
责编:王珍丽
审核:陈铁军
终审:郭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