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 55-200mm F3.5-4.8R 使用体验分享(套头的外表,暴走的内心)


富士很有意思生产了这么一个主打镜头给当年的X-PRO1使用,看焦段很屌丝,55-200不就是廉价套头的焦段么,看光圈似乎又另有玄机,并不是什么4-5.6的细圈纯阳光头。
再看价格,我X!怎么比别家套头贵那么多?!富士你是不是在坑人啊?!富士蜜汁微笑:坑你能咋地?
好吧,我就弄一个玩玩,如果你的蜜汁微笑是奸笑的话,我就喷你个体无完肤。

镜头到手,62mm口径,不错,能和很多镜头公用滤镜了。附带一个挺长的长筒遮光罩,至于为什么不是莲花罩也就不纠结了,定位嘛,毕竟不是红字的XF镜头,不可能有50-140的待遇。拿在手里沉甸甸。做工还真不错,组装到位没有旷量,拧拧变焦环试试,嗯Soft……触感柔软的橡胶,不错不错,等等,这种软橡胶材质经得住日积月累的猛操么?撸得变形脱皮的话,可就不好玩了,23333。转动变焦环,阻尼适中手感细腻,单层内镜筒伸出,整个镜头此时的造型都趋于笔直,我觉得配直筒型遮光罩确实比莲花形更协调。

疑~!对焦环怎么手感冰凉,是金属的?果然,是为了和XC镜头拉开差距啊,细密纹路的金属滚花对焦环阻尼很舒服,虽然是电子模拟MF对焦,但适中的阻尼感没有浓郁的电子味道,这一点要给好评,我也就不吐槽某大法家新出的顶级镜头那阻尼感全无的对焦环了,毕竟也是一种有人理解的设计思路,2333。
光圈环依旧是硬质塑料,以1/3为一档,转动时“咔嗒咔嗒”的档位感很明确,便于盲操作。这点给个好评。镜头卡口是金属的,这是XF镜头必须的。
说完外观和做工感受,然后就是实操了。

这个镜头给配置了LM线性马达,相比之前的23 1.4的DC马达,LM马达的瞬动特性很敏捷,更明显的差距是静音,天壤之别,相比DC马达的嘎吱嘎吱,LM线性马达做到了悄无声息,这点太重要,完全提升了使用感受。
至于这款镜头的浮动光圈F3.5-F4.8,我就小自私小粗暴地等效为F4吧,配合比较高效的OIS防抖,配合这款镜头,我的机身AUTO ISO一般设定为ISO200-6400,安全快门底线1/80s,这个配置与设定在大白天和临近傍晚操作都没有什么压力。
说到实操,不说解析度尤其是长焦镜头感想回避解析度那就是耍流氓。我们就直接开撸吧!
这个镜头的解析度很高,即使在最远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解析度都完全够用,即使收一档光圈,在画面中心我也看不出解析度有多大的增益。

至于色散,也是这个镜头令我比较满意的地方,色散的抑制挺到位,有的时候我甚至刻意刁难它,XF55-200依旧能比较从容应对。在这里我就直接上片说明它的解析度以及抑制色散的水准吧。


是不是觉得这款镜头确实不错?呵呵我又不是枪手写软文的,怎么会不提这款镜头的软肋呢?那就是散景!来来来,咱们看片说话,是不是二线性比较明显,遇到细密复杂的背景时,有些力不从心?



这就对了,毕竟一份价格一分货嘛(脑中浮现富士的蜜汁微笑),如果XF55-200的散景也能有层次地化开的话,那么XF50-140怎么办?冲击杠杠的,不行,刀锐奶化变焦头的大旗只能给50-140抗!富士真是用心良苦!(啊呸,明明是用心良苦要你钱的奸商好么)
既然这个镜头带OIS光学防抖,那么我不做扯淡的防抖测试也不算用心,那么我就再扯一回淡吧,出门测去!

好吧,防抖效能还不错,算是主流水准吧,可能我麒麟臂、铁手功还不扎实不知道有55-200的用户能达到什么水准。对我来说这个3-4档的防抖效力算是完全够用了。
最后就是总结啦!

这货在涨价前的性价比挺高的,3K左右的价格,优异的解析度,实用的光圈,有效地防抖,良好的做工与用料。
但现在涨价不少,很多用户会把眼光放在轻便很多便宜很多的XC50-230上面,虽然光圈小了一档但是画质差距听说很小。
最近又去网上看了一下,吓了一跳,全新的都要3800多了.......吓人,还是理智为好......
不在意光圈与做工的还是选择XC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