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昭德社】浪中顽石(1):”巴格拉季昂“行动中的第20装甲师(试看版)

2023-08-24 18:57 作者:盖昭襄王  |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b站莫德尔,全长约12500字。试看版约2000字


打一场败局已定的战争——1944年夏的博布鲁伊斯克


分针转到1944年6月,在三年前正式揭开辉煌的幕布后,德国国防军终究还是在俄国的土地上迎来了自己的最后一战——“巴格拉季昂”行动。

         

博布鲁伊斯克,这座首次被14世纪的历史学家记录在纸上的城市,在6个世纪后续写了德国人的遗恨。

         

本文无意探究希特勒的“筑垒地域”命令还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决策究竟对夏季战局造成了如何的恶劣影响,而是将目光转到中央集团军群此时唯一的装甲预备队——国防军第20装甲师上来。

         

在最终答案揭晓前,德军内部设想了两份苏军会在夏季发起的攻势,分别是“巴尔干”方案和“波罗的海”方案,前者预计苏军将经普里皮亚季沼泽和咯尔巴阡山脉之间的加利西亚空隙突破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防线,并在适当的地点进行大拐弯。但泽还是布达佩斯,二选一,这是个可怕的情景;后者预计苏军将先于中央集团军群防区进行佯攻,同时在科韦利地区达成突破,如果可能,苏军将前出到华沙和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东南角之间,以维斯瓦河为左翼屏障,推进至波罗的海一线。无论如何,这两份方案奠定了德军接下来的基调。

         

很显然,如果抱着“防御至死”的宗旨,那么首要的目标便是正确地揣测出苏军的真实意图。很可惜,苏军选择了第三种——即歼灭固守白俄罗斯阳台的中央集团军群,这个曾创造出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等经典包围战的集团军群。

         

随着基调的尘埃落定,为防御苏军可能发起的“巴尔干”或“波罗的海”攻势,就势必要向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增兵。

         

         

1944年4月4日成立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下辖第1装甲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匈牙利第1集团军。截至1944年6月15日,该集团军群下辖9个装甲师。其中4装和5装原隶央集。

         

5月8日,第20装甲师奉命按照“1944型装甲师”的编制进行重组,为此,从火线上撤下,转移到波兰东南部。第59、112装掷团的连属工兵排被改组为两个团各自的工兵连。第92装甲歼击营所有的自行反坦克炮合并成1个临时连(3连),所有军官和炮长以及至少21名炮组成员——转移到波兰的米劳瑙(Mielau)训练区,准备接收四号坦克歼击车,预期三周后投入前线。

         

20装师长莫蒂默.冯.柯塞尔(Mortimer von Kessel)中将

         

在介绍20装的同时,也有必要讲述一下围绕着博布鲁伊斯克为焦点的第9集团军。该集团军下辖:

第35军(步兵上将弗里德里希.魏塞)

第41装甲军(埃德蒙德.霍夫迈斯特中将)

第55军(步兵上将弗里德里希.赫尔莱因)

         

第9集团军司令步兵上将汉斯.约尔丹(Hans Jordan),曾担任第7步兵师师长和第6军军长。1944年5月20日接任哈佩的9集司令职务。双剑骑铁得主

         

         

截至6月23日,35军下辖6、45、134、296、383步兵师,其中只有第6步兵师可称得上是“老资格”。该师作战实力包括7个中强营,1个中强补充营,1个师属工兵营,9个轻型炮兵连(31门可用),3个重型炮兵连(8门可用),4门中型反坦克炮,21门重型反坦克炮,10辆突击炮,步兵缺额约55%左右。该师师长瓦尔特.海恩(Walter Heyne)中将1913年加入德国陆军,二战期间曾指挥过82步兵师,师级经验丰富。

         

41装甲军与其说是个“Panzerkorps”,不妨再加个“False”的后缀。这个军下辖3个步兵师(35、36和129步兵师),是名副其实的“装假军”。其中实力最弱的是129步兵师,该师步兵营力量优秀,有2个强营,3个中强营,但有2个中强营被移交给9集司令部。师属炮兵力量有9个轻炮连(33门可用),3个重炮连(9门可用)。其中3个轻炮连(10门可用)被移交给296步兵师。3个步兵师的评估均为“中等”级别。

         

55军下辖102、292步兵师。两个师均为“中强”级别。另有707步兵师作为该军预备队。该师含1个中强营,1个师属营,1个耗尽补充营,3个轻炮连(9门可用)全部被移交给296步兵师。这是整个第9集团军的预备队。

         

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十分有限,除开20装,该部还拥有4个装甲掷弹兵师(14、18、25和“统帅堂”),他们的装甲力量主要是三号突击炮。大多数装甲力量集中在奥尔沙地区的第4集团军。对于约尔丹来说,6月16日奉命返回的20装就是他的心头肉。

         

第9集团军的兵力捉襟见肘,该部每千米兵力密度仅有143名官兵。出于对苏军越来越多增兵迹象的担忧,司令部在6月17日就苏军集结和交战危险作出了评估呈上了报告,开篇便是“军队面临的局势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根本变化”,并指出“虽然我军阵前的敌人兵力密度尚未发生改变,但敌军纵深地区有大量的增兵行为。”最后着重强调苏军可能打算“通过独立的大规模攻势,切割我军战线,经博布鲁伊斯克向明斯克挺进。”总的来说,德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人数上,中央集团军群的“Tagestärke”——前线力量——为486493人,比之当面苏军的1254300人(不含游击队)有着近2.58倍的兵力劣势,如不算上最开始未被打击的第2集团军,德苏兵力对比为1:3.7;坦克对比为1:23(118:2715);火炮对比1:9.4(2589:24383);战机对比1:10.5(602:6334)。


本文完整版详见:公众号敲开地狱之门最新文章

(也可以进我们的推送群)


【昭德社】浪中顽石(1):”巴格拉季昂“行动中的第20装甲师(试看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