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精神现象学》句读 (全290讲)

7b
熟知的东西要陌生化起来变成我所不熟知的东西。认识的东西预设了前提。大家都觉得很对!天经地义,千秋万代。习以为常,自欺欺人的。这样的知识即不知道怎么发生怎么来的天经地义的。从来没有想过怎么发生的。认识的禁锢状态。知性感性都至于基础地位,上帝、自然、知性、感性。主体和客体是前提。都把前提当做不言而喻的天然有效的。用自己的概念去反驳别人的概念。回到起点。我们把概念动作固定的出发点。是否每个人都熟知。对前提没有理解,在前提之下加以理解,对表象的熟知。众所周知的。不需要认证的理解。
用别的东西来检验,否则都是在表面滑来滑去。
熟知的东西如何能超越?真正的知识是什么?对表象进行分析,扬弃熟知,在分析中扬弃熟知的东西。所谓分析是对熟知的东西进行扬弃。熟悉不够表象从那来的怎么构成的。陌生化,对日常的分析。对熟悉的形式进行扬弃,为什么分析就是对表象扬弃?
构成了自我的直接财产“将表象分析成原始环节、透视”环节和表象是不一样的。表现的形式是非常一般的。
表现放在我面前还不是我的,必须分析后变成我的。还原个个环节,分析后把难题带走。我就是由这些环节构成的知识。
分析构成自我的直接财产,本身是已知的固定的规定。表现的思想是一个进步但是不够,通过分析只能达到思想有肯定的一面也有不够的一面。非现实的东西才是自身运动的东西。本身是已知的,达到了思想是不够的,但是这样区分出来的是本质环节表现“大家都熟知的”各个环节区分出来是非现实的东西又是本质性的环节。
原因是非现实的环节“太阳晒石头热”表现分析出来的两个环节变成非现实的东西
太阳嗮石头热的非现实的东西是本质的环节。只有由于具体的东西照成非现实的东西才是自身,这样的表象把自己区分开来,分析出来得出原因。自己形成因果,太阳把自己照成因果性,石头热把自己照成是太阳的结果。(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把自己区分开来,概念的本性把自己划分开来。概念把自己区分开来形成原因。照成非现实的东西“本质”
现实的东西运动到不现实的东西
区分、分解、分析活动就是知性“很强”的力量。第一步把自己划分开来“我不是我、我不愿意想原来那样”
知性是最伟大的,很重要,当然理性更高
一切知识的要素和元素都是判断。A是B知识起源于判断对于康德来说最核心是分析概念和原理,先验分析是主体。康德重视分析判断,理性是消极的。区分活动就是知性的伟大的绝对力量
动物只有感性,绝对知识首先就是知性。知性是形而上学,理性是辩证法。不经过判断不经过理性的清理就达到辩证是致命的。
表象加以分析还原诸环节,知性必须从这过来,直接的不足为奇的直接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封闭性最为实体的个环节。从熟知的东西出发。没有知性时表象就是封闭的圆圈“不言而喻、天经地义、千秋万代”
否定物的巨大威力,思维纯粹自我的,表象思维是一个圆圈,偶然的事物本身 脱离固定的格局战胜受束缚的东西对必然性所束缚的东西。获得独有的定在和自由。偶然必须要和各种各样的现实打交道。一切突发奇想的创意都是这样。打破天经地义“天经地义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吗?”在冲撞中获得独有的定在。否定者有巨大的威力。本来一切是必然的,都是偶然有打破规律。
否定物无比巨大的规律,不是单纯的突发奇想,思维的反思纯粹。思维没有彻底怀疑的精神是没办法彻底的前进的。死亡非现实性的话,死亡是可怕的东西,表象的概念是抽象的。概念是分析的环节死亡最可怕的东西分析里面的概念环节,把它当成僵化的非现实的。通过分析知性判断康德列了范畴表,不具有实在性,必须与经验相结合。非现实的本身是本质性的环节,把自己分界成为范畴表。自己推出另一个范畴才是有活力的东西。每一个范畴推出来的。偶然的事物本身认为一个范畴活力就是突破局限性。如果认可了就把偶然性扼杀了,抓住死亡的东西需要其他的力量,还想要认识的话去把握经验的材料形式逻辑。
推演范畴一个的范畴不是摆着的而是先验徳统觉,知性硬要做所不能做到的事情。真狠知性结构了,艺术直觉从善美。经不起逻辑的分析憎恨知性,硬要做所不能做到的东西,不能仅仅抓住死亡,美的东西是害怕死亡的,美是生命。但精神的东西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承担起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制成的生活,形式逻辑是僵死但是要仅仅的抓住,不要害怕仅仅的抓住,真正的的美是把逻辑把握住了的。现实的生活往往是不如人意的但是要承担起它。要能冷静的分析理解历史不是把它忘掉,忘掉还是在盯着你,而是要把握住它。通过分析使它活起来。现实中支离破碎,如果有精神的话就能在毫无意义中把持自身赢得自身“精神的真理就是深入到支离破碎里面”
在支离破碎中把持自身以意义,支离破碎是荒诞的但是人的自由赋予有序性。
这个世界没什么道理可以讲的,要发挥精神的能动性,时代是荒谬的我赋予意义,真实的东西。精神是这样的力量对某种否定的东西是这是虚无的。精神不是因为作为肯定的对否定的不理睬,而是精神能在死亡中被制成,支离破碎中把持自身。自己是肯定的东西。精神要在支离破碎里能把持自己就一点要面对否定的东西。看到社会的不公不平不是说自己生长在虚假的,不是说看到污浊不去改造它。精神有力量,虽然明明知道改变不了但是还是不能转身它向,敢于面对否定的东西(面对社会的污浊,置身其中停留在哪里)他把一切都分析的头头是道。停留在里头才能走出来,不懂人情世故不行(鲁迅一眼就看出来打什么鬼主意,但是又很善良)因为他停留在否定上面。
他们对中国的否定和阴暗面熟悉通透,要承担起这些痛苦和正视。每个人靠自己救自己,把否定的东西转换为真正的存在。为什么有希望因为我们绝望。不要看到世界是支离破碎的但是里面有希望,主体就是有魔力能把否定的东西变成存在、肯定的东西。不要忘记它不要抛弃它,它会长出东西来的。要把那些文革当做财富。主体把自己的规定性实现出来。主体要使他存在定在化,扬弃了抽象一般的存在的自在的直接性。什么是直接性(自己把自己当手段)精神就靠自己“自身即是中介”主体就是能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