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股份公司
公众号发过的读书摘要,闲着没事这里也发一遍。
职能资本家向货币资本家转变:产业资本家通过成为股东,将其从管理企业的职能上解放出来。股东的实质类似于货币资本家的借贷资本。
股份与一般的借贷资本不同,其收益率无法固定。企业家建立企业的前提是假设它能够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股东和货币资本家都是向其出借货币获得回报,而股东需要承担不确定性,也能获得一定的风险收益(“与那些十分固定,十分安全的借贷资本相比,能够提供给企业家自由流动的股份资本比较少,所以才能获得风险收益”),因而其收益率并不能像一般货币资本家一样提前确定下来。
借贷资本家可以将掌握的货币资本投向任一部门或企业,而产业资本家只能把资本投入到特定一个企业里。由于产业资本的特性,一个私人公司的产业资本家必须拥有巨额的资本进行生产运作,这些货币资本一旦投入企业成为产业资本(购买厂房、设备、材料等)进入产业循环,那么除非卖掉企业,资本家将无法收回它们。
一方面,股东的股本和产业资本家的投资一样,会转化为企业的产业资本进入产业循环,股东只能拥有这些资本的部分收益权;但另一方面,股东又可以随时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收回自己的投资。股票交易使股东完全获得了货币资本家的特征。
流动资本在股票投资上也会竞争,使得股票的价格趋近于拥有固定收益的类似投资的价格。股东收益从产业利润率的水品上下降到利息率的水平上。
“货币和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它们自身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给它们的所有者能带来多少剩余价值决定的。”(《资本论》第三卷418页)
对于股东收益从产业利润率的水品上下降到利息率的水平上的解释:
最早的股东投入已经转化为产业资本,在生产流通的过程里从货币循环中消失;后续股东通过出售股份获得的资金并不进入企业的生产环节,不是产业资本,而是股票流通需要的额外资金;于是股票的价格不会从资本的角度决定。股票价格与生产性资本之间通常只有如下关系:股票的价格之和不能低于资产减去负债(净资产)。
因此,只是资本化的利润形成成了股票的价格,股票是一种收益权,股票交易不是资本交易,而是对收益权的买卖。除了收益以外,股票的价格还和资本化的利息率有关,而利息率的变动与特定的一个产业资本没有瓜葛。所以股票的价格并非该产业资本的价值。
由于上述原因,股份资本总额无需和产业资本的货币总量一致了。股份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有了一个差额,创业利润就是这赚取平均利润的资本和那赚取平均利息的资本之间的差额。
虚拟资本的流通形式如下图:

股息变化反映了单个企业家财富的变化,而对那些新股民来说,这些变化被股票价格普遍水平的上升下降所覆盖。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产业资本和股份资本的差异在股份公司的生存中进一步扩大:
一个股息较高的企业需要增加资本时,这种较高的股息收益就会成为新的资本化的基础,名义资本的增加会远多于实际运用的职能资本;反之会出现实际资本增加但名义资本并不增加的情况。与此同时,一般利息率也会影响股票价格,例如,长期较低的利率会提高股票价格。
不存在平均股息。收益率不会像平均化的利润率或者利息率那样在竞争中平均化,而只是股票价格的平均化。
股份公司是资本家的联合。从整体上控制一个股份公司会比控制一个私人公司更加容易,股东不必投入全部产业资本所需的货币,而只需要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这就成倍扩大了资本家的权力。相比于私人企业,大股东不仅使得一部分意图获取控制权的资金从企业中抽出来,也控制了公司中的外来资本。
在积聚资本这一点上,股份公司与银行相似。银行将积聚的资本保持货币形式,以信用的形式提供给生产者;而股份公司则是以虚拟资本的形式积聚分散的资本。
由于资本积聚的特性,存在股份公司逐渐被银行控制的趋势。在股份公司的发展中,银行信用也会渐渐代替商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