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居所的回忆,小区一带
我们住在小区的偏边缘处,能看到橙色的房楼排列着,走到主干路的尽头便是一个铁门,通往小区外面。将小区的里外隔开的是一大片油菜花田,小的时候曾有过在田内和父亲一起测试一对玩具对讲机。在那时路边种菜还是很平常的事,我的母亲也在路旁种过大蒜,在墙边还能看见牵牛花。
在更加边缘处有一条很长的水泥空地,曾经在那里学会了骑自行车。
顺着主干路走下去,能看到不同的分支,如血管般连接着,两旁种满了树,排满了房屋,秋天时的落叶与秋风使这一切令人感到畅快。在正式搬离小区前的几天,我骑着小黄车,顺着坡度迎着风,去W的家来要回他借的书。
在顺着主干路走到另一个小区内大门前(曾是铁门,后来换成了升降杆),有几个重要的地方。首先是开头就能看到的快递柜,是在我四五年级时装上的,有一晚我兴冲冲的去快递柜拿我心念的绿色VR眼镜,然而用过一段时间,新鲜劲过去,它也就吃灰了。
然后是由垃圾堆积处改造成的“比较大的小卖部”,在某一个夏日在那里买过酸奶雪糕,还有一晚放学回家的路曾在那外面摆的摊位上买来了一个低质量,带侧轴的yoyo球。小卖部里没怎么装修,我也没怎么在那里买过东西。
店旁的支路上,左手边有一片公共的,长满草的,有健身器材和椅子的空地,父母叫那里为游乐场,我叫那里为公园。右手边则有小区的卫生站,有一晚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在那里的床上坐着给脚挂水。
公园里有棵树在健身器材附近,小的时候我和某些陌生的同龄人不知以什么原因,将公园里的一颗躺着的枯树一起移动到一个小坑处,填下石头,为它固定根部,浇了点水,后来,一那片土坑上长出了类似草一般的绿色事物,后来那棵枯树也长出了绿叶,总体上来看是恢复正常了,长的还挺高的,现在想可能是有其他人介入了。
早些时候,公园还有一个水池,后来,水池变沙池,最后,变空池子,再过一段时间,那里堆满着植物,有活有死。空池子那段时间曾有小孩子在那里变火,没有出事。有几次夏晚停电,公园里聚着人,在白色的路灯下显得热闹。还有一次,某个商家在公园上建舞台,推销铁锅,好奇的我带着折叠椅在那里看(有父亲陪同)。
公园里还有一处很突兀的建筑,与绿色的草地格格不入,只有石板路连接着两方。那个建筑如同一个废弃的植物园,有一个开放的走廊,地板蔓延着枝干,顶部被树叶挡住,两旁被树挡住,丁达尔效应透过的光线给这一切带来奇妙的美感,走到头时反而没有楼梯,与地面有一个较大的高度差,从上面跳下去身体会有一点麻。那片建筑原先是名为“正宏教育”的辅导机构的地方,后来搬到其他地方了,这块地方也就废弃了。(不完全对,好像后来还有区管接手了)
回到主干路上,还有几个居住地是我去过的:同班同学的家共3个,暂时托住的朋友家2个,还有一个是有段时间小姨租来住的公寓房,原因不太清楚,不过好像姨夫也在那里住过。有几次晚上我和母亲来到小姨那边陪睡。也有一段假期是在那里度过的。装修也偏简陋。
走过那个大门,便是另一片开阔的场景,如果直接左拐,能看到一个小卖部,主要卖食品饮料,还支持充Q币。再往前走还有一个书店,书店较深,卖的东西也不只有常规的课内书,还有一些小说,漫画(Party入门就能看见了),文具,运动器材和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印花打洞器,能将纸上切开一个比较好看的空心图案),甚至有一些电子设备。实际上这一带全是店铺和餐馆,其中一个还是一位同学的家。
店铺的对面则是超市,后来还建过一家生鲜店,说是如果发现它家价格比其他附近的店里高的话奖励20块。不过我更多去的是超市,超市有两层,下层卖食品,柜台处有烟酒,上层卖日用品,玩具等杂货。除此之外还有投币玩具在外面,但记不清是弹珠机,摇摇车还是什么了。
在两端中间有绿化带挡着。再往那支路走下去就到小区外了。
继续顺着主干路走下去,出现了向右的弯曲,水泥路与人行道处于不同的高度,人行道建在更高的坡上,右手旁的高铁栅栏与树木后便是小学操场。中途会有一个左支路,有铁大门挡着,门后便是另一个区块,再走一点路到深一点的开阔处便是X家的新住处。那一块有两种楼,一种五六层,另一种不少于20层。区块内也有健身设施,还有桂花树。铁门门口还有一个绿色帐篷,在那里有人卖街头炸串。
回到主干路上,另一个左支路很宽,延伸到小区外,有人曾在那卖炸酱饼,再走一点路便是小区内的小学大门口和有“小饭桌”的又一个区块。接着会遇到类似报亭的小型建筑,也是小卖铺。
再走下去便是幼儿园了,还会出现右支路,右支路未尾还能看到一个小理发店,是时常光顾的地方。经过幼儿园,便是各种地摊了,走到未尾,这条路也分成了左右方向。
这一带高低起伏比较大,高处是有着大量店铺与餐馆的一条街,记忆中印象深的有德莱士,七点餐厅的餐馆,各种五金店,书店,邮局,药店等等。低处则是一个高大的建筑,一层是菜市场,原本也有一个超市,不过后来没有了。二层是更大的超市,是在我二三年级建成的。超市名为日之惠,无论里外都有利好小孩的游戏机。里面分成超市主体与其他店铺,超市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其他店铺相关的记得曾在某个店里第一次喝珍珠奶茶,那家店店名记不得了。
而再往上几楼,便是少年宫,我也曾在那里(被)报过不少班,像是(年龄差极大而我偏偏是最大的那个而且还一起表演的如今回想起来令我感到尴尬的)主持人班,(没效果的)阅读写作班与(同样没什么用的)奥数班。但在记忆里最重要的还是暑假班(是的,小学时假期的我也经常被托管),虽说只有一次,但当时的集体演出八仙过海(以纸代替仙砖的我),遮眼捉迷藏(把外套翻面干扰触觉的我),辨论赛,看电影…各种集体活动也使这一切丰富多彩。但在这段时间也发生过一段不愉快的事情(午休时盖着被子被几个低年级的孩子围攻的事件)。
回到一楼,外面环绕着其他店铺,印象较深的便是一个功能繁多的铅笔盒和拍大头贴照片的隔间。而连接着低处的环形地块和高处的长街的是一处很宽的楼梯。楼梯下方有很多不同花样的儿童弹珠机(好像有个PVZ题材的出现了三重寒冰射手),而顺着楼挮上去左手边便是一个卖彩票的地方,但顺着里面的楼梯向上,便来到了之前提到的“正宏教育”的新坐落处。
它家发的传单很容易折成纸飞机(在那时候纸质传单很常见)。除了在移动前幼儿园时报的绘画,我还在这里报过新概念英语,音标课,以及跆拳道。特别是跆拳道,从白带到蓝带,到中途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的长时间的中断(和小学组织的足球兴趣班未参加),最后在快要上初中时拿到黑带证书,可以说是我坚持最久的事了(不过现在还的差不多了)。他们还有奖卷机制,可以换奖品(甚至有遥控直升飞机)
还有一条路通往超市和菜市场,原本那里有大量的摊位,早点玩具饮品炸串全都有,不知在某一天集体关停了。
夜间路灯明亮如星光。
有一天下午看到天空如此的金黄,如同发黄的纸张。
一个邻居,孩子改过名字以求进步。
楼与楼之间的空间如毛细血管般复杂,但走在这小路上确实很有趣。
暂且写这么多。
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