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GX现版本存在问题的解读
关于最近长城GX那个事儿展开说几点,方便顺着评论区找到我这儿的小伙伴。 首先,我自己没实测过长城Hunter GX,我下的结论都是基于网上各种用户带各种显卡——包括但绝不限于RX7900XTX翻车的故障现象,以及大魔王FCP对长城GX的测试数据、示波器截图,还有就是鑫谷哥在techred负载仪上测试长城GX发现通不过动态负载测试的视频内容包括负载仪给出的电压测试值。我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全面地解释了长城GX现版本的问题所在。 超能网测试的长城GX和现在市面上的长城GX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产品,超能网的数据不适用于现在的长城GX。 长城GX850现版本是个什么问题?根据FCP最近的测试看,做ATX12V 2.5规定范围内的动态负载测试,电源的+12V带动态负载时,电压没能在轻载时拉回正常水平,而是不停地向下掉直到突破10V左右触发了电源的UVP,电源关机保护。这和我们通常见到的电源带不动大核心显卡、因为触发OPP或者二次侧OCP而保护是两码事。长城GX在动态负载只有6A水平(小半个CPU)下就会出现电压拉不回来触发UVP的情况,可以认为是环路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问题,因其广泛存在于市售产品当中,要么就是个设计问题,要么是批次性的质量问题。 这个事情反常就反常在,评测哥用Techred负载仪的内置程序都可以跑出动态负载不合格的结果来,长城哪怕用产线上的Sunmoon/FastAuto电子负载也应该能测出问题来,怎么能大量漏到市售产品里的? 因为这个问题的性质很可能是设计问题,采用同平台的长城G5(550W)、G7(750W)很可能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表现为带中等负载的显卡就有重启现象。使用这些型号的用户也可以注意一下。 长城厂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所有使用现方案的GX都应该回收,要么更换成没有问题的产品,要么直接退钱。用户手上所有同方案的GX都存在问题,不能等到用户翻车了再售后。如果G5、G7也是这个方案,最好也测一下有没有GX的相同问题。 长城GX的问题是不是缩水导致的?现在还没法下这个结论。新版GX和以前超能网测试的那个版本,表面上能看到的用料差异主要是大电容容量更低了,测试数据看满载保持时间从13ms降到8ms,说明大电容容量确实减小了不少。但是大电容容量可以影响电源输出的低频纹波水平、电容本身的发热水平,却对环路稳定性没什么影响。如果长城有正常的设计验证流程,完全可以在使用当前用料的前提下修好环路稳定性,还电源一个正常的符合ATX12V 2.5要求的带载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长城GX不足瓦么?并不是。电源带850W的稳定持续负载没有问题,OPP功率也超过了1200W,符合正常850W电源设计水平。 7900XTX的瞬时功耗是不是比3090更高了?有这个可能性,但是需要更全面的测试数据来支撑这个结论。大魔王FCP动态里提供了一个数据,可以认为是个初步的数据。如果7900XTX的瞬时功耗确实如FCP说的那个数,对电源的压力要默频RTX3090以及RTX4090的高100来瓦,有一些经过验证能够兼容3090的电源,把配置里的显卡换成7900XTX可能会翻车。 再重复一下ATX12V 2.4-2.5x电源兼容大核心显卡的一般规律(这不叫电源焦虑): 电源的OPP≥CPU、GPU等高功耗硬件的最大瞬时功耗总和,满足这个要求的ATX12V 2.4-2.5x电源不会翻车。低于这条线要碰运气,比如跑游戏的时候CPU是不是少跑4个核心、CPU最高负载和GPU最高负载能不能完美错峰等等 算式里的CPU功耗数据可以取CPU烤机的持续最大功耗而不考虑ms级波动水平。算式里的显卡功耗至少要把持续0.1ms的峰值考虑在内,因为开关电源的带宽不低于10kHz这个量级,保险起见可以把持续时间达到10us的峰值考虑在内。 测试显卡峰值功耗的正确工具是多通道示波器和带宽足够的电流探头。如果要用NVIDIA PC-AT那样的采集卡代替,采集卡的电流采集通道的带宽不能低于200kHz,以免低估显卡的电流峰值。Igor's Lab的测试过于低估了显卡峰值对电源的压力。 电源的输出滤波电容总容量也就几千到一万uF,输出端允许的掉压不过12V的8%也就是0.96V,存不了多少能量,不能认为1ms以内的峰值都能靠电容抹平。 某个特别喜欢一个镜头一张嘴对电源输出暴论的up主听好了,电源测试的金标准就摆在网上,希腊人Aris在THG、TPU等网站做的测试,等你的测试水平能和Aris一比高下,你再说什么“互联网以我为准”。现在这种电脑城装机工的水平就不要出来说大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