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如何科学种植?理解这些内容很重要

果实谢花后,子房发育至成熟时间较长。内部组织结构和生理的变化过程:最先是果皮增厚,接着是汁胞(果肉)增大,最后果皮、汁胞显现品种固有的色泽与风味到成熟。
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细胞变化特征可分为几个时期:细胞分裂期、细胞增大前期、细胞增大后期、成熟期。
细胞分裂期的生理落果现象
柑橘是一种开花多,着果少的果树。绝大多数的花、幼果在开花期和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坐果率约在3-5%左右,成为最后的商品果。
柑橘落花量占总花量的25%左右
第1次生理落果:占总落果量的50%,约发生在谢花后10-15天 。 第2次生理落果:占总落果量的20%,约发生在谢花后35-40天(第一次生理落果后20天)。
造成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
01.品种原因
没有受精,花粉和胚败育,自身没有发生受精过程,最终未受精的子房会脱落。
胚和胚乳不能正常发育,胚珠退化。
不良的激素状态影响幼果营养物质调运能力,进而影响幼果发育。
树体有机营养的储存量不足,后续有机营养生产供应能力差,抑制果实正常发育。
02.内源激素原因
柑橘经授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得到种子分泌的生长素发育成果实。因为有了生长素,受精的花朵不易脱落,坐果率高,种子亦增多。沙糖橘果实多数有种子,每瓣有1-3粒种子。
柑橘能单性结实,形成无核柑橘。无核柑橘果实无核,或仅有极少的种子,或种子发育不健全。此类幼果中往往缺少生长素,内源激素满足不了幼果生长的需要,这样就造成了落果多,坐果率低的问题。
03.树体营养因素
形成花芽时,营养跟不上,花芽分化质量差,不完全花比例大,花朵常在现蕾至开花过程中大量脱落。
营养状况好,营养枝和有叶花枝坐果率高,而营养不良的衰弱树,营养枝和有叶花枝均少,坐果率0.5%以下,甚至坐不住果。
开花和落花,消耗了树体贮藏的大量养分,生理落果期树体营养降到全年最低水平,而这时新梢未老熟,不能输出大量光合产物给幼果,从而使幼果养分不足而脱落。
在幼果发育初期,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呼吸消耗有机营养多,幼果发育所需的营养不足,造成大量落果。
柑橘细胞分裂期必须营养元素
糖:来源于光合作用和树体积累,所以必须促进春梢尽快老熟。
氮:一定范围内,坐果数和产量与树体内的含氮量呈正比。
磷:细胞分裂快,细胞数量多,幼果生长更有劲。
钾:小果膨大快。
钙:促进细胞的伸长,细胞壁厚,小果更结实。
镁:促进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春梢转绿快。
硼:促进碳水化合物向幼果运输,参与半纤维素及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大大提高座果率。
锌:促进光合作用,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生长素的代谢,提高座果率。
如何实施营养保果
前面说了,柑橘是多花果树,有生理落花落果现象,花多坐果少。产量多少、经济效益多大(优质果),与树体的树势(承载能力)和适宜的挂果量有关。
结果母枝健壮
在结果母枝(包括春夏秋梢)按时老熟的前提下,促花、壮花、果后肥、基肥等都是培养健壮树的措施。
保果营养技术方案
01.柑橘第一次保果方案
喷施时间:谢花80%左右,春梢达到7成以上老熟。
调节剂和叶面肥:920(赤霉素)+芸苔素或细胞分裂素+氨基酸或磷酸二氢钾。
杀虫杀菌药剂:氯氟啶虫脒或噻虫嗪+吡唑醚菌酯或噻霉酮或腐霉利。
02.柑橘第二次保果方案
喷施时间:喷第一次保果后15天左右。
调节剂和叶面肥:920(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或芸苔素+氨基酸或磷酸二氢钾 +硼。
杀虫杀菌药剂:吡虫啉或啶虫脒+吡唑醚菌酯或噻唑锌或苯甲吡唑酯。
问问农,为广大农户及行业从业者提供服务和创新解决方案。
用心分享种植知识
用心分享柑橘经验
赶紧+关注,实用内容不错过!
看问问农,科学种植,越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