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由声音构成的生物——声波生命体

声音本质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
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综上所述,声音是最不可能形成一种生命体的,但在这个宇宙里确实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命体,肉眼看不见它们,只能用听觉察觉到它们,它们就是由声波构成的声波生命体。
它们的存在离不开声源、介质,声源就像是它们的母星,介质就像是它们的氧气。
每一个声波的寿命取决于声源振动的时间长短,振动时间越长,声波的寿命约长,反之则越短。
单独的一个声波仅仅只是声波,就如同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个体,无法单独完成自己的生命,不能体现一个个体的特征。
然而,当大量的声波组成一连串的声音组合体系,并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这些声音组合体系会表现出许多只有生物身上才会有的特征。
这个体系是十分复杂的,可能需要上亿的不同声波,就像演奏一支宏大的交响乐,这些不同频率(音调)、不同音量(音量)、波形(音色)的声音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声波生命体的基础体系。
在它们所处在的环境里,有相对适宜的环境,使得这些声音组合体系逐渐演变为一种“生物”,它们有思维,有记忆,有智慧,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种环境。
在这个宇宙观中,音乐可以拟人化,每一首曲子都是一个声波生命体,可以称之为【乐灵】,操控乐器的人被称为乐师,他们赋予了这些声波组合体灵魂。
每一首名曲都是一个乐灵,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和能力,音乐本体是肉眼无法察觉的,但乐师的力量强大到可以将音乐化为乐灵的时候,光是听到这音乐,脑海里就能浮现出它们的形象。
如伯牙子期所作琴曲《高山》、《流水》,一个如山般刚(岩),一个如水般柔(水),两曲结合则刚柔并济。
如师旷所作《阳春》、《白雪》,一个如春日暖阳版柔和(火),一个如腊月寒雪般凛然(冰),两曲结合则阴阳相济。
又如《十面埋伏》之凶险肃杀(暗),《梅花三弄》之灵动高洁(木),《平沙落雁》之悠远旷达(风)。
这些音乐可以拟人,娘化,也可以兽化,装备化,不局限于民乐,也包括欧洲古典音乐,日本和风音乐,乃至现代音乐、电子音乐等等。
(纯属虚构,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纯架空世界观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