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战神 淮海国篇》第九章 绥靖四方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
6827年2月14日凌晨,苏拉率军从西北方渡过肥水,淮军的西北营地空空荡荡,他以为淮军已经解围,便派前锋进入黄海国大营,营中灯火通明却又死气沉沉。帐中悬挂着黄海国士兵的银制兵牌,晨风吹拂下,兵牌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忽然营地西北门发生了一连串爆炸,数百士兵当场死亡,营地中燃起烈火,浓烟遮挡住了升起的太阳,南海国的士兵不知所措。
忽然,天空中飞过一百多头飞龙,它们飞得很高,抛下三千多张传单,那是天狼组织的成员模仿托尔的笔迹写的信,信中说明了来龙去脉,揭示了南海国军队的命运——缴械投降。愤怒的士兵要求苏拉投降或者还钱,否则就要哗变,苏拉一时语塞,他已经没有任何资本来争取士兵的信任,他想亲手杀到淮军面前——那怕只有一个人也好,但不会有人给他机会了。早上,军官们将苏拉绑了起来,中午军官们结束了争吵,晚上南海的15万大军走进庐州城东面,曾经关押过黄海国军队的几个战俘营中。
苏拉被带去和天籁对质,审讯者是从难民中提拔的黄族军官,而吾夷下的命令是他们当中必须死一个——那肯定最大恶极的苏拉。苏拉在2月14日晚上在庐州城里穿上华美的衣服和一车黄金一起游街示众,人们将白噩土捏成小金条的形状放在车上,行刑者用“金条”蘸上金汁(粪池中的水),强迫苏拉一根一根吃下去,于是苏拉终于在2月17日中午被活活撑死了,尸体被枭首在全国轮回展览。(PS:1.白噩土:苏拉曾经将白噩土强喂给奴隶,以此来增加奴隶的体重,他的行为迫使奴隶主公会明令禁止按船只吃水线交化衡量奴隶质量的行为。2.金条:苏拉在6825年4月1日强迫一位上门借钱的淮海国商人当众吃屎并让他立下借走金子的欠条,却只借出了一千银币,后来竟真的上门讨要金条闹出人命。)
淮海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南海国的部队和公民在3月2日午夜之前带着十公斤重的武器向淮海国投降,否则3月2日之后需要带三十公斤重的武器才能投降,武器越多刑期越短。此时,大魔国部队从陆上进攻,海盗公会在海上策应,南海国部队虽然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听闻苏拉被杀,南海国背上巨额债务,士兵认为留在南海国根本没机会挣钱,军心涣散不堪一击。南海国士兵一合计,留在南海国当兵肯定摊上国家的巨额债务,还不如进淮海国坐几年牢来得划算,加上大魔国全面进攻追的太急,也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南海国的投降也很有黑心商人的特色,最先投降的是最高得到消息的军官们,他们有的骑着马,有的驾着车,有的乘着船,有的甚至骑着龙,他们载着数百上千斤的武器向淮海国投降,有的人立刻就被释放了。然后是士官,他们在掏空了仓库,接下来是如梦方醒的士兵,他们只能和曾经的战友们反目成仇,这是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骚乱,有80-120万士兵在北逃途中自相残杀。骚乱蔓延至南方,溃兵们自知时日无多,竟然屠杀天国的移民取乐,这些于末日狂欢中迷醉的残暴凶手,竟然在见到大魔国军队后立即自杀以逃现实。再次率兵来到象郡的大越国主陈国峻看到这副景象,发出了极为讽刺的感叹:“我们曾对这座天国人的城市发动过无数袭击,但却比不上他们自己做的彻底。”
骚乱在3月2日迎来高潮,淮海国边境外尸横遍野,杀声震天,淮海国的士兵和平民用看着世上最肮脏之物的目光,审视着那些麻木不仁的恐怖生灵。3月20日,大魔国军队抵达边境,自知生还无望的南海国士兵集体自杀,至此,邪恶联军基本肃清了岭南的天国势力,淮海绥靖战争在事实上结束,这一过程中仅有35万人成功向淮海国投降。可以说天狼子没有用剑做到的事,吾夷用嘴(宣传)做到了。
为了避免疾病滋生,淮海国出动飞龙放火烧毁了边境上的尸体、城镇和森林,由于淮海国一方用长风剑控制风向,所以淮海国并未发生火灾。
6827年5月1日,梅尔斯万国公议会结束了第二次梅尔斯仲裁,准许了淮海国对占领黄海国全境的主权要求,淮海国将缴获的紫电剑、黄海国玉玺、南海国玉玺上交给天帝处理。但是由于天国拒不承认长风军团参战的事实,淮海国方也不肯交还长风剑。
淮海绥靖战争有以下几点区别于其他战争:
1.参战各国均不遵守国际准则。
2.参战各国没有明确的战争目标。
3.参战各国的决策者都在决战前胆怯。
4.参战军队数量超过五百万,却从未发生过大决战。
本次战争能够称为“绥靖战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挑起战争的是最害怕战争的淮海国绥靖派,在战争中贡献最大的是最厌恶战争的难民和平民。
2.天国各邦对于战争均采取绥靖政策,对战争中诸多违规行为视而不见。
3.天帝竟然容许淮海国在战争之后保留神器长风剑,之后也从未追究过此事,并且默许了淮海国在海上的扩张行为。
4.天国在淮海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指控淮海国勾结邪恶组织,而当邪恶组织的军队成建制地支援淮海国时却撤销了之前的指控。
5.淮海国绥靖派一直采取守势,热衷于攻击软目标,全国上下竟没有主张进攻的声音,全国上下都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
淮海绥靖战争都是天国遭受的最惨痛失败,处于全盛时期的苏拉军团和托尔军团均在内乱中匆忙投降,深入大魔国腹地的北斗军团也将因此遭受失败。
6827年6月5日,淮海国宣布解除战争状态,6月21日,为了纪念在北府大门外被南海国(岭南都护府)公使蒙西吊死的淮海国商贩,淮海国政府举行了公祭活动,并当众处决了35名曾经包庇蒙西及其帮凶的的南海国租界驻军士兵,其中7人因罪大恶极特批处以绞刑。同年8月21日,河间城万国公使馆被搬迁至城外,北府兵在万国公使馆旧址中放置了纪念万国公使馆坠楼案(掷出窗外事件)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人亦有命,天下为公”八个大字,8月22日万国公使馆旧址被改造为“淮海国志愿兵总部”。8月26日志愿兵总部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战斗英雄们拖曳着缴获而来的南海国和黄海国的167面军团旗堆在纪念碑前的大坑中,骑兵们押送着从南海国和黄海国抓来的战犯和奴役犯通过此地前往刑场,现在轮到他们戴上枷锁了,围观者纷纷举起右手表明自由民的身份以嘲讽这些曾经高人一等的家伙们。趁着这个劲头,吾夷和冯楠发表了简短而振奋人心的演讲,接下来奇袭竹邑、逼死托尔的华夏将领韩南光向淮海国哭诉了华夏诸邦的遭遇,请求淮海国人民帮助中原地区的人民,扶桑海盗头目小野雄信子也祈求淮海国人民帮助扶桑人民重获自由,海盗公会成员常英讲述了南海岛屿上奴隶们的遭遇。
淮海国志愿兵总部的成立标志着绥靖派政府从消极的自卫战略,转为积极的进攻战略,这个古代的国家开始对外输出反奴隶制思想。由于淮海国人民的支持,淮海国的志愿兵迅速将华夏诸邦纳入势力范围,基本消灭了天国奴隶主和当地的犯罪团体,结束了长久的战乱,但也给后来发生的第二次鬼方入侵埋下伏笔。
在扶桑问题上,淮海国志愿兵则没有出动的机会,扶桑海盗、天狼一揆和路西法一揆在志愿兵组建完毕之前就消灭了天国殖民者和扶桑王咲川,随后他们组建了扶桑总督府于当年7月1日向淮海国称臣。淮海国只是命令扶桑总督府自行组建民防团,总督府接受淮海国官员监督,依法规范商人和海盗活动,并未派出驻军。
在南海诸岛上,淮海国志愿兵配合茉莉商会和海盗公会多次开展解救奴隶的行动,天国的奴隶主们望风而逃,南海国国王维斯特摩兰德(曾经的岭南都护)担心与淮海国发生战争,便与淮海国在6827年10月7日达成了《赤嵌——河间密约》。条约规定
1.正式废除南海国境内的奴隶制度。
2.以茉莉商会规定的劳动待遇雇佣黄族人工作。
3.对受到伤害的奴隶做出赔偿,审判境内的奴隶主和奴隶商人。
4.由淮海国一方承包南海国防务。
5.除南海国违约,否则淮海国一方将永远承认维斯特摩兰德为南海国国主。
之前苏拉将天国东方舰队中的优秀舰船收编进南海国舰队,而南海国战败后无力保养它们,现在淮海国以每条船一两白银的价格低价购走了全部746艘舰船,大大充实了淮海国的海上力量。
淮海国打服了东、西、南三方面的邻居们,迅速崛起为东方世界中实力最强的大国。加上天兵在6827年5月于三江口大败,天帝无力对淮海国产生任何实质性威胁,在淮海国国王全家落水而亡后(原本只有太子一人出了船难身亡,吾夷得知后命人将淮海国国王一家都淹死并送进沉船),天帝被迫同意文心(吾夷)成为淮海国统治者。天帝于6827年11月7日在渤海国境内(吾夷怕去天国会被暗杀)封吾夷为淮海国主,并赏赐甲兵三万套,黄金一万两,白银五万两(太扣了)。
为了贯彻淮海国绥靖派的反奴隶制、反君权政策,吾夷废除了跪拜礼、作揖礼,军队使用平拳礼以示保卫和平,平民使用举拳礼以示人身自由。淮海国国王不允许设立后宫和贵族制度,不允许持有权杖,不允许在国土以内将王冠戴在头上。每逢重要场合,淮海国国王便在国民面前举起王冠,表示与全体国民共享荣光。
在解决完外部威胁和内部隐患后,吾夷将剑锋指向了地主和神职人员,淮海国首先规定禁止公民间买卖、租借、转让农田,只允许公民与国家进行土地交易,禁止破坏农田,占用农田进行非农业活动需经审批。紧接着淮海国宣布阶梯农田税制,拥有土地越多税率越高,成立自由农公会和雇佣农公会以防土地兼并和压榨雇工。(出自《保民农田法案》,6827年9月1日)
对于周天教的神职人员,淮海国宣布境内所有传教活动都需要经过审批同意,并以此为由赶走了境内一大批违法的神职人员。由于《梅尔斯万国公约》规定周天教的教堂及神职人员免税,周天教的神职人员经常出售圣水、圣餐和赎罪券等一本万利的东西,地主们自古就将土地划归神职人员名下以“避”税。为了阻止神职人员的诈骗和“避”税等行为,吾夷授意士兵诬陷神职人员,在周天教教堂、祭坛和神职人员住所等处放置天狼教和路西法异端的物品,名正言顺地将境内神职人员的产业没收。
当然赶走了周天教的势力,还要有人发挥神职人员的作用。河间学宫和各地的学堂担任了科研和教学任务,从此阿姆学派成为东方世界的科教领导者,同时还宣传平等生存权利、反对奴隶制和土地兼并、团结阿姆河人民、联合华夏诸邦、国际主义和世界主义等先进思想,吸引了更多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和库巴厄斯的本土学者加入阿姆学派。
由于淮海国绥靖战争末期没有作战行动,淮海国政府便让士兵们建设后方,在战争正式结束后又提出了“向旷野进发”的口号,兴建了一大批经过科学规划的村镇。从军队中走出的平民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传遍全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淮海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乎垄断了东方世界的贸易。
这场战争为淮海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利益,在尝到攻击天帝属国带来的甜头之后,淮海国的战争机器再也无法停下。尽管大东洲地区是天国的边省而非附庸,但是淮海国依法秘密派出船队收购大东洲的红种人奴隶并依法将他们转变为淮海国公民。这些红种的淮海国公民带着先进的知识和装备回到各个部族中,加固了大东洲的反天主同盟联军,大东洲行省因为奴隶起义而变得入不敷出,从大东洲开向天国的商船和战舰也经常被淮海国海军劫走。天帝被迫给大东洲边省送去大量军费和物资,而这些军费和物资最大的用处就是让大东洲边省的官员们贿赂当地的红种人和淮海国政府。大东洲边省的版图从未缩水,但是在城市和乡村中很难再看到天兵和天国殖民者的踪迹了,红种人的士兵和淮海国的志愿兵联手控制了大片地区,他们在天国的殖民地政府和军营中驻扎,逼迫他们做假账吃空饷,给当地的红种人骗来更多的经费和物资,许多想成为奴隶主的天国人刚一登上这片土地就成了可怜的俘虏(活该)。
淮海国的战争机器就这样越跑越快,在东方世界的海洋和土地上为所欲为,所有人都明白一旦淮海国在东方世界扩张到了极致,就必然要同天国发生冲突。天国的战略家们一看到渤海国和淮海国都成了难以压制的庞然大物不禁大呼危险,还有人将渤海国——淮海国——大魔国称为邪恶轴心,然而天国现在已经是内乱不止,哪里还敢攻击正在崛起的淮海国?
这时,天帝收到了鬼方的出兵请求,他们虽然不敢同淮海国正面冲突,但攻击淮海国西面的盟友还是很有把握。鬼方的战略意图就是攻击和淮海国交好的华夏邦国,淮海国肯定因为支援不及时而导致几个邦国沦陷。到那时鬼方就残忍杀害当地的平民百姓,让诸邦再也不敢同淮海国交好,一来是遏制淮海国西拓,二来是隔开“黄皮牲口”,保护昆仑天门,三来是减丁戡乱,通过减少“黄皮牲口”的数量以免日后掀起叛乱。(PS:这次由天国策划的鬼方入侵,让“戡乱减丁”几乎成为殖民主义思维的代名词)
但是如何让鬼方的行动万无一失就是个问题了,一面天帝让鬼方制定一个安全的作战方案,另一面下了血本要收买淮海国,至少现在不能撕破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