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观猴戏(四)

2018-11-28 19:10 作者:东部曙光  | 我要投稿

艺高名低,双雄堪称真大圣;

心大手杂,“猴王”已成伪齐天。

对于六老师近年以及近期来一些事情,我不想多沾,我也很讨厌一些“六学家”拿这个没完没了在拿“借鸡生蛋”在那骗流量。那种行为,是和十年如一日的“复读机”“排除异己”,以及“独占版权”一样下作的恶心事。这么下作的事,做了,也只是一时火爆一时痛快,后面说不准就给自己惹来什么祸。尤其现在好多小孩不知天高地厚高低好歹,万一出了篓子,六老师现在的光景可能就是未来的下场。

所以我说,反驳一种恶心事,最大最有力的武器不是造谣胡说八道,而要走策略,避其锋芒,旁敲侧击,拿出事实,我们都是以理服人的人,脏手也不能我们先伸。有事偷着乐,别摆到明面上,一切都有可操作性。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写下这一章时其实我的心里很不好受。这回这文章中的两位主角都是我十分崇敬的大家,都是李(万春)家门人,且能耐都不是一般的大,在猴戏上的造诣远非半路出家所能企及。但造化弄人,二人或是命途多舛,或是囿于环境条件,或是因为身体条件,又或是因为英年早逝,还或是因为潜心钻研不常露面。总之,一切的一切都造成这两位如下的情况:名声不配实力,外行知晓太少,因为不可改的客观条件,艺术扩散范围只能局限在边远之所、弹丸之地,不能用他们一身的绝学去博取像六小龄童那样的“跨界”名声。(抱歉,我都尽量不说六老师全名的,但跟这二位放在一起他必须以全名示众)当然,近期这种恶名不要还是最好的。总之,京剧界有这么两位当年在行内赫赫有名,梨园行声震半边天的猴戏大家(他二位也不局限于猴戏,因为也是多方面发展,也是文武老生挂武生的全能型人才,不过猴戏太深入人心了我才提出来单说),因为以上各种原因却在行外籍籍无名,甚至“销声匿迹”的全能大手。可惜,他二人当下也都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了,这也是我心情不好的原因之一。

下面,请我报以严肃的心情,以两期的时间来介绍两位艺术大家:李小春,董文华!

李小春(前)董文华(后)在电影《人.猴》中的场景。片中他们饰演一对极擅猴戏的师兄弟,正是因为在戏外他们是同出一门的亲师兄弟,同是李万春教出,才能在戏中显得那么自然

先说李小春吧!

如果说京剧界评一个“一生不得志”排行榜,李小春老师肯定能排前三,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也是最憋屈的事就是“身负登天之能,心有凌云之志”,却因为种种意外一辈子的关键时刻都是处于被忽略或者雪藏状态。见过他的能耐的人如果了解他的境遇我相信没有一个不会忿忿不平的。

作为李万春老的长子,李小春学戏从开蒙就是最严格最传统,同时也是最见效的训练方式。据李万春老自组科班“鸣春社”学员,不久前去世的花脸名家钱鸣业说,李小春是被他爷爷李永利打两三岁开始就亲自开蒙的,就算是梨园世家子弟这开蒙也过早了点(一般孩子的戏曲开蒙时间也就是在四至六岁左右,此时孩子筋骨柔软且耳聪目明最适合基本功第一阶段的训练,一上十岁再想在身体的训练上有所成就就太难了,所以联想一下某位老艺术家半路出家,比比层次差多少?)李小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训练出来的:他的祖父是武花脸的大家,父亲是名震京沪京剧界的一方诸侯,尤其他的亲老舅,那是京剧发展二百年才出一个文武全才的王中之王“活神仙”李少春!就这个环境下训练出来熏陶出来,加上个人天赋极好。很快,1951年他十三岁那年,有望成为京剧生行历史上的又一座高峰的李小春初次上台并一炮走红!

电影《人.猴》场景一

我们来看看小春老师的履历:

1957年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哪吒闹海》,戏中耍圈、武打、枪下场令观者赞叹不已,荣获金质奖章。这是他在国际舞台的首秀。

1978年赴美国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明尼阿波利斯等地演出30余场,所演《闹天宫》极受赞誉。美国总统卡特上台祝贺演出成功。

那年头能出国参加演出的都是行内的顶级尖子!有人说出国好多是唬老外的他们傻看咱傻演。好,出国经历看不出来什么,那么再看看国内的:

1956年,18岁时,主演新编历史剧《戚继光斩子》(李万春演戚继光,毛世来演戚夫人,李庆春、毛庆来同演倭寇),赴沪人民大舞台公演,一炮走红,谢幕达七次,青年戏迷,蜂拥台口,激动地高喊“李小春好!”(我感觉这场面不亚于那张经典条幅“小平你好”了,这好像是为新生代京剧领袖的成人礼喝彩)

还有最牛的一次,我感觉可以在建国后上海传统戏舞台上排前三的演出:至今还在南北老戏迷口中津津乐道的超级大戏三连演《龙凤呈祥.周瑜归天.卧龙吊孝》,小春老师在戏中“一赶五”(即一个人在一场戏中连续串演不同场次的五个主要人物)乔玄,赵云,鲁肃(《龙凤呈祥》赶武生老生两个行当)周瑜(《周瑜归天》武生)诸葛亮(《卧龙吊孝》老生)连演。没看过这出几戏的可能不知道这演出量多恐怖:龙凤呈祥本来就是差不多快三个小时了,乔玄重唱,赵云重打,而鲁肃重做功;《周瑜归天》是考验一个南派武生功全面不全面的试金石,剧中要扎靠开打,卸靠翻扑(不知道什么是靠的可以看我在本站的第一个专栏:CV1134155)要至少下三张桌子将近三米五的高台,而且这戏重要的一点在于没有好嗓子万万盯不下来的;《卧龙吊孝》又是言(菊朋)派名剧,唱功繁重,后两个又得来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这么大的演出量非神仙顶不下来!为了这次演出,给他爸爸当了多年金牌花脸配角的三叔李庆春帮忙助演,是“一赶三”(曹操,孙权,张飞,重唱功的铜锤花脸,重做功的架子花脸这三个角色都齐了),真是不知道这一家子都是怎么演出来的!

李小春《野猪林》饰演林冲

小春老师是真真正正的天纵英才,按说他是按最传统戏曲训练走出来的传统艺员,文化水平是真不高,顶多小学程度?但他的艺术造诣就能挑动京津沪三大码头的山头,且行内行外没有一个不服的!一位曾经的中国戏曲学院领导感叹:“像李万春那样的科班都可以培养出李小春那样的盖世奇才,我们新中国设立的戏曲学校,有那么多的投入,那么多的老师,为什么培养不出李小春那样的人才呢?”

呵呵,我也不知道,不过就冲看不起老科班的语气,这个原因怕是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了。(当然说这话可能也囿于时代局限,清者自知吧,别多想)

看起来小春老师人生荣誉点似乎都已经点满了:出国演出,国际大奖,京津沪三大码头水面平趟,就算是当代京剧的那些顶级名家也不过如此了。哪怕是解放前,按他的高艺术水准,自己也有组班能力,只需要找个有把握的金主一靠,集来一堆智囊出谋划策,跟他那天下闻名的神仙老舅比也不过如此吧!还能怎样?

事先声明,我不是怨妇型人格。小春老师这么满的人生境遇我还要给他喊冤,其原因远不仅关乎他自己命运而已。如果他在人生关键阶段不错失那些机会,我敢保证,按他的能耐,其名声和影响力将不止步于京剧行,而是向更为高级的艺术世界进发,获得更为广大的粉丝群体,传播更加广远的艺术声名,以及拥有对他来讲更加完满的人生,进而他本人可能将带领“可能”以他为代表的京剧生行(包括老生,武生,老生,小生也可能沾光,还有特别是京剧猴戏一门)走向更为广大的天地;而不是因为某“老艺术家”近期被扒出来的个人言行以及私德搅得有关方面一盆浑水的混乱场面。更何况这“老艺术家”能耐还没到艺术家的份上!

电影《人.猴》场景二

李老师的人生不幸关键点一共有四处:

一,地处边远,他在建国后靠着一身能耐本可驻扎在全国任意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团,但是却阴差阳错的跟这父亲先转到西藏(我现在都不知道西藏跟京剧有个什么关系?)后来又调到内蒙去了。成了内蒙古京剧团的主心骨。虽说天高皇帝远,离着政治中心远一点是省心不少,但舒心事可是一点没多!内蒙都属于边陲之所在了,京剧主要是要靠几个大码头养活的,左不过第一梯队的京津沪,第二梯队的武汉,济南,沈阳(这都是出过名角大家的地方)等城市,离了这几个地方可就吃的不太开了。当年和李少春齐名的文武全才全能武旦“女神仙”关肃霜响应周总理号召远赴云南去传播京剧,费劲半生心血才把云南团建设的有点规模,也就是说别看京剧虽是“国粹”,但能传播的地区实在有限。而把李小春一家弄到内蒙明显是一种“选择性忽视”,不管他获得如何的荣耀总是没法令他扎在大城市——当年就是进京啊,那里才使他大展拳脚的地方。关于为什么没法留在大城市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传播最广的就是一种说法:就是因为他太好了太能了,他老舅单单一个已经出尽风采了,再来第二个可不敢想!所以一定不能叫他在大城市伸开腰!可关键是高人不管在哪都是头一份,你不让他上第一你也没法上第一呀!(其实跟他们家关系好的一帮亲朋好友都在尽力使劲帮忙,梅兰芳先生弟子,当年的青年一辈头号旦角杜近芳杜奶奶使尽力气,见个领导就反映调人这事,可还是不行;小春老师的老舅李少春李神仙宁可放弃自己亲生儿子当接班人也要把自己这个外甥推荐给领导;小春老师好哥们、世界乒乓球冠军,当年还是国家体育总局一把手庄则栋上内蒙的时候说可以帮他往北京调调,但也没成功。)流落内蒙虽然有些坑,但好在没错过他青年时代的几次大事。包括大型演出,出国拿奖。京津沪观众也没忘在祖国边陲的京剧团有这么一位声震梨园半边天的天才,有可能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李少春的高人。

京剧《十八罗汉收大鹏》饰演大鹏鸟

但很快他就遇上了无法抵抗的命运第二劫:wg

关于wg究竟有什么意义,是伟大导师老糊涂了还是另有所图我就不细说了,那不是我能动嘴的活,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十年可是把京剧界折腾得够呛!主要原因不在别人身上,就毁在江娘娘一个怨妇手里!她好像是在京剧界“反攻倒算”似的,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春秋大业”。这都是有步骤的:挂人,铲人,灭人,提人,编戏,再把集体智慧全贴成自己的,然后就“祖国山河一片红,八亿人民八个戏”了。在这一过程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上海,江娘娘解放前挂名“蓝萍”在上海又唱戏又演电影,可惜都没什么成就,名声倒是传的不小,全上海文艺界都知道当年有个“蓝萍”在上海混不出来,这回时机一成熟,他能放过这些知道她那些“臭底子”的上海文艺界?尤其京剧界他折腾得最狠,而且头号打手张春桥在这坐镇,上海京剧界可就惨了!基本上没剩几个了。要不浩劫之后海派京剧复原这么困难呢,就是因为老人们死的死伤的伤,活着也不敢出来了。等形势明了自己也有心思了身子却老了不中用了。

看看这偷桃的小眼珠子一闪一闪的,漂亮!

小春老师也被折腾得够呛,他父亲李万春蒙冤成“右派”,李小春也就成了“黑六类”子弟。按说,演郭建光、杨子荣、李玉和、严伟才、洪常青这五个“英雄人物”最佳人选就是李小春!然而,“成也李万春,败也李万春”,父亲祖父给了他最完美的技艺,最高超的艺术,但也因为父亲的黑身份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张(君秋)派名家薛亚萍说了一句“演李玉和,李小春最佳,比浩亮(钱浩亮,电影版《红灯记》主演,李少春亲传弟子,后来的文化部一把手)还要好!”就被打成“反革命”,不准再演出。当年钱浩亮曾在文化部下了一道禁令:李小春,不准入京!不知用意何在。是保护师哥不卷进京城政治漩涡还是因为忤逆了江娘娘的心意被一直压制就不知道了。钱浩亮那边日子也不好过:自己的恩师李少春被活活折腾死自己却什么事也办不了,插不进去手,恐怕没有什么事比这个更难受了吧!总之,李小春是惨了:被“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超生”,招谁惹谁了这是!

好在江娘娘不久后再作也作不起来了。十年一过,秦城再见吧!

李小春《闹天宫》

接下来小春老师算是迎来一个人生中的高潮吧,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赴美公演,也算在全国拔了头筹。

选中他也是传奇的也是必然的。1977年为了筹备中国艺术团首次赴美演出,文化部从全国各地挑选《闹天宫》里猴王的扮演者,二十多个演员到场比武较量,而多数看着都像“猴子”;而“唯独李小春像个美猴王”,一出场就抓住观众,就赢得满堂喝彩声;这可是没办法的事情,艺术天才,天赋极好,就是高人一筹。

电影《人.猴》场景四

他能被选中也是有原因的:解放后北京京剧院着手对一系列传统戏进行改编,其中就有这出《闹天宫》。核心人物有两个,负责出演主角的李少春,以及解放前就享誉梨园界的顾曲大家、编戏能手翁偶虹老先生。老先生采取“移步不换形”的方法,把原来版本的《闹天宫》加以改造扩充,增删场次,改编曲子,命名为《大闹天宫》再叫李少春去公演。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李派”猴戏精品。现在舞台上活跃的闹天宫路数主演有两个,一个就是按照老版本的去演(其实那个老版本照着最老版本已经删了不少东西了),再有一个就是这个“大”版本了。这个版本非大团大活动不能演出,因为用人太多,场次复杂,主演必须够硬,光一个孙悟空就得前前后后里外里换八次行头,长靠短打一应俱全。还有两场大开打,一场起霸(不知道起霸是什么的还是去看我第一个专栏);配角也不能拉空,哪怕一个小猴都得是个好跟头把式才能胜任。五几年曾经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过一次,那个舞台在当年巨大无比,为了不让台太空,除了主演的北京国家京剧院外,马上从京津所有京剧团调来所有跟头翻的好的武把式,就去演小猴,翻跟头把舞台填满。

电影《人.猴》场景五

其次孙悟空也得是李少春的那种透着仙气的“孙大圣”的演法,这个相当难,李神仙能在解放前获得那么大的声名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他的武戏,尤其猴戏。仙气飘飘而威严不可侵犯,却又不失幽默的形象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李万春的猴戏厉害吧,正统的高端宫廷路数居然就压不下去他小舅子的风头!成了万春老多年的一块心结。(关于李少春我后面还要细说,先简单介绍了点便于下文发展)

小春老师呢,虽说是万春老的亲儿子,但他放着爸爸的高端路子不学,非得学老舅的路数,连脸谱都和爸爸不一样了。这也把他爸爸气了个好瞧。虽说有点遗憾,但通过钻研老舅的猴戏却给了他这次难得的露演机会。但有可能也是这次出名为他后面错失又一次机遇埋下伏笔。

电影《人.猴》场景六

这就是他的人生第三劫:与电视剧《西游记》有缘无分。

这个还得回到我们的老话题了,上回书讲过,老版《西游记》(以下简称老西游)的导演杨洁奶奶第一个物色的孙悟空最佳人选就是老李家,而且看中的就是李小春。一切条件都太完美了:文武全能,世家出身,身兼“二李”两家绝技,我到现在都认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但到底也是没成功,大原因还是因为小春老师当年单位不放人,怕让人捞走这位超级头牌,这在当初是很普遍的一种无奈;万春老本来也是可以做这戏的顾问的,但因为怹老人家坚持要勾脸,方便面部做动作。可杨洁导演拍的终究是电视剧不是戏曲片,二人纯是因为艺术分歧才掰的,当然万春老也给了这戏不小的帮助。

其实说实话,当时的情况也是真够复杂,像老西游那么正的西游记电视剧哪怕全世界也是第一份的。对于剧中人物怎么刻画谁心里都没着落。相信本站很多观众都看过多年前老湿做过的西游影视剧大吐槽。在老西游之前,台湾也拍日本也拍,可你们看看这猴子都是什么倒霉德行:

啊……我的眼睛!!!
对呀,为什么孙猴儿身上连根毛都没有?还有,那朵骚花是怎么回事?快呼唤六老师叫他们谢罪!!!

呃……叫我先吐会儿。

就这鬼哭神嚎的造型,天崩地裂的剧情,惨不忍睹的改编,人神共愤的拍摄(尤其针对日本版,观音是个男的!如来是个女的!!他俩还有小暧昧!!!猴不像猴猪不像猪,沙僧成了河童,唐僧居然也是个女的!),对万春老勾脸谱这事我怎么越想越觉着无比正确呢?

据说老西游本就是因为央视看了日本版那么胡糟改才决定立项开拍的。而且日本版的还在央视放过,不过没放多少就撂了。可能央视觉着再不做点什么以正视听就把全国人民恶心死了!

到底这事没落在李小春老师身上,这真是天大的机遇轻身就错过了。万春老爷俩可能打死也想不到:这个电视剧居然成了全世界重播次数最多的影视剧,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主创团队的名号。当舞台上的西游团队享尽来自行内的行外的国内的国外的,民间的官方的艺术的一致好评和无限荣光时,他们爷俩在心里会有怎样的波澜和如何的想法;如果他们再往后到了我们现代,闯过了二十世纪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见到六小龄童从后面声名的高峰落到如今的口诛笔伐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我们不得而知。

小春老师错过这次机会是糟糕的。因为他不仅仅是个猴戏演员,更是一个京剧顶级武生,京剧顶级文武老生。如果他成了主角,以他的影响力,很可能就会带动他身兼的这些身份所承载的艺术在外人眼里的价值提升。而且就靠他的人品,更不会把老西游的主创团队弄成现在揭露的那么不堪的境地。虽然几乎整个老西游的主演配角组都和戏曲关系极深(演猪八戒老丈母娘的是老《红灯记》里李奶奶的扮演者高玉倩,演福星的是全北京能排前十的老生名家安云武,而演观音的左大玢老师更是被主席看成孙女一样的著名湘剧演员),但是这些都不及一个孙悟空一个角色带来的影响力大;这下可好,六爷虽然也出名了,但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这事真是够蛋疼的!!!

当然,当年六爷远非除此之外的最佳人选,在他前面不仅有小春老师一个京剧猴戏高手,还有一位董志华。就是周星驰电影《功夫》里使五郎八卦棍的油炸鬼大叔。他十岁学戏,当时是中国京剧院的台柱子,因为档期没错开(当时也去国外公演去了)也没办法了,才去到南方找的六龄童他们家。他们章家家那点事我就不在这说了,先说董大叔:后来大导演张彻拍了一部《西行平妖记》,大家都能在老湿视频里看到,本站也有,又是一部雷到让我想自扣双目的“神作”。看五分钟我就感觉导演是不是吃错药了,当当当当当一堆不知所谓的爆炸爆炸还是爆炸,可惜了演员那国家级别的戏曲功夫,真是拿着鲍鱼炖泔水,不知道给人吃还是给猪吃!(剧照就不放了,免得恶心到各位)

好在董大叔日后拍电影也成了名,也有了美满家庭。他的公子,就是当今影视界新生代演员里演技能排前三的青年新秀,董子健小哥哥!真是后生可畏。

董志华老师
董子健小哥

话说回来,历史没那么多如果。而且我相信李小春老师前半生荣耀无比,大风大浪人家也经过见过,就算活着看到这一切也不会在意。

可惜,他看不到了,他已经去世了,就是在九零年。这就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大劫:英年早逝。

李家人丁不兴旺,这是我早就说过的。其中的牺牲品之一就是小春的老师。原因有两个,一个生理一个心理。

生理上的那个原因就是:他也不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来着:抽烟喝酒熬夜占全了。尤其喝酒,他和她爸爸都有一个毛病,用啤酒饮场。每当有他的戏,台下必备几瓶冰镇啤酒,这边从台上下来累渴了马上就抄一瓶润润嗓子——有点像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一样,龅牙叔也是唱渴了就喝啤酒,纸杯啤酒摆一钢琴。你说就这么折腾身子能好?所以后来他就是打肝病那么走的,跟他爸爸一个病没的。

还有一个就是心理上的憋闷吧:明明有天之骄子的实力,却一下子憋到内蒙忍了一辈子。这事换我我非疯了不可!但小春老师就很坦然,也没争什么,他的好人品身边众人皆知,都亲昵的叫他“春儿哥”,一是他老人家仗义,二也是很平易近人来着。就算这样,我相信他心里一定有不甘!

刚才说到李家人丁不兴旺,我又得提一个人了:那就是李家第三代天才文武老生挂武生,未来有机会成为和他大爷李小春、老舅爷李少春一样的新一代生行领袖,但同样英年早逝的李阳鸣大哥。

李阳鸣《三打祝家庄》饰演石秀

李阳鸣是李万春老二子李卜春卜二爷的儿子,李小春老师的侄子。他从小的从艺和他大爷一模一样:也是由爷爷为他开蒙打下基本功。而且也是年少成名——从小还没他爷爷腿高的时候就和他爷爷一起演戏了,在《闹天宫》里他爷爷的孙悟空,他的小哪吒。肥肥的小脸可爱的表情真是爱死个人!都说他有祖父当年“客串李”时期的灵性,很可能成为“李万春第二”。于是他当年的艺名就叫“小万春”。

李阳鸣(左)幼年时与祖父李万春(右)出演《闹天宫》

在祖父给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经过十多年的磨练,等阳鸣大哥成人之后再出山,立刻惊动北京城!戏迷们人人奔走相告:年轻一代出现了一个新的全能行老生,说文的,挂髯口的戏不挂髯口的戏,传统戏现代戏他一把抓;说武的,长靠短打箭衣祥祥没有拿不起来的。戏迷们都把这位当年的“小万春”视作第二个李少春,第二个李万春,第二个李小春那样的全才,期待着能有一番作为,带领北京京剧界甚至全国京剧界走出困境。他可能就是日后京剧的“中兴之主”!

《文昭关》饰演伍子胥
《白猿教刀》饰演关羽
《挑滑车》饰演高宠
《九江口》(老生版本,另有花脸版本为通行版)饰演张定边
《翠屏山》饰演石秀(前)

阳鸣大哥的那张脸属于那种真正的“英俊”,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脸正气,但也不是不苟言笑。他就是长的太周正了,你叫他演坏人都没人信。就是那种上世纪样板戏里的那种样板演员。“人样子”这个形容词对他来说太合适了!我相信,如果在这个时代,凭借着他的能耐,他的气质,他的功力,还有他的家世。借助网络一传播,铁定大火特火。进而带动京剧文武两界的互联网传播。毕竟王佩瑜瑜老板武功不全都能吸那么多粉来着,阳鸣大哥又差什么?

《红灯记》李阳鸣饰演李玉和

可惜,李家的魔咒始终没有被打破。这么一位当初被寄予厚望的李家又一位天才,终究还是在2013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才37岁!正是一个京剧生行的事业高峰期,人就这么没了……

之所以提起他其实也和帖子主题有关:

1996年,珠达电脑公司投资一亿元,拍摄大型电脑特技影片《大闹天宫》,导演张建亚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CG电影导演。但是由于当时演员与技术之间的矛盾、资金、技术、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大闹天宫》的最终流产。1997年,《大闹天宫》在开机半年后停拍流产,中国的电影导演一度谈电影特技色变;而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更拖垮了中国最大的、第一个民营电脑动画公司。《大闹天宫》的失败更“吓”倒了很大的一批投资商,使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敢再涉足这类“高成本”电影。

1996年8月,该片在拍摄过程中爆出新闻,剧组宣布更换主要演员,片中孙悟空一角由青年演员小万春代替原来的著名演员六小龄童(亦在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原来六小龄童与导演张建亚发生分歧,最主要的便是对电脑特技和演员关系的不同看法。六小龄童称,电脑特技如运用得当就不会出现问题,但一切高科技要以艺术魅力取胜,不能靠特技夺人。张建亚则表示,六小龄童拍了一些样片后感觉自己似乎已成为电脑的工具和傀儡,状态一直不佳,他喜欢保持过去猴戏的格调并坚持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分道扬镳在所难免......

(复制自知乎)

上面说了,小万春就是李阳鸣,而随着这个电影的流产,李家也失去了目前来说最后一个出名的机会,也只留下几张剧照而已。(当年看六老师说的都那么正确,但是您晚年不是也要和美国合作您那个遥遥无期的“大电影”吗?甚至不惜豁出老脸灵堂宣传,真是一声叹息!)

再看看主要信息:

开机时间:1996年8月

投资:1亿元人民币

导演:张建亚

出品人:韩三平、朱永德

编剧:叶永烈

美术:项海明

造型:戴敦邦

化妆:王希钟、沈东升、美国塑形化妆专家(进口美国最先进的塑形化妆材料)等

基本上也是当年的顶配了,个个都是各领域的一代豪强。再放几个剧照:

剧照一
剧照二
剧照三

伤心事不愿意多说,最后看看阳鸣大哥的京剧猴戏剧照吧:

纪念李万春九十诞辰四演《闹天宫》李阳鸣饰演孙悟空

文章的末尾,我想再说几句六老师的事:

有人可能说李小春一生一身荣耀,出不出演老西游于他来说都是无所谓,演了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六小龄童就不同了,他出演可是雪中送炭。是把一个可能成为未来艺术家的有志青年扶植上去了。这些我都知道,但老西游这个戏的牺牲付出实在太大了:人人不够(一人串好几个角色)钱钱没有(还得感谢演蜈蚣精那位老师从铁路方面拉来赞助,同时我再diss一下央视在这方面的见死不救),还和老红楼拍摄撞了车。杨洁导演使尽办法才把戏拍完,戏本身的价值已经体现了,承受不起任何诛心的事搅和它的名声(好在最近都是diss六老师而不是老西游,我很欣慰)尤其孙悟空这个角色,阴差阳错排除了多少优秀演员才把你六小龄童选出来,你是半路出家,我不怪你。你当年也确实玩命练了玩命学了,你呈现在荧屏上的形象是全国人民一致认可的。正是因为这个角色的不容易,这个戏的不容易,这个团体的不容易,所以所有的一切各方面都不允许您在充实自己上有任何懈怠,因为你承载的是全国人民的善意的期望,都把你当老艺术家供着,结果你却成了“艺术家”!看看现在成什么样了:不说你演的戏了,因为你的几个电影电视剧成色还不错(除了那吴承恩,那个真恶心了)。就说你卖书,你言行不一,你十年如一日复读机,大家说给你那是为了什么?都是期望你能听进去,及时改正偏差轨道,回到我们的好印象里。我想起老郭郭德纲老师的一句话:德不配位必出大祸!毕竟艺术家不好当,你还不明白“高出不胜寒”吗?别怪兄弟们怼您,您是真伤我们的心了!!!

算了,等谈到您家时我再把剩下话说完了吧!

下一期,就说到我们最可爱的津门猴王董文华大爷了,敬请期待。

(未完待续)

附:相关视频链接:

老湿吐槽各版西游记影视剧:AV2546545

电影《人.猴》:AV34161077

电影版京剧《十八罗汉收大鹏》李小春主演:AV3861303

我观猴戏(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