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症康复后还要注意这些方面,防止再复发!

2023-08-15 15:02 作者:精神科医生高海军  | 我要投稿

21岁的小吴(化名)1年前患重度抑郁症,在治疗后康复并恢复正常学习,但前段时间因感情问题刺激病情再次复发,出现了睡眠很浅,总是有疲劳感,很难集中精力、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等......

医生提醒:

抑郁症是一类复发率很高的疾病!

研究显示

经过治疗后首次发作的患者复发率为50%,发作两次的患者复发率为75%,三次发作后的患者复发率高达90%。复发后的患者病情更为严重,治疗难度更大。

所以,在抑郁症康复后

也要预防抑郁症的再复发!

抑郁康复后的注意事项

1坚持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抑郁症患者在经过急性期治疗以后,需要4-6个月的时间来巩固原有疗效,避免病情复发。而维持期治疗需要更长的时间,维持治疗的时间是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的,大概需要1-5年的时间来防止病情的复发。

2不要过早停药:有许多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足,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了,便擅自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而按疗程足量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复发率并不高,他们的病情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因此,抑郁症急性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还必须维持一段时间用药,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抑郁症的复发。

3改变负性认知模式:导致抑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负性认知思维模式。比如:凡事爱往自己身上找原因,失败了是自己能力不行,成功了归于运气和外界助力;总是注意到自己或事情消极的一面,自动忽略掉积极的一面;主观猜测别人对自己不满意,不喜欢自己…… 。这些头脑中不合理的想法,持续产生消极的情绪,进一步反映到身体上,加重了抑郁的躯体化症状。所以,即便达到临床治愈,但负性认知思维没变,抑郁症就极易复发。

4在生活中要适当作些保护,避免受刺激,受干扰:如对自己的精神有一定刺激的地方千万不能去,同时对会惹你生气的人敬而远之,以避免生气;对于不可抗拒的刺激,要提高承受能力,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没有干扰时没事,有干扰时就病了。

抑郁症康复后的注意事项中,上述中的几个方面是重点,应该要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防止抑郁症复发也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再刺激等等。

抑郁常见的几种复发因素

不合理的用药

抑郁症的治疗强调全病程概念,但有的患者把出院带的药吃完就未再复诊;还有的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就放松了警惕,擅自停用相关药物或不按医嘱服药,想起来吃一顿,忘记了就不吃,少服、漏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是非常不正确且危险的行为,应遵循规划化的治疗流程。

基础疾病得不到控制

部分抑郁症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或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如果这些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控制,会增加抑郁症患者复发的风险。反过来,抑郁情绪也会导致高血压、高血糖等躯体疾病难以控制。因此,应及时和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同时积极处理躯体疾病和抑郁情绪。

遭遇生活应激事件

抑郁症患者病情在复发之前往往会存在有应激生活事件,比如下岗、离婚、生小孩、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亲人等等。因此,抑郁症患者要学会识别高危事件,学会简单的应对不良事件的技巧,如遇到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可继续寻求主治医师的帮助或配合心理疏导。

家庭社会支持缺乏

社会支持缺乏是抑郁症复发的重要因素。另外,抑郁症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正常人群低,抑郁症患者既使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但其利用较少。因此,家人平时应注意多关心关爱患者,保持和睦的家庭关系。抑郁症患者也要多交朋友,学会将自己的心事向朋友、家人诉说,适当地发发牢骚,从宣泄中得到解脱。

社会适应不良

部分抑郁症患者康复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完成再社会化,这就有很大的概率导致其重新回到抑郁的状态,导致疾病复发。

因此,建议抑郁症患者病情好了之后要及时恢复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充实自己的生活,进行适当的运动,合理调节自己的预期,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做好当下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综合的去做,才能够有效防止抑郁症的复发。

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抑郁症康复后,要注意加强心理健康素养,比如学习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睡眠管理等方法预防复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抑郁症康复后还要注意这些方面,防止再复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