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女前线】军工厂 | 荣耀环绕的帝国-德意志的黑色战斧

2019-06-26 16:46 作者:情报姬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少前情报姬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

文丨黑曜  排版丨风吟

War is a simple, flat and affection, the people who need a simple and love the war through to the end.

——George Smith Patton Jr.

战争是简单、干脆和无情的,因此需要一个既简单又无情的人把战争进行到底。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各位指挥官大家好呀!又到了每周的兵工厂环节了呢,本期兵工厂栏目呢,就是黑曜的几个烂尾专题之一的“德意志科技天下第一”啦!这个专题呢,就是专门介绍德国的武器装备的呢!

▲著名的德意志帝国铁血首相俾斯麦

上期的“荣耀环绕的帝国”篇介绍的,正是101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以下这段是跟序言差不多的东西,主要是承接上一篇,与主要内容没什么很大的关系,如果觉得太冗长无趣可以跳过)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非正义的战争,当时欧洲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德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影响到了英法等老牌强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利益,同时新兴强国也要求重新规划包括殖民地与经贸权在内的世界格局,1871年,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在议会发表演说,称“德意志曾经必须把领土分给这个邻国,把海洋让给那个邻国,而自己留置于纯粹空谈毫无意义的天空下,但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完全不愿意把别人推入阴暗里,但我们,德意志帝国,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欧洲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而1914年的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则成为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第一点火星,随后,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即更多的国家打着维持正义的名号加入了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爆发。

这场战争导致同盟国与协约国有接近八百九十万年轻人牺牲在战场上,六百五十万平民被这场非正义的战争谋杀,还有超过一千万的战士因为重伤而失去部分自理能力,这场战争屠杀了欧洲一整代人,但是与此同时,也促使军事武器技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坦克,自动武器,战机,化学武器,无烟火药弹,装甲列车,战列舰,改良蒸汽机,中间威力步枪弹一系列全新的武器和技术投入让这四年世界军事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当时世界军力第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是输了

▲皇帝会战中索姆河战场上的德军暴风突击队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全面爆发,全面爆发,九一八是第一枪)无疑是德军闪击波兰,众所周知两国因为绥靖政策以及之前纵容德国割据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先例,在1939年9月1日德军全面入侵波兰时宣而不战,导致波兰面对德军闪电战毫无还手之力被迅速消灭,波兰政府于同月16日流亡自罗马尼亚,波兰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车下的第一个冤魂,但是也许大家不知道,这段历史其实还有其他的隐藏因素

▲欧洲改革运动时期的波兰

这是16世纪时期的波兰,可以看到左边的普鲁士王国尚未统一全德(其实还有好几百年来着),但是波兰已经是当时的世界一流强国了,当之无愧的东欧霸主,在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斯兰大军血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时,同为基督徒的法国意大利等过正忙着杀自己的同志,是波兰的翼骑兵阻止了这支伊斯兰军队继续深入欧洲,波兰的宗教军团给予了这批异教徒沉重的打击,至此之后,波兰国家实力不断提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甚至接收了本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波森省、西普鲁士和但泽

▲波兰翼骑兵在维也纳重挫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

而且事实上,波兰和德国关系也还好(除了领土争端),在1938年,也就是德国入侵波兰前一年,波兰甚至还和德军协同进攻,和匈牙利一起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地区和切申西里西亚

▲波兰和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会师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在初中历史课本中也讲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德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问题的激化,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且德国进攻波兰,还不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问题,这是普鲁士王国与波兰公国多年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所以说英法两国宣而不战也确实是有这层因素在内,要不是和波兰签订了协约可能他们连宣战都懒得宣

▲这张糊了吧唧的图是啥

这张图可能不太清楚,毕竟那些年照相技术也就这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图中有一位女孩举起了右手,而他身后有个猥琐笑容的大叔,这位年仅七岁的女孩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亚历山大·玛丽·温莎,她是谁呢?她就是未来的英国女皇,现在还在自己开着车去超市采购的伊丽莎白女王,而那个大叔,就是当时的英国国王,大名鼎鼎的温莎公爵爱德华八世,七岁的女皇举着手在做什么呢?当然是在她的伯父指导下,学习如何

.

.

.

行纳粹礼?

当时的英王爱德华八世极度倾向于纳粹,其实这也不能说他叛国,因为本身当时的英国皇室就是日耳曼血脉,在1714年,当时的英国女王安娜女王去世了,但是安娜女王没有留下子嗣,因此英国皇室也就后继无人了,但是事实上英国皇室的表亲们还挺多的,于是当时的英国皇家大臣们进行仔细甄选后,安娜女王的表兄,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的儿子乔治·路德维希·冯·汉诺威公爵被邀请即任英国国王,史称乔治一世,这就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在与德国的战争间损失惨重,因此国内极其仇视一切德国事物,甚至连德国的香肠犬也会遭到痛打,为了避免这种仇恨,英国皇室将韦廷[Wettin]这个极具德国风格(事实上也就是)的姓氏改成了温莎[Windsor],而这也就是温莎王朝的开端

▲乔治一世,可以看出确实有日耳曼血统(光凭衣服就行)

也就是说当时的英国皇室是与纳粹有一定的关系的,因此宣而未战,而法国看到自己的盟友英国没动,又有《慕尼黑协约》影响,因此法国也继续在绥靖政策的影响下,看着德国在十五天之内将波兰政府赶出了国境,所以说德国先动手就是坏人?

由图上可见,德国只是在夺回了一战后割据的土地外又多占领了一点而已,从图中可以看到德国的十一个军团的八个行进大方向,但是有没有注意到右边的三个箭头?这场导致波兰覆灭的战役在历史上并不叫德军闪击波兰,而是苏德瓜分波兰?

人家德国解决个历史遗留问题,你苏联凑什么热闹?又没割你俄罗斯母亲的地,就算是割了那也是沙俄的事,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没啥关系啊!而且苏联还在卡廷屠杀了2.2万名波兰军人,工人与学者,还在战后甩锅纳粹德国,如果苏德瓜分波兰是德国为了达成目的与苏联达成的共识,那,苏联入侵芬兰又怎么算?

▲普京参加卡廷屠杀70周年纪念日,迈正步走开的是波兰总理图斯克

芬兰王国在1808年被沙俄征服,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十月革命爆发,芬兰随即宣布独立,并获得了苏联政府的承认,甚至在1932年签订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但是苏联随后几年间一直以维护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和租借军事基地,遭到了芬兰政府的严词拒绝,因此在1939年11月9日,苏联方面单方面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向芬兰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苏芬战争中苏联派出了总计约五十万部队,尽管芬兰方面仅有十八万部队,芬兰的盟友英法同样选择坐视不管,但是芬兰的战士们誓死捍卫祖国,给予了苏联入侵者重创,利用有利地形和游击战,消耗着苏联的有生力量,在1940年春季,苏联的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牵制,苏联甚至开始考虑撤出芬兰,这时芬兰的盟友英法又来了,只不过,他们帮着自己的盟友的敌人迫使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分岛屿割让给苏联,并将汉科港租让给苏联30年。

▲被称为白色死神的芬兰游击队

这些割让的领土中有很大部分并没有被苏联占领,因此芬兰极力抗拒,但是对于英法苏来说毫无作用,这时德国为了争取这个盟友,向芬兰承诺德国未来会帮助芬兰夺回被割让的土地,因此芬兰也被绑上了法西斯的战车,至此来看,至少在二战初期,德国的行为虽然谈不上理所当然,但也是在英法等国的默许甚至鼓励下做的

▲一心维护民族尊严的波兰总统正在接受盟军审判

二战起因差不多就是这些了,紧接着就是德国继续吞并周边国家,挪威、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紧接着,就是法国,接下来该讲本文正题了,二战德国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

▲这是德军在1939年的步兵装备

  1. 德国国防军制服

  2. M35钢盔

  3. 迷彩雨衣

  4. 德国国防军裤子

  5. 制式腰带

  6. 防水地图袋

  7. 防毒面具桶

  8. M24手榴弹

  9. 桥夹袋

  10. 军用水壶

  11. 靴子

  12. Kar98k

  13. 步枪配套刺刀

  14. 手枪套

"Die infanterie im Krieg haben die meisten, wenn WIR nicht kämpfen, aber WIR müssen weiter, manchmal um einen tag zu vor 50 kilometer entlang der gepanzerten truppen und Fahrzeuge wurden von den Weg durch tiefe furchen, weichen Sand und Staub, nach Osten"

——Der Deutsche Solda

“步兵在战争中付出了最多,当我们不作战时,我们必须前进,有时候一天就要前进50英里,沿着被装甲部队和车辆压出深深车辙的道路,穿过松软的沙地和灰尘,一路向东,”

——一名德国国防军二等兵

步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主要装备了三款步枪,分别是

1.瓦尔特Gew.43半自动步枪

2.毛瑟Kar98k步枪

3.莱茵麦塔-博尔西希FG42伞兵自动步枪

4.黑内尔STG44突击步枪

▲G43半自动步枪

首先了,G43步枪的出现,是源于1940年后,苏联开始大规模列装SVT40半自动步枪,这种半自动步枪的火力强度可以有效压制栓动的98k,而MP40由于射程不足也常常在射程外被SVT40吊打,因此毛瑟公司和瓦尔特公司针对德军的这个需求分部向德军军方提交了自己的新式半自动步枪设计,而瓦尔特公司的设计Gew.41受到了德国军方的青睐(是的,就和G3,G36的G就是Gew的缩写,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把Gew.41叫做G41),但是当第一批Gew.41步枪装备部队后反响却不太好,因为Gew.41的弹匣不可拆卸,需要用两个桥夹才能装满弹仓,而且过于笨重

▲Gew.41半自动步枪,可见弹仓是不可拆卸设计

瓦尔特在接到部队反馈后迅速改进Gew.41步枪,在1943年将经过改进的G43步枪交给了部队,改进后的G43步枪尽管还是很重,但是比起之前的Gew.41,已经轻了一些了,更何况包括可拆卸弹匣在内的不少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德军也就没有要求更多

▲G43半自动步枪

尽管G43性能较为优异,可以有效压制包括苏军SVT40在内的绝大多数步枪,但是德军装备最多的步枪还是Kar98k,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严格限制了德国军用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但是德国人在1920年代以后就秘密地发展军用武器,著名的毛瑟Kar98k步枪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研制的。由于优异的性能与合适的造价,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Kar98k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只不过,Kar98k并不是在K98枪族的第一款武器Kar98标准型的基础上设计的,而是在缩改进型号kar98b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600mm枪管制造的

在K98枪族中包括Kar98k和标准型号Kar98外还有Kar98a和Kar98b,虽然Kar98a和Kar98b的A和B是代表它们分别是Kar98枪族的第一个型号和第二个型号,但是kar98k的k是代表kurz(意为短)

▲在纳粹德国最“辉煌”时期生产的制作精良的Kar98K

Kar98k绝对是毛瑟步枪中最鼎鼎大名的型号,当然是因为某鸡游戏,在吔鸡中,kar98k使用的7.62mm弹药,事实上kar98k使用的是标准7.92x57mm弹药,不过据说捷克斯洛伐克生产了一批实验性7.62x54R(莫辛纳甘弹,同时被SVD采用)版本,不过游戏中的kar98k肯定是标准的原厂货来着

▲实验性的捷克斯洛伐克Vz.28步枪

Kar98k采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准星是大麦粒式(倒“V”形),在某些型号上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半圆形准星护圈。准星可以调整风偏,表尺从100米到2,000米可调,每100米一个刻度。不过使用机械瞄具时的有效射程实际上大约只有500米左右,如果装上光学瞄具时,有效射程可以增至900米左右。原本在Gew98上有两个****托底部的背带扣环,而Kar98k式短卡宾枪则与Kar98b一样,只在前托左侧有一个扣环,枪托两侧各有一个用于穿背带的开口来取代原来枪托底部的扣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枪托和护木都是胡桃木,但这种木材很快就短缺起来,因此,大多数的Kar98k是采用层压式枪托和薄山毛榉木材加酚醛树脂的护木,这导致重量稍有增加,并且加大了生产难度,但胶合板更坚固,抗湿气和抗弯曲性能都比实心胡桃木或山毛榉要好。

▲Kar98k,标配刺刀,使用说明书,桥夹,铁十字勋章,98k使用说明书,德军头盔以及一堆其他附件

▲FG42自动步枪

而FG42,是德语Fallschirmjägergewehr 1942即“1942型伞兵步枪”的缩写,这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门为伞兵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因为当时希特勒非常重视伞兵突袭的价值,在战争初期伞兵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在战争后期,由于盟军的防空力量逐渐完善,加上大量使用欺骗战术让希特勒误以为伞兵摧毁的设施在短时间内还能重建,因此希特勒也就逐渐将重心从伞兵上移开

▲FG42以及它的瑞士改进型号

▲MG42初始型号

FG42的击发机构很有意思,当步枪在半自动状态时采取闭膛待击的方式,这样是为了提高单发射击时的精确性;而在全自动模式时则变成开膛待击,这样可便于冷却枪膛。FG42结构上最大的特征是弹匣从机匣左侧水平插入,弹壳从右侧抛出。FG42的改进型号FG42-2还在抛壳口后增加了一个弹壳导向板(使弹壳斜向抛出远离射手的脸部),而在弹匣入口处有一个弹簧定位的防尘盖。两种型号的FG42都有枪口制退器,但各自采用不同的设计。

尽管FG42看起来如此笨重,但是事实上它比SGT44还要轻上不少,也要短上一截,既然如此,FG42为什么没有被德军广泛装备呢?其实是因为FG42使用的是和Kar98k一样的7.92x57mm sS全威力步枪弹,FG42太轻了,不足以控制住全威力步枪弹的巨大后坐力,因此,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弹的STG44还是后来居上成为了德军的制式自动步枪

▲使用STG44的德军山地师步兵

其实STG44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当时德军的军工技术人员就认识到了当时装备的Gew.98步枪与MP18冲锋枪的不足Gew.98d的交战射程在500米以上,但是MP18的射程仅有100米左右,这就产生了400米的火力空隙,通常是用机枪来填补这个空隙,但是在一战时机枪还没有广泛的装备到班组,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就开始了设计一种中间射程的武器,而法国的著名武器设计师利贝罗勒设计了一款以他名字命名的自动武器——利贝罗勒M1918自动步枪

▲利贝罗勒M1918

事实上利贝罗勒才是世界上第一把突击步枪,利贝罗勒完全满足突击步枪的要素,全自动火力,近距离精确射击,使用后坐力可控的中间威力步枪弹,但是毕竟突击步枪这个名词在1944年才被希特勒命名给MP44,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受军方的要求,开始着手研制自动步枪的工作,开始研究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有效解决现有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

但是,随着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自动步枪的研制受到了德国军方的重视,研制速度明显加快。由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担任方案设计师,提出用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代替原有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这是划时代的观念。德国早在1934年就已经开始威力小一些的减装药的短药筒弹药这方面的研究,使用短药筒弹药可以将冲锋枪的特点结合到全自动步枪上,可保持步枪轻便以及连发射击容易控制的特点。

1941年经过反复实验后德国研制成功一种7.92×33毫米步枪短弹。它的长度比当时的德军7.92×57毫米标准步枪弹缩短了,弹头更轻,发射火药减少,装药量由47格令(约3克)减至24.6格令(约1.6克),弹头重由198格令(约12.8克)减至123格令(约8克)。有效射程相应缩短了。这类短弹被称为中间型威力枪弹。这种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枪弹缩短三分之一。使得枪的后坐力大大减小,解决了自动步枪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STG44突击步枪,上面的是它的后辈G3自动步枪

因此,使用这种新式弹药的MKb42(H)冲锋枪很快就制造了出来,它与MG42相似,单发点射时使用闭膛射击以增加精度,全自动射击时开膛射击以增加可靠性并方便散热,但是这款武器的样枪在交给希特勒审视后希特勒虽然也认为这款武器非常的优秀,但是他认为MKb42(H)使用的中间威力步枪弹是一种新弹药会增加后勤压力,因此拒绝了这种武器的生产,但是那批军工人员和将军很清楚这款武器意味着什么,因此偷偷将MKb42(H)更名为了MP44,然后在库尔斯克战场上MP44的表现让前线德军官兵赞不绝口,要求大量装备MP44,这时希特勒才发现MP44就是原来的MKb42(H),而且MP44使用的7.62x33mm弹药只是7.62x57mm弹的缩短,可以通用生产线,不会太多增加后勤的压力,于是亲自赋予了MP44新的名字——Sturmgewehr 44(44号突击步枪,sturm在德语还有暴风雨的意思),简称StG44突击步枪

本期兵工厂就到这里啦!希望各位指挥官喜欢哦!什么?说好的介绍德三子所有轻兵器,怎么就只讲了这四款步枪?其实啦,这只是荣耀环绕的帝国——德意志的黑色战斧篇的上篇(步枪篇)啦!下期黑曜将会带给各位指挥官这个专题的第二篇(冲锋枪篇)哦!希望各位指挥官继续支持少前情报姬哦!

惯例一张同人哦!

(图片来源:Pixiv 作者:emmmm忘记了)

 Папа?У него есть несколько дивизий?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教皇?他有几个师?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少前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少女前线】军工厂 | 荣耀环绕的帝国-德意志的黑色战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