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诗/净心/忆悟(行者日常备忘录)

书诗/净心/忆悟/行者日常备忘录
文】:白華金刚范辰帆
此行者日常备忘录
书诗、净心、忆悟
行文原创/切勿转载/版权必究
录自本人微信朋友圈
2019年6月仲夏17日
回看当时心境与记录
更感这是份厚重心意
看着自己当年写的字
既陌生又熟悉且惊讶
今再分享、原文列下:
刚书诗一首(视频图1),不禁又感慨:真论诗词境界,李白、杜甫、苏东坡等,跟我们佛道祖师相比,那是差得远。“我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何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此诗乃一法门之体现。阿闍黎的半袈裟,我已很久没戴,既轻且沉;刚翻阅十年前的授法笔记,忆这段精进奋斗时光,不负自我、转生带愿而来。中有一节讲述密宗教相与事相,言阿我互导:如实知自心,阿字本不生,诸法及诸有,一切皆清净。本节课堂有一花絮,被我清楚记录下来:恩师说我们这届最深沉,将来最有成就也最乱。今再翻阅,始真领悟“乱”字,然出过语言道。至修阿闍黎应届,恩师又在前后届同修课堂赞我们这届最特别、最出色...这令我想起恩师曾说过:师公悟光上人在2000年圆寂前留下的一首“预言诗”,没作解释,留待后世徒子徒孙参悟。至今想来定与唐密复兴和将来相关,甚至预测到“阿紫”的情况。悟光师公曾劝恩师出家,恩师力据陈词但愿如“维摩诘菩萨”,以居士身得度。估计这其中亦与后世徒子徒孙相关,且嫡系只一不二,当年悟光师公将紫衣(连带锡杖)传予恩师,但同门之间...故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是非,寺庙亦然,嫡系衣钵或密宗紫衣只传最优弟子(佛门龍象)。“取说不可得,皆从因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