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子承父业,你娃出路至少堵一半:逻辑>计算

2023-02-07 03:09 作者:吉祥语文的宽地  | 我要投稿

你会让你娃子承父业么?今天我问群里的朋友们,群里的几位牛人说会,而很多朋友不理解,这不是限制娃么。我很高兴,我娃的对手可能少了一大半。

虽然群内解释了一下,但是觉得不够。

现在有空了多说几句,仅仅是个人观点,不争论。你别改变我,我也不想改变你。

下文血腥味比较浓,不喜欢的请马上离开。


1

同样的问题,我问过不少人。

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一套逻辑,而不是计算。逻辑是说从底层的道理一步一步推演出来新问题和结论,计算只是别人给你题目,你来演绎。

其实很多人不识货,前两天发的议论文的方法论就是逻辑,而不是计算。我是从底层规律给你推演出来作文应该如此写的,一步一步给你做了拆解的。以后大概率我不会费这力气了。要想学真家伙,请私聊我吧。

举个例子,数学上菲尔茨奖和物理学的诺奖,这些获得者都是用的逻辑。而我们的很多学者做的是啥?是拿着这些奖项获得者开创的问题,一步一步来演绎。例如逻辑是苹果为啥会掉下来?而计算是苹果掉下来会有多快。前面那个是牛爷开创的,后面这个只是对牛爷问题的回答。

马云说自己举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很多人说他狂妄。其实人家说的是逻辑的开创问题。人家是想通过对商业底层规律的掌握,推演整个行业可能会有些啥新的领域和方向。能够和马云成为对手的只有另一个具有逻辑独立推演能力的大牛。所以马云提出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刘强东是计算,他是在马老板的问题基础,来回答“搞物流、搞自营、搞会员等等,才能让天下的生意好做”。

对于子承父业的问题也是一样的。

2

子承父业说的是逻辑。

第一层逻辑是社会变了,我们已经不是那个高速增长的社会了。在这个存量时代,历史回归了常态。之前四十年,只要一个人运气不那么差,随便干点啥,都可以有不错的收益。因为整个社会的增速是10%以上。在社会这个大电梯里,只要你不主动跳出来,你就可以活的不错。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建筑等等这种超高速电梯里的人,感受特别明显。你啥都没有多干,收获就是比传统行业高一大截。

但是存量时代,你娃很难找到那些高速增长的行业了。整个社会的增速在3-5%,所以你看到的是各行业纷纷裁员,行业相对工资越来越平均。看一看日本和除了法德之外的欧洲,就是那样的社会。所以如果超出你的地图视野,你娃干啥都差不多,收益都是那个鸟样子。

而如果你娃在你的地图视野内,你还能告诉他哪里有坑,哪里有宝箱,哪里刷精英怪。你娃的收益大概率会比同行的新人高一些。在网游里面练过小号的都懂。

第二层逻辑是存量社会中,对一个领域研究的越深入,才越能赚到钱。因为大家都在卷啊!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外面的人不是被行政阻挡就是被技术壁垒阻挡。勉强进来的只能是干电池。例如律师和医生。律师家娃如果再干律师,大概率会比普通人更容易通过律考;大夫家娃再干大夫,大概率会比普通人更容易、更早拿到行医资格证。这是行政壁垒。看一看市场吃律考和医考这碗饭的人有多少,你就知道这个水有多深。技术壁垒就更明显了,例如程序员。虽然编程的语言从c到c++到Java到python,每隔几年就一变。但是编程背后的规律从来没有变过,还是建模,还是数学思维。而程序员家的娃可能三四岁就可以开始用简单的非编程语言编程了,而普通人的娃要到三四年级才开始接触,绝大部分人到初中才开始理解流程图。程序员二代可能在中学就拿到软件著作专利了,普通娃上大学才开始正经学;二代在找工作的时候,直接拿出爸爸帮忙搞的app,普通人娃还在那里回答大型数据库的注意事项。这就是所谓“不公平地竞争”,直接用技术壁垒阻挡外界进入。

第三层逻辑是存量社会中,跨行业兴趣可能越来越难以培养。存量社会之所以增长慢或者不增长,本质是信息的不流通。回想一下改开以来,只要你想学,你总能够找到某个行业的大牛来教你。因为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缺人。大牛教你,是为了更好地帮他赚钱。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非常顺畅,没有什么狗屁版权壁垒,要么抄袭原罪。所以整个社会的活力非常足,但凡有一个可以赚钱的东西,大家一拥而上,直接干爆。例如山寨手机那会,谁有个新技术,新方法,新营销模式,大家拿来就可以用。快速检验这玩意好不好用,那当然社会技术和模式的迭代快啦。而存量社会之所以增量慢,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流通阻力大。还是手机,一个苹果开机侧面滑动屏幕还要申请各专利。你严格搞版权,那就是大家不能山寨喽,大家不能一拥而上把这些东西干到白菜价喽,除了苹果自己,没有人能够帮他迭代。

说了这么多,你娃就算去学习别的领域的东西,有人教么?能教么?有人认真教么?有人愿意一步步带么?别忘记古代可是“学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古人蠢么?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古代是个存量社会啊!

没有高人带着,就凭娃自己摸索,除非娃天赋异禀对某个东西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就是《霸王别姬》里面那种戏痴,否则真难能够把兴趣坚持下去。这就像村里的牌局,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都是低水平博弈,我在村里待上一个月就腻歪了。你不腻歪,算你牛!我从来没有见过农村出牌神的,倒是北上有不少。

如果不是子承父业,你娃在某个兴趣事情上的水平不会超过普通人太多。因为没见过高手,见到了高手也不会告诉你怎么回事。这种兴趣,不要也罢。

第四层逻辑是存量社会中所有的生存都已经无比艰难,有钱才有自由,有钱才有兴趣。不展开了,有人受不了的。

3

上面是一个逻辑推演,而不是计算演绎。如果是计算,我应该说子承父业是个封建思想,是古人愚蠢的阶级观念导致的,我们应该如何批判它。

而逻辑则应该从一个道理出发:存在即真理。古人不蠢,古人做的事情一定是对他们有利才做的。

很多人笑话朱元璋搞的户籍传承制度。农民的子弟世代为农,士兵的子弟世代为军,匠人的子弟世代为匠。这是他一拍脑门想出来的?他不懂得这么做会让人才难以流动么?你我都能够想到的,他会想不到?

我不是给他洗地,我只是想,答案不会如某些课本那么简单,他变态。

我提一个思路:是不是这样最容易保护技术传承和升级,是不是这样最能保障家庭繁衍和家族存续。

如果一个政策普通百姓反对,这个政策大概率无法推行或者延续很久。一个政策只有对大多数人都有利,才能够执行到位。

例如大城市汽车摇号和限行。肯定是大部分城市居民觉得这么做可以让自己获益,才会执行许久。某一线城市的汽车牌照黑市价格已经到30万了。你是市民,只要你家有车,这30万就是白给的,你支持不?

以下省略500字。

4

未来,如果你娃连子承父业都做不到,可能就只能阶层沉沦了。娃们的世界太难了!

子承父业不是说娃只能做爹妈的行业,而是先学会爹妈的本事,再去想开拓新领域。

具体办法,加我入群有机会再聊。

希望你生活里多想一想逻辑,少点计算!





来自公众号:吉祥语文

大家好,我是宽地,一个陪你娃慢慢变强的老师。

我开了一个读者群。目前群内有公务员、律师、医生、教师、教授、大厂高管、技术大牛各种精英200多人。群就两个功能:防失联和聊教育,没有其他有的没得功能。

要入群必须群内自我介绍一下,说一说能够带给他人什么。



不子承父业,你娃出路至少堵一半:逻辑>计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