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翻译】《Layout 的历史》讲义(一):简介与发展史

2020-10-07 21:14 作者:屋顶现视研  | 我要投稿

简介:

《Layout 的历史》是日本动画人协会(Japan Animation Creators Association,JAniCA)举办的,面向动画业界新人的系列讲座,由演出家笹木信作主讲,目前已经举办了 6 次。原定于今年举办的第 7 次讲座因新冠肺炎而终止。

本次翻译的是 2019 年 8 月第 6 次讲座的资料。从这次起,该讲座与其他讲座合称《パース・レイアウト講座,原讲座在其中组成了『历史篇』。因此本次的资料不仅有讲义本身,还包括了之前历次讲座的参考资料、现场问答等,是目前各次讲座资料中最为详尽的。

这一部分主要说明了 Layout 绘制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要点,并介绍了 Layout 的发展历程。

主讲人介绍:

笹木信作,演出家。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1990 年加入吉卜力工作室,参与了大量《幽灵公主》的原画工作。在《魔法少女小圆》系列中有突出的表现,担当了 TV 动画第 4/6/8/10 话和《叛逆的物语》全片的分镜工作。

目前暂时还没有担当监督的作品。近期较为出色的工作有《强风吹拂》第 21、23 话等。

翻译阵:
翻译 daicon
校对 スカウト
编辑 daicon
特别鸣谢 三牛老师
屋顶-群青七号楼社群提供联合协助


◯本讲座以解说动画 Layout 中,在技术上难以掌握的『动画的画面内部空间构建』的发展史为中心。 

◯本讲座中将 Layout 定义为『使角色的形态、动作等与背景空间相匹配,绘制对作品有效的画面的工序,或是在此工序中被画在 Layout 用纸上的图画』。

…分析这句话会得到 Layout 作业的必须事项。

 

☆ Layout 作业需要什么样的画?

●是这部作品需要的画吗?

<这是(绘制 Layout 的)原则。这里所谓的『作品』,包含了『演出、作画监督的要求』的含义。广义而言,还包括『导演、制片人、观众的要求』,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让演出、作监认为 OK』是第一个重要的门槛。『不一定是为了自我满足的画面』是一份工作的开始。>

●空间是否与人设和动作匹配?

<这一部分包含了对透视(远近法)和机位(镜头)等的理解。要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要努力传达一种动画独特的『从角色开始构成的空间』。可能的话,我还希望讲一些『纵深刻度(空间等高线)』、『通过线条强弱表达远近关系』之类的(技巧)。>

●平面构成、空间上的构成对于作品是有效的吗?

<关于『构成』这次只打算稍微提一下。根据作品不同,构成的倾向可变范围广阔,我认为不可能在这次讲座里全部总结。只是,因为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基于节奏的构成』和『基于轮廓的构成』想要尽可能提一下。>

(尽管基于作品,也存在『空间』上倾向变化的余地,但不如『构成』的变化性大。)

 

■虽然可能还有其他必须的要素,本讲座计划围绕『空间』进行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也触及一些『构成』的内容。

■另外,由于本讲座旨在以『画面内部空间构建为中心』,所以主线将放在广角表现的发展上。但相应地,我也要指出标准与望远表现的重要性。

 

◯以下是(本讲座将会)提及的具体人物和作品。

 

◆Layout  的历史前半部分<对于角色而言的空间·以人类的『认知』所描绘的空间逐渐成熟的过程>

☆『动画的可爱(空间)』诞生之时~森康二到达的角色演技空间~

・东映动画初期 《白蛇传》(1958)Layout、画面内部空间概念仍然薄弱的时期、演剧性的。

・森康二 《小猫的工作室》(1959) 完成了从角色开始诞生的,作为『演剧舞台』的空间。基于透视的,无论角色位于画面何处都不露破绽的空间描写。

 

☆带来飞跃与混乱的风云时代!~更加广阔的空间描写~

・宫崎骏①『场面构成』时代 《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1968)、《穿靴子的猫》(1969)、《动物金银岛》(1971)

  • 将『无论角色位于画面何处都不露破绽的空间』从后景向前景扩张。

  • 建筑、风景的描写

  • 生活文化的描写

  • 广角的意识、空间的畸变

  • 前景到后景、后景到前景的移动

  • 前景的空间意识(遮挡物描写)

☆『创造成熟的有趣空间吧!』~《根性青蛙》中气势满满的丰富空间世界~

・Aプロダクション《根性青蛙》(1972~1974)——芝山努、小林治——平面构成、广角镜头式的描写、小林七郎——透视描写

☆『基于节奏的构成』


☆『啊哈!原来 Layout  是这样的!』~ Layout  体系的确立~

・宫崎骏②『Layout』时代 《三千里寻母记》(1976)

  • 考虑到『机位』的描写

  • 考虑到镜头特性的描写

  • 考虑到标准·望远镜头的描写

☆《三千里》中透视变化的说明。『压缩法』(→西泽晋)

  • 空间的畸变——后景用望远、前景用广角(→湖川友谦)

  • 多个消失点的设定

  • 城市和聚落结构的描写

考察高畑勋在宫崎骏①和②之间的影响

日本电影画面与动画画面的结合『望远到标准镜头性的画面、对平面性的确保』

  • 日本电影使用标准到望远的镜头

  • 根据漫画·动画角色的平面性进行绘制

  • 对于在戏剧描写里不需要用广角描写人物的判断

  • 对于客观性描写的执着

☆『动作=广角』!~广角下的动作表现的快感~

・金田伊功 《无敌钢人泰坦3》(1978~1979),通过动作和角度扩展了广角空间的表达。

・板野一郎 《超时空要塞Macross》(1982~1983),对湖川友谦的空间描写的整理(后景透视的压缩感、仅在前景使用广角)——高速运动的表现。

  • 从角色开始构成的空间

  • 纵深刻度(空间等高线)

  • 基于轮廓的构成

  • 通过线条强弱表达远近关系

◆Layout 的历史后半部分<正确的透视表现、实拍式机位表现增多的过程。这种技术在角色动画上的收束>

☆我要把城市弄得一团糟!~从都市的爱恨情仇开始~

・宫崎骏③『演出』时代(山本二三、松浦裕子) 《鲁邦三世 第二期 #155 再见了,可爱的鲁邦》(1980)精致的现代都市描写。

 

☆与现实的无缝连接的开端

・大友克洋 《AKIRA》(1988) 致密而现代的都市描写。

・押井守 《机动警察 东京毁灭战》(1989)、《机动警察 和平保卫战》(1993)基于作品内容的现代都市描写的变化。透视表现的进化。照片 Layout 的广泛使用与整合性。镜头意识的实拍化。→今 敏

  补充:渡部隆 正确的透视、镜头描写的先驱(《王立宇宙军》、《AKIRA》、《机动警察 东京毁灭战》、《机动警察 和平保卫战》、《攻壳机动队2 无罪》)


☆从执着的恋物倾向到成人戏剧舞台 ~被带向极致的透视世界~

・《回忆三部曲》(森本晃司、井上俊之、今 敏)(1995)角色与空间的进一步整合

・冲浦启之 《星际牛仔 天国之扉(OP)》(2001)透视、镜头、素描的整合化、精致化。

☆透视的精致化导致机位(观众的头)的固定感

・今 敏 《东京教父》(2003)透视、镜头、素描的的演出性深化。照片·镜头空间的理解、协调→镜头意识的构成。(原图里的对空间的把握感→通过线条强弱表达远近关系的补足)


☆『恋物癖式、狂热的。演出的升华』~向角色动画的收束~

・《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1996)(本田雄) 在日常描写中大量使用广角描写。

・细田守(山下高明) 《数码暴龙大冒险 我们的战争游戏》(2000) 常态化地使用广角进行日常描写。客观化。

・京都动画 《K-ON!》(2009) 动画式角色与作品空间的无瑕描写。从广角到望远的丰富表现。根据作品的舞台设定大量使用外景实拍。


◯空间表现变化的沿革就介绍到这里;但如果可能的话,我还希望介绍以下近来出现的新变化。

・汤浅政明 《乒乓》(2014) 将广角空间作为形变之后的平面进行描写。

・西泽晋 《骷髅13》(2008) 望远镜头派。出色的平面构成。模仿使用标准到望远镜头的日本电影名作。为了更真实的表现而弃用广角与望远的混合表现。

 

以上。

…不知能不能讲完…(我还想基于其他的材料再做一个小的讲座,然后也想完成提问环节)…在讲座开始之前再容我考虑考虑!


【翻译】《Layout 的历史》讲义(一):简介与发展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