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一人畜无害的肝炎病毒——庚肝病毒(HGV/GBV-C)

2021-04-10 22:03 作者:制御秘书长杜鹃  | 我要投稿

        今天介绍的是庚肝病毒(Hepatitis G Virus/Human Pegivirus/HGV/GBV-C),它是黄病毒家族(Flavivirus)的一员。

简介

      庚肝病毒(HGV),简称GBV-C,是黄病毒家族,佩基病毒(Pegivirus)的成员,虽然会感染人类,但尚不知道会导致人类疾病。 据报道,合并有庚肝病毒的HIV患者比没有庚肝病毒的HIV患者可以存活更长的时间,但是患者在其他方面可能有所不同。对于合并感染了庚肝病毒和HIV的患者,该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活跃的。

感染人类

       大多数具有免疫能力的人清除了庚肝病毒血症,但在某些人中,感染持续了数十年。但是,庚肝病毒感染与病毒血症清除(血浆中检测到GBV-C RNA)之间的时间间隔未知。

        美国大约2%的健康献血者对庚肝病毒感染,高达13%的献血者具有针对E2蛋白的抗体,表明可能是先前感染的

        庚肝病毒的消化道传播、X传播和垂直传播均已记录在案。由于共享的传播方式,感染HIV的人通常会同时感染庚肝病毒,HIV患者中庚肝病毒血症的患病率为14%至43%。

        部分研究表明,庚肝病毒合并感染可减慢HIV疾病的进展。体外模型还表明,庚肝病毒减慢了HIV复制。这种有益作用可能与多种庚肝病毒蛋白(包括NS5A磷酸蛋白和E2包膜蛋白)的作用有关。因此,庚肝病毒成为了唯一一种人畜无害的肝炎病毒。

病毒学特征

庚肝病毒

      庚肝病毒具有约9.3kb的单正义RNA基因组,并包含一个单一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两个结构性(E1和E2)和五个非结构性(NS2,NS3,NS4,NS5A和NS5B)蛋白。虽然庚肝病毒似乎不像丙肝病毒一样编码核心蛋白C。 然而,已经发现庚肝病毒的病毒颗粒具有核衣壳。核衣壳蛋白的来源仍然未知。

庚肝病毒基因组
庚肝病毒与丙肝病毒长相别无两样

        庚肝病毒虽然与丙肝病毒在系统发育上相关,但主要在淋巴细胞中复制,而在肝细胞中则很少复制。GBV-A和GBV-B可能感染绢毛猴,而GBV-C则感染人类。庚肝病毒已被命名为佩基病毒(Pegivirus)。

       该进化枝的另一个成员GBV-D已从蝙蝠(Pteropus giganteus)中分离出来。GBV-D可能是GBV-A和GBV-C的祖先。

       庚肝病毒基因组的突变率估计为每位点/年10^-2至10^-3个取代。

传染病学

       GBV-C感染已在世界范围内发现,目前感染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 在有肠胃外暴露风险的受试者中观察到高患病率,包括那些暴露于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受试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受试者以及静脉内吸毒的受试者。 可能发生性接触和垂直传播。 约有10–25%的丙型肝炎感染患者和14–36%的HIV-1血清反应阳性的吸毒者显示出GBV-C感染的迹象。

       它已被分类为七个基因型和许多具有不同地理分布的亚型。基因型1和2在北部和中部非洲以及美洲很普遍。 基因型3和4在亚洲很常见。 基因型5存在于中非和南部非洲。 基因型6可以在东南亚遇到。 最后,在中国已经报道了基因型7。 可能感染多种基因型。

       基因型5似乎是系统发育树的基础,表明该病毒的非洲起源。

病毒历史

      庚肝病毒(GBV-C)是1995年独立鉴定的RNA病毒,后来被发现是同一病毒的两个分离株。尽管最初认为GBV-C与慢性肝炎有关,但广泛的调查未能确定该病毒与任何临床疾病之间的任何关联。GBV-C(实际上是GBV-A和GBV-B)以外科医生G. Barker的名字命名,他在1966年因非甲非乙肝炎而病倒,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传染性肝病毒。

唯一人畜无害的肝炎病毒——庚肝病毒(HGV/GBV-C)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