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选择题的两个绝招

2023-09-20 16:00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段真题课中的选择题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之前说过,鉴于我本人特别喜欢金庸武侠小说,所以今年真题课我给做题的方法编了一些武侠招式,让同学们感觉听基础课和强化课是在修炼“内功”,真题课是在学习“招式”,“内功”和“招式”匹配更容易造就武林高手。 今天针对选择题,我给大家分享两个绝招,对应我们做选择题时的审题和做题。

审题——天山折梅手

审题我会使用6个审题点,叫“天山折梅手”,是天山童姥的第一个绝技“天山折梅手”,里面又分6种招式。 在《天龙八部》里,有一个叫虚竹的傻傻呆呆丑丑但武功超群的人,在逍遥派得到了掌门人无崖子的真传,后来又碰上了无崖子的师妹——天山童姥,她一看自己的师兄把所有的内力都传给了虚竹,还有啥不能传给虚竹的呢? 于是又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了虚竹。为什么虚竹能得到这么多武学大家的赏识呢?因为他的善良,打动了他们。

虚竹-图源网络,侵删

“折梅”二字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看到某个词或者某个句子,能帮助我们做题,我们在这里“插一个小梅花”。

即划线标注出来,找到自己的审题点。这是我们审题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同学审题的时候都不过关,尤其是题目比较长的时候。

其实大家做错题,50%是基础知识不够,没记下来,还有30%的原因是每次都把题目看错,这种情况再让同学把题目读一遍,就知道选哪个了。

01 六个审题点

第一个审题点——主体

主要是人物(有的时候是国家)、时间、地点。例如,题目点到了时间,写了1922年,我们就会知道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选项中排除去找答案就可以了。

第二个审题点——介词

例如“从什么到什么、自从什么起,在什么时间先后,为了什么?”这些词眼,大家可以看图片,常见的介词我给大家归类了,在你的做题过程中不用可以去去记什么是介词,只要看到划出来就可以,这是我们选择题审题的重点之一。

第三个审题点——比较

例如,A与B比,A与BC比,A与C比,这都是一种比较,我们需要知道题目中的比较关系。

第四个审题点——是否词

这里我跟大家特别说明是否定词,不包括、不属于、不正确、反对的是......这都是我们要划出来的。

第五个审题点——体现时代背景的词

例如“当时的留学人数”、“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这些相关的谈背景的词。

第六个审题点——副词和形容词

例如,一定、必然、根本,还有一个最高频的词“最”。

我以我的勾画方式做个展示,大家练题的时候先把关键词给划出来,你的错误率就会减半,选择题一般都逃不过天山折梅手这6个招式。

源于:凯程真题课

做题——天山六阳掌

选择题不能单靠审题就能做好题,还需要我们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万一有的知识我们就是没背到怎么办?

中教史就会有这样的题目,很多涉及到推理,考察很细节,如果我们仅靠背书去解决,真得是背死人不偿命。

所以我还给大家总结了六种做题方法,起名叫“天山六阳掌”,对应六种思维方式。

这一招是天山童姥传授虚竹武功时,发现虚竹看起来傻傻笨笨,实际上学得很快,把“天山折梅手”学完后,又传授了一招“天山六阳掌”。

在这里,我把题目给大家列下来,同学们可以结合视频的讲解,练练手或者感受一下。

1.记忆题+细节记忆题:

基本记忆是基础→积累整理知识+用以下方法

2.推理方法:

▶用生活常识推理:

【2012年,第14题】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2023年,第23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其中,“干部教育”涵盖 A.普通初小以上教育 B.普通高小以上教育  C.普通高中以上教育  D.普通专科以上教育

▶用时代背景推理

【2023年,第20题】“壬子癸丑学制”关于中学外国语学科设置的语种要求是(  ) A.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形下可选法、德、俄语之一种 B.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形下可选日、法、俄语之一种 C.以日语为主,特殊情形下可选英、法、德语之一种 D.以日语为主,特殊情形下可选英、法、俄语之一种

▶用相关知识推理

【2019年,第19题】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明确规定士子在考试中对经文的解读必须依据(  ) A.汉儒传注  B.唐人传注  C.宋儒传注  D.明人传注

3.理解思考:用所学知识理解

【2013年,第17题】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急就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就篇》 C.《三字经》《百家姓》《急就篇》《千字文》  D.《急就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2014年,第23题】“五指活动”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 A.差别性 B.整体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4.对词思维:

【2022年,第15题】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但并不忽视儒家经书的学习,体现这一主张的经典原文是(  ) A.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B.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D.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5.包含思维(寻找最优项答案,而非唯一项答案)

【2022年,第14题】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学术自由 B.待遇优厚  C.不治而议论  D.政教合一

6.排除思维

【2011年,第17题】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法是(  ) A.帖经和诗赋 B.墨义和策论 C.策论和诗赋 D.帖经和经义

综合思维,多种并用

【2018年,第21题】下列选项中符合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的是(  ) A.直接的知识要优于书本知识,故书本知识应予以摒弃  B.打破学科组织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C.儿童经验虽然是重要的,但学科课程体系也不可破坏  D.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按照儿童的兴趣组织课程内容 最后还想跟大家强调一下,在中教史这样的科目上,首先需要有基本的记忆,体现在资料上是《核心背诵讲义》,这本讲义不是让大家每个字都背下来,是说大家对于一部分知识留印象了,理解这句话在说什么了,再背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有了基础记忆,才能谈用推理与理解的方法去做题,基本记忆和基本常识都没有,几乎是不能再用别的方法的。

所以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底层知识不足,是很难去用上述方法的,所有技巧的使用都是建立在底层知识的基础之上,练题的招式不需要去背,高手往往都是把“内功”练好,在“内功”的基础上练习“招式”的。

关于选择题的两个绝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