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端午忆屈原——传统士人的标杆与新时代公务员的公职理想

2021-06-12 14:56 作者:上海公考365问  | 我要投稿


又到了粽香飘荡、龙舟飞扬的端午佳节,眉心一点雄黄酒。人间万户祝安康。说到端午,就不得不提屈原,如果说《诗经》我们祖先集体浪漫情绪的凝结,那么屈原的《楚辞》则是以诸多名篇构建了个人浪漫心怀的璀璨星河!

其实,屈原不仅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创者、是中国世界四大名人,更是我们国家千古士人的理想标杆!

屈原博闻强记且辩才卓绝,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自公元前319年起周访列国、主持变法以图富国强兵、经世济民,“哀民生之多艰”、“来吾道夫先路”;率军对抗秦国铁骑“出不入兮往不反”“首身离兮心不惩”;但奈何屡遭奸佞迫害,流汉北、放江南,一生坎坎坷坷郁郁沉沉,但屈原并没有放弃理想,而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向北提剑立、一生为国忧。屈原不仅在文学文化领域滋养了司马相如、李白、李清照等后世文豪大家;同时在政治理想、家国理念方面也成为了中国士人的标杆,千年后零丁洋里叹伶仃后投身江水的文天祥,何尝不是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武不屈精神的传承与追随。

《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世界上的四大古国,除了中国,其余三个都已经在光阴长河中销声匿迹,唯有中国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复兴中华,为什么战国纷争有屈原宦海沉浮、山河破碎后九死不悔?为什么三国乱世有刘备髀肉横生、潸然泪下后扶起兴复汉室的大旗奋马扬鞭?为什么宋元交际有陆秀夫与十万军民崖山投海以身殉国?为什么抗日战争时期有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建国后,更有上下齐心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全球躺平在新冠疫情里唯有中国复工复产一枝独秀?每逢危亡困顿,或有人躺平弃疗,但更有无数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与爱国精神的人民挺身而出、夙兴夜寐,一次次将民族与国家从危亡中拯救,接续上、挺起来中华民族的脊骨。这才造就了中华历史五千年的长链上,王朝皇家更替、烟消云散,文化民族传承、生生不息的奇观。

学而优则仕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并不可耻。在价值与选择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里,优秀的人投身公共事业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服务、更高效率调用社会资源,无论从个人价值实现还是公共利益促进角度看,都是值得鼓励的选择。屈原的时代有变法图强、哀民生多艰,如今有改革开放、为人民服务,其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匹夫有责、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屈原胸怀里忧国忧民的理想与抱负,在当今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依然可以作为新时代公务员的公职理想!

环顾如今中国,群狼环饲、疆土未复,大业未竟、前路漫漫,但我们一点也不怕,因为从屈原甚至更早就形成的中华文化传统从未断绝,我们知道在此方天地下,有千千万万相同文化基因的同胞齐心齐志,移山填海、无所畏惧,有安居乐业,有国富民强,也终有一天,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大同。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仍在种花家!


端午忆屈原——传统士人的标杆与新时代公务员的公职理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