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栏 | 用户视角里的AtomX CAST

2021-11-23 11:29 作者:雷特世创  | 我要投稿

站在用户的视角评析  AtomX CAST    作者 | 爱国者的圣徒

雷特官方账号可以投稿啦!!!很多小伙伴都拥有较为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较为丰富的写作文笔或制作视频短片经验。并且,雷特世创也希望大家可以将自己使用产品的感受及心得和真实感受分享给身边的人,所以我们开设了投稿专栏。只要你有雷特世创的产品,只要你愿意分享使用心得我们都热烈欢迎也非常感谢。你的作品或许就在下一期发布哦!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位雷特忠实粉对于使用AtomX CAST的心得感受吧!看看以下真实的应用场景是否可以帮助到你!也希望大家尊重每一位投稿的小伙伴的使用分享。

随着直播的普及,直播设备的门槛也降低了,原来动辄好几万十几万的广电级切换台也早就不是“王谢堂前燕”了。无论是直播推流还是多机位切换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不断涌现。直播的普及也让原来不接触多机位切换的直播用户,为了拉开差距或者体现自己的专业度开始对直播的机位要求越来越高。多机位切换也逐渐成为许多对直播(录播)有较高要求的小团队自媒体的必要条件。

在多次直播经验也告诉我,灵活性、便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接触的直播很多并且还会到用户的现场亲自搭建直播设备,这样一个功能强悍且外形重量小巧便捷的设备肯定会更深入我心,这也一直是我在寻找设备的一个重要参考。所以当ATOMOS最早发布说有多接口HDMI的外设时,我就一直关注着产品的进度。

ATOMOS为大家最熟悉的是它的记录仪,不管是早期的烈焰将军还是如今4K60帧的NINJA V。都以稳定的运行,专业的格式以及实惠的价格为行业内认可。本人也是购买过两台,算是早期的录制4K的刺客和现在的主力NINJA V。尤其是后者,不仅小巧方便悬挂在现在的主力微单上,而且扩展性也非常的丰富。这次介绍的CAST也正是NINJA V的扩展配件。

CAST是一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设备,并且基于NINJA V本身专业的录制本地视频,让它更是有先天优势。下面我就从几个我经常用到的功能来介绍并从实战角度出发,讲讲我对这些功能在实战中可能会运用到的场景:

1.四进三出的丰富进出口

既然是多机位导播切换台,多路HDMI入口自然少不了,4个接入口的数量应付一般的小型直播绰绰有余。只是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际CAST最多是可以输出3路画面的,一路是可以自定义4路多信号画面,PGM和PVM的NINJA V自身的HDMI输出口,另一路是CAST上的HDMI OUT口,最后还有一个USB TYPE C口。只是后两个想要同时输出只能25/30P。


应用场景:

应付一般的带货、会议、活动仪式、自媒体节目绰绰有余,只是如果要三个输出的话,25/30P是否可以,则要看你实际应用的需求。考虑到NINJA V的屏幕只有5寸,如果导播时确实觉得小,不利于观察,则可以这么接:NINJA V的HDMI输出口设置为四屏幕且接比较大的显示器或者电视机,CAST的HDMI OUT接采集卡或者最终进行监播的显示设备,或者也可以将CAST的显示为单屏,TYPE C接电脑进行进一步推流信号处理。

2. 专业的录制格式

前面说到了,NINJA V自身就是做视频录制的,所以这个“本业”在接了CAST之后还是保留下来的,并且录制的格式也和NINJA V自身的一样 。专业PRORES MOV还有DnxHD,如果你购买了H.265授权或者NINJA V+的话,还可以选择压缩率较高文件容量相对较小的H.265。不过要注意的是,目前本地录制的文件只能是干净的PGM信号,不管是叠化还是画中画都不会被最后硬盘录像记录下来。


应用场景:

虽然无法录制画中画和叠化功能,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如果你最后的视频是需要后期再加工的,而并非直接发出的,那么给与的后期空间可能还更好点。做过后期的都知道,做加法比做减法容易,我在一个干净画面上做包装也好加角标也罢,肯定比需要在一个画中画画面里遮掉一个画面,改变位置要容易很多。所以这个本地录像PGM,更适合做一些需要后期的(自媒体)节目。

3. 叠化以及画中画特效

这里翻译为叠化,其实就是叠加角标或者LOGO水印。现在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并且为了更好地宣传自身,许多自媒体在传输过程中,会事先加好角标或者水印,这样既是给自己的小节目做宣传,也防止他人盗用。这次没想到CAST也会把这个功能做进去,也是源于本身NINJA V有硬盘,可以直接识别文件。角标水印可以上在屏幕左上、中上、右上、居中、左下、中下、右下七个位置,要注意,因为CAST只支持到高清分辨率,所以分辨率不要大190*1080。并且因为在CAST无法微调水印角标的位置大小参数,所以在添加前的文件必须先把位置大小调节好才可以正常显示。比起叠化,画中画功能可能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在一些游戏直播里经常可以看到,在播送游戏视频的同时显示主播的画面,这样的模式几乎成为游戏直播的标配了。


应用场景:

叠化功能在自媒体的节目标识,LOGO展示上非常实用的。画中画则在游戏直播,一些场外连线使用度非常广。

4. 期待优化

整体使用感还是不错的,毕竟一个体积小小的产品还是可谓五脏俱全的。但也几个希望以后可以提升优化的地方,希望AtomX CAST以后可以更加完美。再来说说希望以后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首先是这个TYPE C的使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目前仅限于两头都是TYPE C的电脑,如果你的电脑只有USB3.0标准接口,则无法识别到CAST,这点我个人觉得是使用范围缩小的一个遗憾,但现在的笔记本基本TYPE C是标配了。

其次是希望可以通过固件升级提高帧率并且期待本地NINJA V的录像能再选择多一点,前面我提到,虽然录制干净PGM信号对于后期制作的好处,但是毕竟直播或者录播后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直出,或者最多加个简单删减就直接用了,但是如果只能录制PGM单个画面,对于使用到画中画的功能来说,等于录制不到画中画功能,这对画面来说是个很大的缺失。

以上几个也只是个人使用感受以及抛砖引玉,说到的只是我个人经常会用到,以及我理解的使用场景,这个小巧的外设还有一些其他功能,比如非统一信号的转换,音频的环出功能,还是有待大家挖掘。以上有使用词不专业的地方和不严谨的问题望各位大佬们多多包涵指点。

专栏 | 用户视角里的AtomX CAS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