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谁给中国制造悲剧,他就给谁制造悲剧。这个人的事迹值得写进历史……”————“斧头帮”领袖王亚樵
王亚樵(1889年2月—1936年10月),字九光,安徽合肥人。年少时与友人组织“正气学社”,探讨文天祥生平事迹,结识吴旸谷、柏文蔚等。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王亚樵响应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在合肥参与组织军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参加社会党,任社会党安徽支部长。1913年出走上海,研究无政府主义,加入安那其主义研究小组。1915年,通过一些革命党友人面见孙中山,由孙中山引荐加入中华革命党(即国民党)。1916年在沪组织公平通讯社,宣传讨袁护国运动。1918年作为安徽代表赴上海参加南北议和。1920年赴安庆,组织民权协进会,反对武人干政,遭通缉,再次亡命上海。1923年11月暗杀北洋皖系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1926年国共合作出师北伐,常恒芳任安徽宣慰使,王亚樵任副宣慰使,参与北伐。
1921年王亚樵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上海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很剧烈,王亚樵拥护孙中山,不管是南北议和还是联俄联共他都无条件支持,于是利用国民党的支持和自己的人脉,组织起一大批工人,建立上海安徽劳工总会,据说高达十万人,工会的骨干就是王亚樵自己的朋友,还有一些混混拜王亚樵为先生、老头子,对王亚樵很忠诚,一个工会搞得很像帮会组织,环绕着王亚樵个人的威信拥护慢慢建立起来。王亚樵提出如果工头、资本家欺负工人,那么工人就用组织特制的斧头暗地里砍死他们,于是上海人称“斧头帮”。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国内政局起了巨大变化,无党派进步人士、中国国民党左派等都由反军阀转向反蒋。王亚樵激烈反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径,从此与蒋介石及其走狗青帮结下死仇。在王亚樵的策划组织下,1928年8月“斧头帮”暗杀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1930年7月暗杀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1931年6月在庐山刺杀蒋介石未成,7月刺杀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1932年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王亚樵任淞沪抗日义勇军司令,集合3000余人,开赴太仓战场,配合十九路军抗日。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团刺杀汉奸日寇,4月29日暗杀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
日本侵占东北,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提请“国联”讨论,“国联”推英国李顿爵士率国际调查团来华实际调查,李顿一行先至东北再到上海,发表谈话,偏袒日本。王亚樵策划刺杀李顿,未成。1933年11月赴福州参与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的“福建事变”,失败后到香港。1935年11月派孙凤鸣刺杀行政院长汪精卫(汪精卫最终死于此次暗杀导致的旧伤)。曾数次在沪、宁、庐山等地刺杀蒋介石,未遂。1936年10月被军统特务诱杀于广西梧州,殁年47岁。
到王亚樵死前一段时期,手下的帮会组织逐渐变质,暗杀、绑架、恐吓、勒索,许多无辜民众也受到毒手,王亚樵因为要躲避蒋介石追捕也无法完全控制组织了。
伟人曾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曾说:“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却怕王亚樵。”王亚樵在上海安徽劳工总会的同志们后大多投奔延安,郑抱真后任合肥市长,余立奎任安徽人民政府委员,余亚农任安徽副省长,华克之任国务院内务部副部长。
解放后曾在上海只手遮天的青帮狼狈逃到香港,控制了香港娱乐界。而他们的仇敌“斧头帮”(上海安徽劳工总会)成为香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反派。世人没能记住王亚樵,却记住了小丑王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