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上最“反人类”的单兵武器(其一)苏联红军的RGD-33手榴弹

2019-06-03 17:06 作者:阿纳贝尔丶卡多  | 我要投稿


本专栏所有文章均为本人(笔名:夜莺)原创,同时也为坦克世界旗下公众号供稿。

分列式完了直接上前线!

“亲爹光环”是各位车长老爷在游戏中经常吐槽的的一点,苏系战车以其诡异的装甲外形和远超同级的火炮口径,在实际对战中经常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他系相比苏系而言就惨多了,比如“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削弱德系吧!”版本最强突击中坦430工程U型和最强近战TD 268工程4型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了亲爹的威风.....可“亲爹”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坑起人来比谁都狠!

研究RGD-33手榴弹

德国鬼子要上来了!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型装备,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里陪伴着苏联红军,从普通列兵到军长集团军政委,全都用过它!它就是RGD-33(俄语РГД-33)手榴弹,全称“1933年式迪亚科诺夫型手榴弹”,它的地位和德军的M24,美国的M1差不多,使命召唤5的时候没少用这货.....

RGD-33与M24

单纯从外形上来看,可能老爷们觉得这个RGD-33也许和我们说过的M24一样结构简单吧?其实不然,这个货被骂“坑爹”的重要原因就是其繁琐的操作流程,这个一定程度上是由它的复杂结构所决定的,这个我们放到后文再说。

基本结构

最右边那根“烟”是引信

比起德国同行M24的细长苗条,RGD-33可要矮胖许多,M24全长356mm,RGD-33全长只有190mm,和饮料瓶子差不多长。虽然是1933年的设计,可是它其实参考了沙皇俄国时期的一款手榴弹——M1914/30手榴弹,其实这和M24继承自M1915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钢弹体

不过苏联人并未像德军那样使用木柄,而是一反常态的采用了全钢结构,RGD-33的握柄部位也是用薄钢板蜗卷而来,并且在上面冲压出了数条加强筋用以增强结构,免得还没开始用了,手榴弹先变成“香蕉皮”了。

打开引信口的RGD-33

战斗部则是用薄铁皮制成上下两个盖板后,和中间的薄钢板圆筒卷边咬合在一起,内部充填TNT。中间留有一个圆洞用来插引信,引信口的上面则钉了两块铁片以挡住插好的引信不松脱滑落。

RGD-33本体和破片套

RGD-33的战斗部内只填充了85克TNT炸药,远低于M24的165-170克。M24自己就因为糟糕的杀伤力而饱受德军吐槽,RGD-33也不例外,不过设计师迪亚科诺夫的原意是想把RGD-33变成一款攻防两用手榴弹(进攻型/防御型手榴弹的区别详见M24那期文章),就是红军士兵可以一边拎着它打进攻,防御作战的时候也可以躲在碉堡里往外扔。

如此密集的人海 很容易误伤

我们都明白,如果一样东西什么都能沾点边,那这个货可能其实什么都干不好。就像交响乐团里有个人,他会点指挥也会点定音鼓,甚至小提中提大提也都会拉,您猜他一般去什么位置——只会让他去敲三角铁,RGD-33也是这个毛病,幸好迪亚科诺夫也不是白痴,生怕斯大林同志看到他搞出这么一款坑爹手榴弹后“清洗”了他,就为RGD-33设计了个破片套.....

就这个样子

RGD-33这个破片套要比M24的那个破片套来的更厚实一些,光是破片套本体就重达250克,上面为了制造更多的规则型预置破片还车制了菱形纹路。“裸奔”状态下的RGD-33重500克,戴上这个破片套则重达750克。至于这个破片套的效果嘛....好的有点太过出奇了,据称在50米外其破片仍然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布兜的一种形式

至于携带方式,迪亚科诺夫并没有为RGD-33设计什么方便班组使用的携行箱,不过倒是让红军后勤部门制造了一些布兜子配发下去,这个布兜子的形制众多,上面一般会缝着布制的提手或者背带,更多的则是战士们自己搞来的包袱。以上图的布兜为例,中间的小袋子用来装香烟状的引信,外面的大袋子用来揣RGD-33本体,一兜可以装2-3枚。

坑爹的操作方式

RGD-33剖面图

现在让我们来好好谈谈RGD-33的“坑爹”问题。手榴弹这种东西作为配发到基层单兵手里的基础装备,其实最先要考虑的就是易用性,各位您想,上世纪30年代那时候的部队文化水平是真的不能要求太高,苏联红军普通步兵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稍微有文化的工人那都是能做军官的.....迪亚科诺夫可能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

鬼子的手雷要磕一下

但迪亚科诺夫可能是太过害怕“友军伤害”,所以他背道而驰的把RGD-33设计的极为复杂,想把这个手榴弹弄爆炸是真的非常困难.....这个倒也不能全是他的锅,毕竟作为一款发到基层的爆炸物,如果搞得像硝化甘油一样随便乱炸是不行,那样等待着迪亚科诺夫的还是“慈父”的西伯利亚劳改营单程游。鬼子设计师也是担心这个安全问题,所以为九一/九七式手榴弹设计了个“扔前磕一磕”的二道保险.....

来来来一起学习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如何使用RGD-33手榴弹,各位老爷可以先手里攥个饮料瓶子试试:

就是这个保险片

①右手握住RGD-33手榴弹握柄,用大拇指把握柄上的保险片往左边拨,一定要拨到头!

别像他这么拧

②左手握住RGD-33手榴弹的战斗部,右手握住握柄使劲往下拉,拉的同时还要把握柄从右往左拧。③看看能不能看见握柄上的红点,看到了就代表RGD-33此时已经解除保险了。这个时候因为还没插引信,扔了也白扔,所以再把保险片给拨回去盖住红点。

上旋移开引信挡片

塞进引信

④找到班长要到“香烟”引信,⑤把手榴弹顶部的引信挡片移开,把引信塞进去并盖回挡片。⑥再把握柄上的保险片拨回去,露出红点。⑦一定一定一定要猛力“甩”出去,力气不够大引信是没法激活的!没激活就等于扔了瓶矿泉水过去。⑧等待3.5-4秒后,手榴弹爆炸。

走你!

经过了这么一套繁杂的准备后,才能引爆这枚RGD-33,相信很多观众老爷已经被这个操作流程弄晕了....别说咱们了,就是那时候的红军战士们也对它颇有微词,没等准备完呢敌人早就上来了!拿着不能炸的手榴弹上去当锤子使啊?

迪亚科诺夫你出来来聊聊

在见识到了实战中RGD-33如此坑爹后,也是在红军指战员的呼声下,红军马上开发出了更简单的F-1和RD-42手榴弹来替代RGD-33,到1944年时差不多已经没有一线部队在使用RGD-33了,果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整装待发

有趣的是德国人居然也给缴获的RGD-33编了个“HG 337(r)”的编号捡起来继续用,不过只是作为M24的补充,用起来也是一样的叫苦不迭.....

做最有趣的军事科普专栏

原创不易,读者老爷关注支持一下吧

本专栏定期更新,只要是老爷们喜欢的,全都聊!

史上最“反人类”的单兵武器(其一)苏联红军的RGD-33手榴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