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录一

2023-01-31 18:08 作者:伪班长  | 我要投稿

在茫茫人海中,许多的人都漂浮于大海,而不去探索求成,只会被功利所迷惑,只会在大海的波浪下一点一点的被腐蚀,最后被世人所遗忘,在历史的洪流中微不足道的呐喊。无人可知。也无人为此著书游说。他们是应该这样吗,不,是有原因的。

笔录一

     在秦王嬴政即位的那一年【247年5月】,天下还算太平,一位商人,来到了秦,他带着货物面见了秦王嬴政并将封地的纳贡交给嬴政,然后返回封地,此时的他年仅33岁,到了221年六国被灭,秦朝一统天下,他53岁了,他参与了一次次大战。最后被封为平魏侯,他舍生忘死,但他得知始皇嬴政去世的消息时的他,大惊失色,他立马去拜见县令请求辞职。但不被允许,于是他回到官邸,就这样惶惶不安的过了几年,当得知,匹夫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前209),他丢了家眷,自己逃跑了,一路上他看见了许多人在宣誓要灭掉暴秦,他也被捉住被绑着双手去见了这一支起义军的领导者。等他说了他的经过后,起义军领导者十分佩服,并任命其为永安君。掌管士兵八千。三个月后他带兵与项羽打了一仗,项羽带领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他几乎被生擒并大败,他身中八箭,身上四处中伤,他最后死在了西安。他没有名字。也没有功德。只是历史波浪罢了。以这一个故事来讲出许多人的心声吧。----【笔录:童话】

       在汉高帝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那一年【前202年】所有的人都渴望和平,刘邦采取养休声息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那时候所有的东西都百废待兴,许多的秦朝的隐士都归隐深山,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有一位秦朝的一个县令他在京城过着贩卖盐铁的生活。他为了维持生计,就以阴阳师的身份给人算卦。他过得还舒适,后来韩王韩信逃跑投奔匈奴汉军乘此机会追击败兵,他暗中打探到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他马上给政府上了一道折子,但是那是的汉朝官员尤其是低级军官他们都急功近利当众焚毁了他的那道折子痛斥他是乱臣贼子将他打了五十军棍放走了。汉高祖当时在晋阳,派人去侦察冒顿,侦察人员受到一些激进派的影响出去打探了一下后,他完全低估了敌方的真实的战略意图于是,他自大的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击"。刘邦将信将疑也就到达平城。刘邦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到了这时候打听到情报的官员立刻慌了起来,当初打县令的三个低级军官大惊失色连忙派左右的护卫去找当初被他们打的那位县令,可惜那位县令已经提交辞呈返回老家了。在慌乱中刘邦采纳陈平之计,派人送给匈奴王后阏氏许多礼物。当时天降大雾,汉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匈奴一点也没有察觉。陈平对刘邦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请命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两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围。"撤进平城之后,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这才解围而去。汉朝也收兵而归。韩王信为匈奴人带兵往来在边境一带攻击汉军。史称白登之围,也就是这次战役以后他似乎是冒犯了什么,天天被士兵追杀,但到了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高帝刘邦驾崩,士兵对他的追杀也结束了,但在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即汉惠帝,但是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吕后尊刘邦遗嘱用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沿用汉高祖刘邦的黄老政治的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为史家所称道,但吕后同时又任用外戚,压制功臣,酿成"诸吕之乱"。这使得他已经56岁了他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已经积劳成疾病卧在床,他已经没有经历再去料理他的事业了,他将事业交给了儿子就去世了,他的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他去世后虽然有了文景之治但随之而来的动乱-"七国之乱"夺去了他的生命,虽然动乱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但这一家人的历史就消失了再无足迹。他没有名字。也没有功德。只是历史波浪罢了。以这一个故事来讲出许多人的心声吧。----【笔录:童话】

      东汉末年,自汉灵帝为解决黄巾之乱而成立州牧制度开始,该制度直接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俗话说权利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那个时候东汉朝廷昏天地暗党派众多宦官与外戚交替执政这使得已经衰败的东汉彻底陷入了崩溃。后来再加上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局势也跟着不断的严峻矛盾也跟着不断被激化。不久袁绍秘密召董卓率兵入驻洛阳,董卓入驻洛阳以后无法无天,杀人无数,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口头上说是为国家选择贤君但实际的政治目的是要挟持百官这【一点他没有曹操干的好】。这一意图刚开始提出了的时候大家都反对为此还死了几位难得的汉末忠臣,最后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开去另立刘协的为帝的计划就这要经过了流血的斗争后实施了,但是再次之后董卓之的专横自然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模的内战。190年,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193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被他的义子吕布所杀可笑至极】,此时的经过了重重打击关中的一切都混乱不已。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也就是这样的分裂让百姓们生灵涂炭,许多的豪杰乘风而起。207年,曹军出卢龙塞,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208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备之命,于柴桑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还是有许多的人想趁此作乱。有一个人自称幻翎王带领3000农名军起义但自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他的士兵第一战就对战张辽和徐晃两员大将他首战大败。不得不带军队紧急撤离。到了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曹操派徐晃增援,孙权又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这他在带4000士兵出击,但这一次他对战的是张鸽和曹洪,这一次他又被击败,2050个前锋士兵被杀。几乎全军覆没,他只能装成蜀军回蜀中。但在猇亭之战以后不久, 汉、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所以他的军队受到了尊敬,但他确享受不了这样的荣华富贵了自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十月,其他立的太子子曹丕称帝赶下了可怜的汉献帝自此汉朝灭亡,曹丕立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建元黄初。曹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他在这几个州为蜀国打仗,但就在同年夷陵之战大败曹丕就趁此机会命令李典率领1万魏兵剿灭魏州蜀军,他立马大败被1万多魏兵追杀,想绝地反击的他在一次大战大败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中,并且他中箭去世全军覆没,他年享67岁,官位做到了剿匪队长。他没有名字。也没有功德。只是历史波浪罢了。以这一个故事来讲出许多人的心声吧。----【笔录:童话】

       在266年司马炎篡魏,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此时的人民渴望得到太平,但司马炎并不打算就此结束他决定灭掉吴,蜀。于是司马炎征兵下召,领兵大战,与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所有的人都人为他们所盼望的盛世即将到来。但是司马氏并不想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但是经历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这时许多的人并不并不在听命于司马氏,他们有起义的,有暗中构成党派的。再加上贪污腐败的风气。一些人起义政府军没有出兵阻碍过。于是一些小型的门阀氏族的族长常常带头起义谋反。在此中有一个十分不起眼的门阀军,游荡于晋国之内,但是316年,军政瘫痪的西晋不久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司马睿还白白捡到了一个皇帝当)准备延续晋朝,史称东晋。这时这一队门阀军就在五胡的追杀。但东晋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这只门阀军,才走上了回国的路上。但他们没有赶上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叛乱。谯纵在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这支军队回国后有老死的有战死的。但他们的首领以不复存在了。他没有名字。也没有功德。只是历史波浪罢了。以这一个故事来讲出许多人的心声吧。----【笔录:童话】

          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的时期,史称南北朝,由于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的兴起,使得南弱北强,疆域渐渐南移。这段历史中群雄并起,群雄逐鹿。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和许多的传奇故事。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为胡汉融合的朝代。北魏皇室多为鲜卑族。而鲜卑皇室也逐渐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由于北部的柔然牵制北魏 ,使得北魏难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较亲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后才较安定。北魏后期政治逐渐败坏,六镇民变后国力大衰北朝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并分别由北齐及北周取代  。北齐的核心主要为六镇流民 及关东世族,其军力比较强盛。由于其源头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以及统治者为鲜卑化汉人的原因,使得北齐主要提倡鲜卑文化。北周在立国时鲜卑军不如北齐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齐及南朝梁,所以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人尽量消除胡汉隔阂。这期间的。有一些商人想借此取得一些利益,于是他们就经常偷渡并带回来很多好的东西,他们后来有的当了将军,有的当了县令。日子都过得十分的舒适还有人给他们送钱,但是随着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 ,即隋文帝 ,建立隋朝。他们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的国家将灭亡感觉,于是大家有重新聚在了一起喝酒解闷。他们静静地等待,终于他们的思想变成了现实,隋文帝于开皇九年下诏灭陈,他们于是偷渡到了隋朝境界。但被边疆军队发现,一路追杀。他们躲了一年后隋文帝带兵结束了西晋末南北分裂300余年的中国并将天下统一,南北朝也从此正式退出历史的大舞台。但他们得知了此消息后,他们聚在一起喝酒狂欢。但是他们也在狂欢中死了,死的十分的憋屈。他们是被逼死的,岁月逼死的他们。是历史的走向逼死的他们。他没有名字。也没有功德。只是历史波浪罢了。以这一个故事来讲出许多人的心声吧。----【笔录:童话】


笔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