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战车:坦克上挂着的“破烂”都有什么用?C系121“破冰者”3D皮肤上的秘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坦克零距离”,UP为签约专栏作者,在B站同步更新文章

121“破冰者”3D皮肤IV阶段造型
在战斗通行证第四赛季活动中,WG引入了“可升级3D皮肤”这一玩法。大家最初拿到的I阶段皮肤光秃秃的,而升级到IV阶段“完全体”之后,坦克上就多出了不少小部件,借此机会我就跟大家聊聊坦克上挂着的这些东西都是些什么:


那个通气管其实在这一侧,就是这个“筒子”

需要潜渡的时候,就把通气管接在坦克炮塔顶部的换气扇上

这个“包”就是换气扇,上面带个装甲顶盖。没有换气扇,乘员会被坦克炮炮膛内的火药燃气熏死的,那个“改进型通风系统”指的就是它

坦克车体前面的铲刀,类似“天启坦克”

钻头和绞盘,用于坦克自力脱困

滑轮需要和钢缆、绞盘以及钻头配合使用

加宽履带板,这种“冬季履带”很常见,用来降低对地单位压强

一台使用“冬季履带”的III号突击炮

这里有问题,不应该放在变速箱上,应该放在排气口附近

在极地必须要吃热食,冷食会让人体失温

小巧的煤气罐,配合管子、燃气炉使用

热像仪能否在极地使用还是个问题,应该使用微光夜视仪

这个!不应该!叫!德什卡!
我国仿制的苏联ДШК重机枪被称为54式高射机枪,算上枪架全重157公斤,装在坦克上的版本单枪35公斤,广泛用于59式等坦克上。后来改良出了更轻的54-1重机枪。121虽然是WG捏造的车,但也不应该把这挺高机称为“德什卡”——只有苏军大兵才会不加区分。

确实,带有厚重装甲和强大坦克炮的“武装极地探险车”,谁信是和平的啊

炮塔侧面铁条吊篮,通常用来放杂物

那个不是“雪地靴”,它应该叫雪鞋,就是下面这个东西:

特指木条和绳子编的那部分,它和雪地履带的作用是一样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虽然有点奇葩,但是早期雪地摩托真就长这样,那个现在以做公务机出名的“庞巴迪”,就是做雪地摩托起家的。
可以看出,虽然从“专业翻译”角度来说,文字翻译的确实没错,但是显然这位翻译缺乏相应的坦克/军事知识,把很多部件真正的名字都搞错了。其实坦克上挂的部件很多都可以再进行深度扩展,但限于篇幅原因,就以后再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