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记51 |《皮肤的秘密》1.地下三层结构

2022-10-19 09:34 作者:伽林公园GalenPark  | 我要投稿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的展开面积大约两平方米。


它就像是一面墙,把病原体、有毒物质、过敏原等危险入侵者们阻挡在外面。同时它也是人体空调,发挥着隔热保暖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体把水分锁在体内,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在成功抵御一切危险的同时,皮肤还会像一个通信员,外界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给你报信。外界温度高,它知道烫;外界温度低,它知道凉;如果有尖锐的东西入侵,它知道疼。不仅如此,皮肤还会负责代谢。吃进去的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的代谢,有一部分是在皮肤中进行的。比如你前一天晚上吃了一顿火锅,第二天早上就会觉得脸上油油的。


此外,由于皮肤在人体的最外面,它还承担了性吸引力、社交信息、健康状况等重要信息,所以人们会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去保养、修饰、修复它(尤其是脸上的皮肤)。


既然它如此重要,为什么不来了解一下它呢?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将会聊聊皮肤的那些事。


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皮肤的秘密》,作者是德国的皮肤科医生耶尔·阿德勒 (Yael Adler)。耶尔·阿德勒医生也擅长营养学、心理学与静脉学,她在法兰克福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前往波茨坦和柏林进修,成为研究皮肤与性病的专家。


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还要感谢译者刘立(德语文学硕士)。好的译者会把原文翻译成中国人更容易理解的话,而不是简单翻译字面意思,比如「你食,即你肤 」、「鸡犬不宁的瘙痒——那啥太可气了」、「皮脂泻」等等,也让这本书的内容增色不少。


此外,这几篇文章还结合了一些得到App的《如何科学地管理皮肤》以及知乎刘东阳的《科学护肤方法论》中的内容,力求给大家一个更全面的解释。


本篇我们来聊聊皮肤的结构,这是我们后面讨论护肤的基础。


皮肤有三层结构 从外到里依次是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接下来我们会逐一讨论。


01 地下一层:表皮

1.1 表皮的四层结构

表皮层是我们直接可以看到并可以感受到的皮肤层,一般仅有0.05~0.1毫米厚,表皮层帮我们抵御着各种病原体、有毒物质、化学制剂和过敏原的侵袭。个别位置(比如脚底)的表皮能增厚到2毫米,甚至还会结出更厚的硬茧,来抵抗机械性的冲击与碰撞。


那么这面「围墙」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实表皮结构由四种不同的细胞构成,从内到外依次是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以及角质细胞层。他们就像是表皮细胞的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以及死亡期一样(没错,角质层是一层死去的细胞)。表皮细胞初始于基底细胞,以4星期为周期,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直到成为顶部的屏障层,表皮细胞也就从内到外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表皮层的最底层(支撑层)是一种稳固的波浪状薄膜,「幼儿期」的基底细胞一排排地坐在上面。然后他们会长大成为青少年,并向上推移,变成棘层细胞,接着再成熟并向上推移,变成颗粒层细胞。在颗粒细胞渐渐死去变成角质细胞层的过程中,颗粒细胞会释放自己的蛋白质和脂肪(保湿因子和脂质分子),我们可以把他们理解成「泥浆」,而死去的细胞就像是「砖块」,泥浆和砖块共同构成了坚固的角质层,来抵抗外来者的入侵。皮肤医生将这一结构命名为「砖块混凝土模型」。


有的文章中会提到角质层外面还有一层叫「皮脂膜」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做表皮的「第五层」。它是由汗腺分泌的汗水、皮脂腺里分泌出来的油脂、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以及脱落的角质细胞共同结合乳化后形成的一层膜。厚度仅有0.5微米,溶于水也溶于油,既可以保湿,又可以阻断外界刺激。而且皮脂膜呈弱酸性,还有一定的抑菌性。


我们在护肤品广告中提到含有神经酰胺的物质,就是想模拟「泥浆」,以此来重建细胞黏合性,重建「围墙」,来保持角质层水分的平衡。不过作者提到:


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科学家,更别说是日化生产商,能成功一对一仿制出生理脂质,事实上也真的只有人体本身才能合成。


最外层的角质层是由一层层死去的角质细胞堆积而成(它不只有1层,一般是15层左右),最外层的角质层细胞不断地脱落,同时皮肤会不断地形成新的角质细胞补充上来。


知道了皮肤的第一层结构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角质层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去破坏皮肤的角质层。


角质层的厚度只有10-40微米,和家里用的保鲜膜差不多。这么薄的角质层,最怕遇上强拆。只要我们不是每天在沙漠里做勘探,能做到早晚洗脸且正常护肤的话,角质层都是比较正常的,而且最外层的角质层会不断脱落并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质层。频繁地使用磨砂膏,撕拉式面膜,用毛巾和卸妆棉反复搓擦等,都会损伤角质层。同时,也尽量不要长时间泡热水澡或者花太长时间洗脸,这会让角质层中的「泥浆」流失,降低角质层对有害物质的防御能力。


1.2 皮屑

正常来说,表皮细胞会花4周的时间成熟,然后逐渐死去,接着再在人体停留一段时间(以小砖墙的形式组成最外面的角质层),最后一个个地脱落离去,完成一生的使命。


但是有些棘细胞(青春期的细胞)会跳过颗粒细胞(成年期的细胞)阶段,直接过渡到角质细胞层(死掉的细胞),这些细胞没法变成「砖块」,无法在角质层变成「围墙」,只能被勒令「脱落」。


不过这些细胞不会默默地脱落,他们会和同行的伙伴紧紧粘在一起,成群结队地结块脱落,也就变成了我们肉眼可见的「皮屑」。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皮屑至少含有1000个角质细胞。


皮屑通常是因为表皮发炎导致的,再轻微的皮炎也会加速细胞脱落。皮肤会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来更快地摆脱刺激物、病原菌或干燥状态。患有湿疹和银屑病的皮肤会把整个细胞代谢周期从4周缩短到5天,因此,当皮屑可见时,意味着身体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应该及时自我调节或者看医生。


除了干燥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还有伴随油腻皮屑的脂溢性皮炎。当皮肤过油时,喜欢油脂的真菌会在毛孔里狂吃狂拉并且大量繁殖。而他们的排泄物会刺激皮肤,产生皮屑。这些真菌叫马拉色菌(也叫糠秕孢子菌),平常生活在我们的毛孔里不具传染性,只有当它吃了大量的油脂后才会刺激皮肤。


所以我们看到出现脂溢性皮炎的部位一般都是皮脂腺较大且产油量高的头部、耳部、面部T区(额头、眉部与鼻部)。所以对于油性皮肤来说,这些产油量高的部位尽量不要使用油性护肤品。关于如何消炎与对抗真菌,书中给到的建议是:使用无脂香波或少脂凝胶,症状严重时可通过药物来抑制过多油脂的生成。


具体的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谈到。


02 地下二层:真皮

真皮层大约有2毫米厚,里面充满了结缔组织,让皮肤坚韧且有弹性。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逐渐变得松弛无力。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自然老化,另一部分原因是日晒,吸烟,压力,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都会加速弹性纤维的流失。


除此之外,真皮层还是整个皮肤的「空调系统」。真皮中的血管网通过血液循环来调节身体温度,需要降温的时候,皮肤的汗腺会蒸发体内水分,来加快散热。需要保暖的时候,皮肤会减慢血液循环,让身体进入「低功耗」模式。


真皮还有其他很多功能,比如为皮肤提供氧气与营养物质,向大脑传送重要信息,支援我们的免疫系统等。


在真皮层中,跟我们护肤相关的结构就是皮脂腺了。


皮脂腺腺泡周边紧贴基膜的细胞称为基细胞。新生的基细胞不断成熟变大且向中心移动,细胞内部合成皮脂,通过全浆分泌释放。皮脂腺和毛囊共用一个通道,皮脂会流入到毛囊导管,再从毛囊的开口流出。而且,皮脂腺细胞完成生产使命后会自行破裂,将细胞内部物质一并呕泄到毛孔和毛囊导管中,并同时自我溶解。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6天时间,皮脂便能沿着毛发游历到外面的世界,然后倾泻到皮肤上,为「皮脂膜」的创建出一份力。


不同部位的皮脂腺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会感觉有些地方容易出油,有些地方不容易出油。大型皮脂腺主要分布在头皮、额头与鼻子组成的T区、下颌、背部和胸部,小型皮脂腺则稀稀拉拉地分布在胳膊与腿部,这也是为什么胳膊与腿很容易发干。


皮脂腺分泌皮脂的速度受雄性激素的调节(主要是睾酮),在健身系列的文章中说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会分泌睾酮,只不过女性卵巢分泌的睾酮水平要远远低于男性睾丸分泌的睾酮水平。一方面睾酮可以促进肌肉的合成,雄性激素水平高的人肌肉合成速度更快;但另一方面睾酮水平高又会让皮脂腺分泌过剩,让人脸上变成「大油田」,真让人苦恼。


除此之外,压力可能会让体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也会让皮脂腺疯狂出油,还有阳光中的紫外线等刺激也会导致毛囊口角化异常,导致皮脂排出不畅(加速皮脂腺的分泌速度)。


温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睾酮会被转换成双氢睾酮,调控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所以我们会感觉到夏天的时候,皮肤出油更多。不过到了冬天,皮脂腺也不会停止工作,它的生产过程依旧会毫无阻碍地顺利进行。


许多护肤品都宣扬自己的产品能够调控皮脂腺,有效控制皮肤出油。其实是一派胡言,通过我们对皮肤结构的了解可以知道,皮脂腺位于皮肤深处,油脂位于地下二层,任何护肤霜都无法渗入这里,就连抗痤疮的处方药也对皮脂的过度分泌无可奈何。


所以出油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减少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比如少摄入高油高糖的食物、规律作息、远离烟酒、认真洗脸等等都是有效的方法。至于雄性激素水平太高怎么办,我还没找到相关的书,理论上来说变性手术应该好使(别当真)。


03 地下三层:皮下组织——外皮与内馅

皮下组织不仅是天然的缓冲垫,还赋予身体优美的曲线与轮廓,否则所有骨骼或者关节都会凸出来。同时,皮下脂肪组织也负责防寒保温,所以瘦子们要比脂肪组织丰满的人群更怕冷。


虽然肥胖会导致很多疾病,但是厚一点儿的皮下脂肪组织其实算不上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它是我们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不过现代社会以瘦为美,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了解皮肤的结构是我们后面讨论护肤的基础,比如我们可以知道角质层的重要性;知道皮肤不能「喝水」,所以商家所说的「保湿补水」其实后面一半是骗人的。皮肤只有一点点有限的渗透作用,所有的护肤品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一点点有限的渗透性来发挥作用的。


这些在后面的文章中都会一一提到。


下周我会聊聊「令人苦恼的痘痘」。


感谢你花时间读到这里。



其它参考

- 得到app《如何科学地管理皮肤》

- 知乎刘东阳医生《科学护肤方法论》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学记51 |《皮肤的秘密》1.地下三层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